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本质就是尊重人、服务人、依靠人和发展人,通过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激励、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2009年以来,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小型轧钢厂党委本着“以人为本、居危思进、对标挖潜、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它不仅强调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而且强调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企业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谋划"十二五"发展,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本质,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真正使践行科学发展观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人本价值思维 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核心,突出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特别是海西民办高校刚兴起,缺少办学经验,为此坚持"以生为本",构建海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海西民办高校的稳步协调发展。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出发,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视角,力求把"以生为本"理念与海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提出一些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以期能为海西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特别是海西民办高校刚兴起,缺少办学经验,为此坚持"以生为本",构建海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海西民办高校的稳步协调发展。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出发,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视角,力求把"以生为本"理念与海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提出一些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以期能为海西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必然成为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坚持以个人利益为本,还是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本,是能否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实质与核心的重要问题,也从根本上折射出两种完全对立的价值取向。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正确把握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联结,坚守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价值取向。以人为本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天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为指导,经过创新实践,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要求以"价值思维"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在推动公司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项目实施背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所有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是老一辈天钢人忘我奉献、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本文剖析了当代大学校园的和谐特征和构筑和谐校园的策略,把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并贯穿在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东方 《活力》2010,(23):120-120
一、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落实到中专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中专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提倡人性化、人格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构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时刻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把学生的健康人格、自由、平等、幸福和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从以往的消极防范和控制转向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进学生。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相似文献   

10.
徐超 《活力》2010,(2):141-14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为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把人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上,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富含以人为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儒家认为,教育应从人本身出发,去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人的存在而产生,人力资源管理以开发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为基本内容,它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整合,使企业中的个体和团体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论的提出,对解决企业人才发展问题,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创新,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彰显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价值判断。在新时代具有全新的内涵,就是从管理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原则和方法,都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核心,关心职工的需要,并将每个职工视为有价值的人,通过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据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技术"蓝领"的培养进程;将节能环保理念纳入教育体系,培养学生"低碳"发展能力;用新型择业观指导学生打破传统束缚,立足自身优势,合理定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刘莹 《企业研究》2011,(6):182-18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仅依靠政治、经济的发展,还依靠文化的发展,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本质是尊重人、服务人、依靠人和发展人,通过科学民主管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激励、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企业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内在动力以及企业竞争力.因此,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科学内涵,加强对人本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以适应新形势、创新新机制、谋求新发展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的理论基础和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实际上明确了为什么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对企业来说,"全面",就是着眼于企业生产、经营、市场、文化、职工队伍、生态环保、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需要促发展;"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可持续",就是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成长、成熟和成功的引航灯.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因此,以人为本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也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基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创新成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19.
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写进我国宪法.这是我国人权发展史上的大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的权利、尊严、自由、发展、价值为本.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程度.企业管理同样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权.那么,企业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昵?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需要厘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管理会计是资金运用管理"的观点进行深化研究,将广义财务管理分为狭义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公开财务会计。狭义管理会计的本质是在一定经济条件和充分考虑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情况下,通过资金的有效运用,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