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末以来,伊朗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其背后体现的是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中东地区的利益追求和战略控制。未来伊朗局势发展有多种可能,不确定性较大。如果伊朗局势进一步恶化,将导致国际油价面临剧烈波动,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而对我国石油供应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我国石油企业亦将受到重大影响,须及早谋划,做好应对准备。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密切跟踪伊朗局势变化,加强危机预警和应对能力;在企业层面上,灵活调整应对策略,努力保证国内油气平稳供应。  相似文献   

2.
徐岩 《化工管理》2012,(3):13-15
<正>今年以来,波斯湾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指责伊朗研发核武器,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进一步升级,欧盟已经宣布将禁止从伊朗进口原油。而伊朗针锋相对,声称将中止对欧盟的原油供应,并威胁封锁世界重要的原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作为我国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伊朗局势的发展无疑对我国保证原油供应关系重大。这场突如其来的"石油战"将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又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运输通道.近期伊朗与西方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对峙,以及伊朗2011年年底开始的大规模军事演习造成霍尔木兹海峡紧张局势加剧,助推了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对于霍尔木兹海峡未来局势的走向,文章认为,美国对伊朗直接动武的可能性较低,而伊朗未来立场软化的可能性较大;俄罗斯不会支持美国直接对伊朗动武,但以色列有可能先发制人武力打击伊朗核设施.文章呼吁我国加强本土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减缓油气进口逐年攀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岳来群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17-20,181
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运输通道。近期伊朗与西方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对峙,以及伊朗2011年年底开始的大规模军事演习造成霍尔木兹海峡紧张局势加剧,助推了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对于霍尔木兹海峡未来局势的走向,文章认为,美国对伊朗直接动武的可能性较低,而伊朗未来立场软化的可能性较大;俄罗斯不会支持美国直接对伊朗动武,但以色列有可能先发制人武力打击伊朗核设施。文章呼吁我国加强本土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减缓油气进口逐年攀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未来十年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生  梁坤  武娜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1-6,124,125
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世界石油市场变动将对国内石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世界存在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和中南美洲四大石油供应中心以及亚太、欧洲、北美三大石油供应洼地,北美已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欧洲形成以中亚—俄罗斯为主、中东和非洲为辅的供应格局,亚太地区石油供应严重依赖中东.世界剩余石油资源能够满足未来十年发展需求,但不同情景的供应格局将有所差异.在高油价情景下,美洲地区能够实现石油自给,中东石油将更多地流向亚太;在低油价情景下,全球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将进一步增强.未来非常规石油、深水石油和伊拉克石油产量增长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全球石油供应增长的重要支撑.世界石油需求增幅受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执行力度的影响而存在变数.世界石油市场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应持续强化“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强化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把握未来发展制高点,以全球视野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6.
利比亚新政权成立后,党派争斗的政局乱象丛生,导致社会和民生问题严峻.由于新政府尚未建立强有力的军警部队遏制内乱,国内安全状况随之恶化.目前利比亚局势处于后卡扎菲时代最危险的时期.利比亚石油工业重建初期进展较快,油田复产超过预期;然而安保形势恶化,工人罢工,民兵围攻炼厂和出口终端,致使其石油生产和出口再次受挫.利比亚局势的变化和石油重建的进程也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供应和价格带来一定的影响.利比亚过渡政府正在修订石油法,期待通过国际石油合作提高产量、增加储量.2012年,国际石油企业在利比亚的油田生产已基本恢复,但近期又出现反复;部分石油公司调整投资战略和运营策略,期待未来的机会.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应对利比亚的政治及油气工业局势,处理战后项目遗留问题,准备部分复工.  相似文献   

7.
伊朗局势变化及石油工业发展动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朗作为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国,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和油气市场供应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联合国围绕“核查”附加议定书的签署、美国加强“反恐”和对伊制裁等,都对伊朗国内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形成了较大压力,并对该国石油工业发展、对外合作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预计今后较长时期内,伊朗政治、外交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压力将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分析认为,伊朗应成为中国今后开展石油对外合作和油气贸易的重要目标国之一。中伊石油合作具有良好的资源与市场互补优势,合作领域广泛。在风险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供应以及油气贸易等方面存在较多合作机会。立足长远,加强政府间、企业间以及民间交往、交流与合作,中伊合作一定会取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投资与合作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将参与伊朗油田的开发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将首次参与伊朗油田的开发.Statoil已与伊朗国营的Petropars石油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获得了南帕斯天然气项目6、7、8开发阶段40%的股权,并将在今后4年承担约3亿美元的项目投资.虽然美国一直反对外国公司投资于伊朗的能源部门,但Statoil认为自己是一家挪威石油公司,应按照挪威法律经营,挪威政府是鼓励在伊朗投资的.  相似文献   

9.
美欧对伊朗制裁数年并未取得想要的结果,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却渐行渐远。美欧对伊朗实行制裁以来,伊朗主要石油出口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数量锐减。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更是对伊朗实行了石油禁运,各国炼厂纷纷大幅削减了伊朗原油进口量,有力支持了美国对伊制裁。在美国与欧盟联合打压下,伊朗国内经济运行遭受重创,GDP增长率大幅下降,国内失业率、通货膨胀现象严重。2013年初,美国将制裁  相似文献   

