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废旧轮胎的资源意义 轮胎工业是橡胶工业的骨干产业,它所消耗的橡胶资源量约占橡胶工业总耗量的80%左右,而在每一条轮胎中,橡胶物质所占的比例达到75%~80%以上.为什么轮胎工业及轮胎中橡胶资源的耗用如此巨大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7,(11):58-59
中国轮胎企业与普利司通、固特异、邓禄普、大陆四大国际轮胎巨头在南非市场上的反倾销交锋,以中国企业取得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是10多年来,国内轮胎遭受的近10个国家反倾销调查中,惟一获胜的一个案例。本案将会成为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中最典型的案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废旧轮胎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前言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轮胎工业也在突飞猛进,这无疑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废旧轮胎的堆积和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庞大的废旧轮胎资源,改善环境,已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紧迫任务。2 废旧轮胎  相似文献   

4.
郭莉 《首都经济》2006,(6):14-15
“有了政策的支持,加上我们的技术和设备,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的市场前景就十分看好。”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副会长孙玉和说。2005年11月,作为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孙玉和所在的北京金运通大型轮胎翻修有限公司依托试点单位的优势,在优惠政策的带动下,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以翻新大型轮胎为主的废旧轮胎资源循环再利用企业。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由玲珑轮胎牵头组织的"废乘用车轮胎高效裂解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重点专项项目首次会议"在玲珑轮胎总部召开,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以及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一行共13人出席会议。中宇资讯分析师李旭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消费国,是世界上产生废橡胶、废轮胎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再生橡胶生产量最大的国家。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每年我国废旧橡胶产生量约18万吨,有近5%的废旧橡胶没有回收利用,其中废旧轮胎约占2%。由此带来的的"黑色污染"给我国本已脆弱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旧轮胎翻新企业约500家,2001年翻新旧轮胎400多万条,共计处理废旧轮胎约20万吨,新胎与翻新胎的比例为26:1,大大低于10:1或9:1的世界平均水平。有关人士认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废旧轮胎处理行业实现,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废旧轮胎已不同于其他固体废弃物。通过深加工产生的橡胶粉及其延伸高附加值产品,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提高科技含量 加快轮胎翻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轮胎翻修,是将已经磨损的且不能使用的旧轮胎,在可能范围内进行修理,使之成为能够重新使用的翻新胎。旧轮胎经过一次翻修以后,行驶里程可以达到新轮胎的60%~100%,而用胶量仅为新轮胎的30%~40%,同时还可以节约帘布、钢丝和辅料等原材料,翻新胎的使用寿命一般接近新胎。所以翻修轮胎是利用废旧轮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早在1933年就开始了轮胎翻修利用工作,但由于长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发展缓慢。随着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对轮胎需求量逐年增加,翻胎工作也逐步提上了议…  相似文献   

8.
废旧轮胎的几种综合利用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汽车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废旧轮胎。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5亿条轮胎报废,其中北美大约4亿条,西欧近2亿条,日本1亿条[1~5]。如何将废旧轮胎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这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而且还关系到持续发展这一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长期以来,合理处置废旧轮胎一直是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最普遍的做法是对废旧轮胎进行掩埋或堆放。以美国为例,1992年废旧轮胎掩埋/堆放率达到63%[1,5]。但随着地价上涨,征用土地用作掩…  相似文献   

