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足于我国立法现状,采用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将证明妨碍作为一种法律上特有的现象或行为,对其法理界定、构成要件、排除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以及排除效果做出较为全面的阐释。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解决目前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存在的缺陷,对当事人申请提出证据、法院审查决定、例外事由等相关制度做出设计,不仅丰富了我国有关研究,更在现行法律架构内,提出完善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建议,具有较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研究结论能为我国构建系统的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证明妨碍行为不仅是对公法秩序的违反,同时也是对私法权利的侵犯。若要充分发挥证明妨碍制度的机能,规范民事司法证明行为,抑制证明妨碍行为的发生,保障当事人的证明权,我国需尽快加强立法完善该制度。  相似文献   

3.
郭璀萃 《商》2014,(4):199-199
证明妨碍制度在我国研究时限较短,而根据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于证明妨碍都有相对完善的规定.证明妨碍行为早已存在且有继续蔓延的趋势,而我国也未对其有着足够重视,使受妨碍人不能得到妥善合理的救济,严重影响了诉讼的公平与正义,学界关于证明妨碍的法理基础有许多学说,正所谓是众说纷纭,正是这各类学说的不同理解,才使我们对证明妨碍有深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白璐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5):112-113
我国在诉讼上长期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即刑事、行政和民事诉讼均采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不具科学合理性。我国应根据民事诉讼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国外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形成以高度盖然性标准为基本原则,并辅以其他标准的多元化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5.
《商》2015,(3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极重要的一项证据规则,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非法证据排除进行了再一步的细化规定,健全了非法证据排除的整体系统。但是非法证据规则在实际运用中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非法证据的外延,程序的实际操作,非法证据的举证证明标准,都引起了很多的质疑,程序存在一定的虚置性。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中还是于实践上,都是有必要对非法证据排除的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找到改进的出路,弥补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刘怿  于武强 《华商》2008,(15):60-60
随着民事诉讼证明责任与举讧责任的相关问题讨论的深入和广泛,国内学者在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两者概念使用上经常发生混淆,从而导致一些非本质性的争论,我们十分有必要从两者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还原两者的关系,并分析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两者的关系形成的原因,并就统一规范两者概念的使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民事诉讼相较于普通的民事诉讼制度还是有些许的不同之处,原被告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证据偏在"问题,原告在调查、收集证据以及承担举证责任方面处于极其不利地位,导致了反垄断民事诉讼起诉少、败诉多的现象,从而对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有极大的不利.本文在拟对我国现行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进行讨论,希望通过与美国、欧盟等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出现,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由平面向立体方向发展,空间权制度在各国法律上相继确立。空间权并不是一项单独的用益物权,而是对一定空间上所设定的各种空间权利类型的概括。我国物权法对空间权制度作出了尝试性规定,但未对空间权制度的相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这与土地立体利用的理论和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石雯 《商场现代化》2006,5(6):230-232
民事诉讼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在商业秘密案件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规定上是模糊和缺乏操作性的。本文针对立法现状,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件对举证责任进行分析,建议在司法过程中引入“推定规则”,明确商业秘密民事诉讼案件中原被告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自我妨碍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自我妨碍行为是个体对成功对自己主动预设障碍,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自我妨碍形成的条件、种类,从而为预防自我妨碍的产生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3)
现阶段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直接性的影响。目前我国民事纠纷相对来说比较多,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对这些纠纷的解决有着指导性的作用。现行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已经逐渐完善,保证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因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革使其更加完善。在现行制度的基础上,根据问题来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旨在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并且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张宁云 《现代商业》2007,(17):239-240
民事案件事实的查明责任与证明责任是从不同的诉讼主体的角度对案件的法律事实查明的认识。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提出分析意见,以及区分不同民事诉讼活动角色在民事诉讼案件法律事实的证明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重新架构民事诉讼案件事实查明和证明程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益诉讼又称行政公诉,是指与行政行为没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直接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诉讼.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推进宪政建设的题中之意,进行行政诉讼目的的必然要求和保护国家经济利益、整顿社会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合同中主张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调减时,证明责任应当如何分配,当前学界、司法实务界对此尚未达成共识。司法实务中存在证明责任分配的混乱与不统一,影响司法权威并损及违约金制度的功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包括现行法的缺陷和裁判者的误识,如司法实践对具体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概念混淆,也包括对违约金过高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误读,以及对这一问题是事实问题还是法律问题的不同见解。应当在厘清证明责任和具体证明责任关系,定性违约金过高是法律问题还是事实问题的基础上,正确分配违约金过高的证明责任,避免法官分配证明责任,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5.
季红 《北方经贸》2012,(9):154-155
学业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归因策略。在成就情境中,当学生面临可能失败的结果时,出于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呈现的关心可能会使用这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民事案件事实的查明责任与证明责任是从不同的诉讼主体的角度对案件的法律事实查明的认识.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提出分析意见,以及区分不同民事诉讼活动角色在民事诉讼案件法律事实的证明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重新架构民事诉讼案件事实查明和证明程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工商行政管理》2013,(2):54-57
在证据体系中,证明标准与举证责任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证明标准越低,当事人承担的证明责任就越轻,证明标准越高,当事人承担的证明责任就越重。我们通常所说的“完成举证责任”中,判断是否“完成”的标准,就是证明标准。因此,在行政案件中,采用什么样的证明标准,对于行政执法和司法审查的取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云飞 《消费导刊》2009,(18):147-148
清末民国时期的证据制度是中国传统证据制度近代化的初始阶段。这种初始性在证明标准方面表现为立法没有就证明标准进行正式的规范,甚至没有出现证明标准这一概念。但相对于传统的证据制度,近代的证据制度对于司法官在认定事实方面毕竟出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是要求当事人用证据证明主张的主要事实必须要达到能够使法官产生强固心证的程度。不足之处是,这一时期的证据标准在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领域几乎没有差别,这可以说是当时法律关于证明标准规定不成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杨德文 《中国市场》2010,(35):134-136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现有房地产领域税收制度的混乱,物业税的开征成为历史之必然。本文是在物业税必然开征的前提下,探讨物业税法律制度构建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珊 《商》2014,(12):198-198
环境侵权诉讼是一类特殊的侵权诉讼,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方,我国在环境侵权诉讼采取举证责任倒置。但是这不代表原告不需要承担任何举证责任。在实践中,原告需承担自身存在损害事实、被告存在可能会污染到自身人身财产的排污行为等基本的举证责任。但即使如此,原告对损害事实的举证依然困难,并由此承担了举证不能的败诉后果,这是现实中环境侵权诉讼原告胜诉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分析原告在对损害事实举证不利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