10.
近日,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出炉,以应对石油天然气供应中断等为核心,我国将建立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除政府石油储备外,将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11.
<正>伊朗长远战略目标是称霸中东,影响国际石油市场。近期以来,中东地区最为引人注目的热点有三个:伊朗核问题、伊斯兰国问题、也门内战与空袭胡塞武装的战争。三大热点,都与伊朗直接有关,伊朗要么是其中的前台主角,要么是其幕后操控。因此,伊朗今后在这三个热点问题上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动向,将对中东局势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伊核谈判出成果在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明争暗  相似文献   

12.
电力动向     
我国将长期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姜伟新11月17日表示,我国将长期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把煤炭作为主体能源,这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姜伟新说,我国是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为了应对突发事件,防止石油供应短缺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制度。国家在发改委设立了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专门处理国家石油储备方面事务。目前,发改委正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进程。(水天)四川枯水期煤电价格联动四川省…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透过伊拉克连绵不断的战火硝烟,当我们试图"冷眼"透视海湾地区这个热点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海湾地区的局势变化与未来世界石油市场格局联系起来.伊拉克战争究竟对海湾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海湾地区局势的演变存在哪些变数?未来欧佩克的市场影响力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冲击或影响?伊拉克战后重建出路何在?伊拉克石油重返世界石油市场之路还有多远?伊拉克石油生产全面恢复后是否会冲击世界石油市场?针对读者关注的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请了四位业内外专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来,受政治体制、经济危机、地缘政治、现代信息技术普及等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出现了近30年来少有的动荡。基于相近的价值体系以及长期建立的合作协调机制,美欧在该地区实施的地缘战略一直左右着局势的发展。鉴于中东北非在地缘上的重要性以及丰富油气资源的巨大吸引,美欧不会停止实施其既定地缘战略的步伐,将继续在亲美或中立的国家中通过多种方式推行渐进式变革,并将打击重点转向伊朗、叙利亚和苏丹这三个仍被美国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中东国家。在此形势下,将中东北非地区作为海外石油战略投资区的中国石油企业,应在积极参与该地区油气投资的同时,明确在不同国家的业务发展定位,加强与美欧石油公司的合作,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做好局势情景规划,积极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晓东 《中国石化》2013,(10):70-71
欧美将伊朗石油出口阀门越拧越紧,伊朗深受其害。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随着西方对伊朗制裁力度不断加大,伊朗国内经济状况受到严重影响,物价不断上涨。在德黑兰大街小巷,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对西方制裁和通胀的担忧。收入减半欧美制裁目的就是通过限制伊朗出口石油,从而降低石油收入,以迫使伊朗政府在核问题上让步。石油出口占伊朗所有出口所得  相似文献   

16.
国际市场     
《中国石化》2007,(4):85-86
欧佩克将保持现有石油供应水平,巴西石油跻身世界七大石油公司行列,俄将有8条石油出口管道,伊拉克要打开石油大门,石油巨头争着和伊朗签协议,美石油巨头哈里伯顿集团拟在迪拜设立新总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政治政策环境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一是教派冲突与地缘政治竞争导致地区局势剧烈波动;二是重大政治变革导致主要国家内部领导人更迭;三是绝大多数资源国政府迫于经济压力增产意愿强烈.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关键节点,能源合作特别是石油上游开发合作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大力推进的重中之重.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能源投资既有伊朗这种国际关系仍陷于困境的市场,又有伊拉克这样局势混乱的高风险市场,还有阿联酋这种有望取得突破的稳定市场.中国企业亟须确立稳健的投资战略思路,加强政治风险分析,部署切实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余木宝 《中国石化》2013,(10):67-69
面对西方国家的全面施压,伊朗毫不示弱,使出浑身解数为石油找出路。为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作出让步,美国2012年6月28日对伊朗实施金融制裁,欧盟7月1日正式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从2013年2月6日开始,美国又实施新一轮制裁,禁止伊朗向国内汇入石油贸易收入。面对重重围堵,伊朗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一中东石油供应的不稳定政治色彩浓厚的石油从波斯湾沿岸的几个主要产油国看,虽然这些国家的政局很不相同,但都具有极为脆弱的一面,很可能在什么时候又再度发生第二个伊朗事件。1979年初伊朗的动乱,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美国所倡导的中东和平在阿拉伯世界则引起了强烈的反抗。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地方成品油应急储备可以有效缓解成品油供需区域性矛盾带来的地方供给压力,降低因突发事件带来的地方成品油供应中断风险,有效弥补中央储备在应对地方成品油供应中断时的不足.我国当前地方成品油应急储备的建设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地方成品油应急储备缺乏法律依据;二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地方成品油储备的财政压力较大;三是国家储备与地方储备不能高效结合.建议:1)推动石油储备立法,建立中央、地方、企业联动的成品油应急储备体系;2)加强数据采集,科学确定地方储备的油品品种和规模,降低储备贬值的风险;3)发挥国家储备对地方发展的稳定作用,确保国家储备的最低库存量,同时允许地方政府和央企以入股的方式参与成品油应急储备,且享有一定的轮换、动用自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