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史记,有一次康熙帝问被他盛赞"有古大臣风"的张英:"廉吏之风,何近代之难也?"张英回答说:"廉生于俭,人于居处服饰,事事侈靡,用之无节,则取之安能有道?虽欲廉而势有所不能。"张英曾说,"治家之道,谨肃为要""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如果不读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每见仕宦显赫之家,其老者或退或故,而其家索然者,其后无读书之人也;其家郁然者,其后有读书之人  相似文献   

2.
一天,到一部门领导处拜会,见其案头墙上赫然挂着一幅自书的"谋败"二字.其书法工整且道劲有力.笔者一时未解其意,笑问:"别人都想着胜和赢,你为何总去想着败?"答曰:"做事前应该多考虑一些易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准备好解决的对策,才能保证把事情做好、做稳妥."笔者闻之大感受益匪浅,细思:此君做事常举轻若重、细密周至,得到领导器重并成为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也是自有其道理的.  相似文献   

3.
唐人李涉曾官至太学士,颇有诗名,一天夜里,李涉在江上遇群盗,盗首问:"来者何人?"李涉随从答道:"李涉博士也."盗首云:"若是李博士,吾辈不须剽他金帛,闻其诗名久矣,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李乃赠一绝句云:"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不用相回避,世上于今半是君."(<唐诗纪事>)  相似文献   

4.
无信不立     
《现代班组》2008,(1):33-33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说,只要使粮食充足,战备修整,人民对  相似文献   

5.
《论语》尧曰篇第二章,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子张问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相似文献   

6.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一段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的情节,张三丰手持木剑将一路五十四式太极剑传授给张无忌,但张无忌却不记招式,只是细看他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在众人诧异之时,张三丰问张无忌:"记得没有?"张无忌说:"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随即又施展一遍,但这次和第一次的招数完全不同.张无忌看完后,道"还有三招没忘记".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油建沙特SWCC输水管线项目工地,40多岁的徐海生可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每当有海外项目实施,员工的家人在出国前都要悄悄问:"施工现场是谁在管理大伙儿的生活后勤?"当他们得知这回又是徐海生做营地总管时,都会笑着说:"那我们就放心啦。"  相似文献   

8.
戊子之年五月十二日,天地哭泣之月,地动山摇之日.巴蜀绵州学子冰枫毂,谨以全球之泪、民族之血、高山之悲、大海之哭,四者虽微.聊以表万般悲痛之情,乃致祭于"5.12"汶川大地震北川遇难教师灵前--  相似文献   

9.
最后一轮项目竞标结束了,大成软件公司售前顾问高侃先生刚刚完成了精彩的演讲与答辩。步出会议室后,这位"名嘴儿"还陶醉在刚才舌战群儒、威,风八面的喜悦当中,他问前来助阵的销售总监洋泾浜:"您看这次咱们有几成把握呢?"没想到老洋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这回我们输定了。"高顾问惊愕不已,怀疑是自己听错了,他追问道:"连客户在总结发言时都说双方都很不错、各有千秋,让他们很难取舍。这难道不是证明大家势均力敌吗?怎么会'输定了'呢?"老洋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个局里'坐庄'的正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庄家操盘,大伙不过是陪练,你说能不输吗?"  相似文献   

10.
Sally 《中国纺织》2005,(6):116-117
"洲艳"这个品牌为行业所瞩目始于2004年春季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和让香港巨星郑少秋在发布会上的亮相,其时,首都上百家媒体纷纷辟出版面进行报道,在休闲服装行业中刮起了一股"洲艳"旋风,媒体、专家、消费者都关注着这一颗骤然开始夺目的新星:"洲艳"是谁?"洲艳"做什么的?"洲艳"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葛洪《涉史随笔》记载,宰相韩休耿直敢言,对于玄宗皇帝也了无顾忌,不留情面,致使玄宗也敬畏三分。有人问他:"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不料玄宗却说:"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相似文献   

12.
"喂!是95598吗?" "是的.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我家停电了,门口的保险也没有烧坏的样子,可是整栋楼就只有我家没有电.我已经用电笔测量过表后线是没电的了,你们能帮我看看吗?"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按照规定,这种情况不在我们管理的范围,您可以请物业电工帮您检查一下." "我的家人都不在家,我对电也不懂,都停电一下午了,这可怎么办呢?"录音里传来了老奶奶无助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五十开外的石乃香,是位于"丹顶鹤家园,中华鲟摇篮"的江苏新盐纺集团(原江苏省众想集团)前纺车间乙班的老班长,别看她长得清秀,一脸的慈祥,可她手下的80多号兵都说她善眉传威,无不敬重她.她所带的班更是集团公司的老先进.要问她有何本领,这可离不开她治班的一件件"法宝".  相似文献   

14.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这旬<贤文>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两个典故.一个是孔子的学生曾子;一个是东汉时期的东莱太守杨震.曾子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日勤三省"这旬<贤文>的出处."夜惕四知"出自杨震,杨震是东汉时的名士,人称"关西孔子".他做官后,十分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他在任东莱太守时,有一次路过山东的昌邑,他的学生王密在昌邑做县令.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黄金来见杨震.杨震非常生气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属下说:"暮夜无知者."他反驳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也?"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带着黄金告退.从此,人们都知道杨震是一个清廉无私的人了.因此,"夜惕四知"也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15.
十世可知     
《现代班组》2008,(5):33-33
《论语·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弟子子张问:"十代以后的事,能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沿袭夏代的礼制,它所废弃增添的,那是可以知道的;周代因袭商代的礼制,它所废弃增添的,也是可以知道的。如果将来有人继承周代,即使过了一百代,也可以知道。"  相似文献   

16.
在鲜花开满原野的红五月,我和另外一名记者,慕名前往辽宁盘锦采访全国劳模、辽河油田职工束滨霞.意外的是,巧遇了同是慕束滨霞之名、千里迢迢赶来晤面的乔安山老人. 那日,辽河油田宣传部的同志一见到我们就兴奋地问:"乔安山来了,正在路上,要不要一起去接他?"  相似文献   

17.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前提是成为圣人——最高明的医学工作者。这当然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有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走进新疆绿华糖业公司的车间,我心里直打鼓:"一切太陌生了,我能干好吗?"一边想着,一边跟着值班长来到了车间化验室,"这是班长佘明春,跟着她好好学."值班长说完就走了,留下不知所措的我.这时佘班长微笑地对我说:"我们班正缺人,你来得正好,这样,今天跟着王师傅先熟悉下化验项目,明天自己独立操作,好吗?"短短几句话缓解了我紧张的情绪,从此我踏上了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在鄂西恩施一栋七层楼的楼房里.余震传过来的时候是三点三十五分,距汶川大地震将近一个小时.当时,旁边的一位同志问我:"你看杯子是不是在摇晃?"我看了一眼,发现茶杯里的茶水摇晃得厉害,但并没有想到会是楼房在晃动,便说:"是风吧?"说着扭头朝窗台望去,发现立在角落里的空调前后摇晃得十分厉害,便惊得拉起旁边的人朝楼下跑去.出屋来,楼道里已是一片混乱,所有楼层的人员都在往楼下奔跑.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个小男孩,问他说:"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小男孩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行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