9.
继去年年中的一波国际品牌轮胎企业全线提价之后,今年年初各大公司的轮胎价格再次上浮。尽管一些企业尚未宣布最终轮胎上调价格,但业内人士预测目前涨幅大约维持在3%到5%之间。原油价格大幅提升、中国汽车热销以及天然橡胶价格走强都是轮胎价格升势不改的驱动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初步统计,分布在全国公交、化工、冶金、煤炭、矿山、轻工、交通、物资等部门的旧轮胎翻新企业约50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轮胎修补企业约1000家,年修补各种轮胎近亿条。利用废旧轮胎生产胶粉和再生胶的企业300多家。从全国来看,旧轮胎的翻新能力已达1000万条;再生胶生产能力近百万吨;胶粉生产能力约3万吨。我国废旧轮胎的加工、利用尚不能跟上废旧轮胎快速增长的需要。而且,轮胎翻新的技术、设备、工艺水平还比较落后,90%以上的企业属于小型加工企业。近年来国内自己研制和从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轮胎翻新业现状与投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午线轮胎具有节能、安全、舒适、耐用等优越性能,是世界轮胎发展的主流产品.子午线轮胎已被列为中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产品,中国轮胎业已把子午线轮胎作为更新换代的产品.随着新的高速公路不断开通以及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子午线轮胎的优越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子午线轮胎的使用率必然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轮胎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废旧轮胎的产生大国。加快推进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于缓解我国橡胶资源短缺局面,促进橡胶工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一个以废旧轮胎为主要生产原料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已初具规模,废旧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产业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分  相似文献   

13.
国外废旧轮胎利用概况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芬兰 芬兰每年产生200多万条废旧轮胎.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芬兰对废旧轮胎采取深埋或遗弃处理,致使废旧轮胎堆积如山,成为一大公害.1996年,芬兰出台了关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专门法案,规定生产和销售轮胎的厂商有义务进行回收.同时,相关科研开发的项目进展迅速,废旧轮胎回收公司也应运而生,目前全国已有140余个回收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情国力》2002,(3):38-39
山东成山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企业开创轮胎行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成功范例,在世界轮胎工业强手中也居有一席之地。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管理体制上的深层次矛盾也随之凸现,特别是在2000年不足一年时间里,走马灯似的三易法人  相似文献   

15.
《环球财经》2004,(8):63-63
从韩国锦湖中国南京工厂获悉,在全球备受欢迎的世界级超高性能UHP轮胎——ECSTA系列产品即将亮相中国,满足中国市场最高端消费对轮胎的舒适、奢华、完美驾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中美轮胎特保案引发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引起了程度更深的贸易争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的贸易关系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分别对中美贸易方式选择及轮胎特保案引发的贸易危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最近,通过《中国化工报》、互联网以及轮胎分会的通知中,获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在组织起草的《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中涉及到进口废旧轮胎的问题。进口废旧轮胎不管是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还是从国内轮胎生产企业这一微观主体来说,都是有弊无利的。  相似文献   

18.
丹尼 《沪港经济》2005,(8):61-62
北京时间2005年6月20日凌晨2点,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美国站比赛在米其林轮胎的危机中如期进行。但决赛发车前,米其林以轮胎安全问题为由向国际汽联叫板,使用米其林轮胎的7支车队进行完暖胎圈后纷纷驶回维修间提出罢赛,最后只有使用普利司通轮胎的法拉利、乔丹和米纳尔迪车队参加了正式比赛。在新的激进改革方案面前,米其林与普利司通,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轮胎制造商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而汽车的配套产品轮胎的需求更是迅速飚升,从而导致废旧轮胎也是每年急剧增长,废旧轮胎处理不好将成为新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源.2004年我国消耗橡胶420万吨,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橡胶消耗大国(2002年起超过美国),而橡胶消耗的近60%用于生产轮胎.2004年我国轮胎产量达到239亿条(包括摩托车和人力车胎),居世界第二,而当年产生的废旧轮胎已超过1.12亿条,约320万吨.预计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7000万辆,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将达到2亿条.  相似文献   

20.
1弃之为害,废旧轮台正在形成“黑色污染”近年以来,相继发生在广东云浮、山西大同以及重庆市的几起废旧轮胎着火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废旧轮胎造成的“黑色污染”的关注。废旧轮胎引发的火灾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废旧轮胎易燃,一旦起火,火势蔓延快且来势凶猛;其二,需要动用大量的消防力量,且扑救时间长;其三,轮胎燃烧生成的黑烟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如发生在今年2月24日重庆市南岸区某废旧轮胎回收站的一场大火,消防总队出动了8个中队19台消防车,奋战了1小时20分钟,才将大火扑灭。轮胎燃烧生成的巨大黑烟团笼罩了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