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西南石灰岩地区土地资源极为稀缺,故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这一地区极其重要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生活西南石灰岩地区的壮、瑶、苗、侗、水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以此来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他们在对土地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保持水土、保护土壤和节约土地等习惯法。调查研究、学习借鉴西南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对于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一地区稀缺的土地资源,有效治理、改善这一地区日益严重的土地问题,进而实现西南石灰岩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西峡县土地资源演变、利用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它的整理开发不仅影响到生产力布局的经济效果,而且影响与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当前,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自然要素,已成为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阐述了土地整理的涵义,探讨了目前我国农业土地整理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我国农业土地资源整理经济利用的措施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经营的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土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城市功能发挥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变得更加稀缺。为此,城市政府在促进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的过程中,必须以经营理论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范式来配置稀缺的城市土地。然而,城市土地经营不是“炒地皮”,而是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载体,在“优地优用”的土地资源配置中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因此,在城市土地经营过程中,把土地资源转变成为土地资本,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置和协同。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自然要素已成为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及土地利用现状,揭示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WTO背景下的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华 《经济经纬》2004,(1):102-104
加入WTO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产业莫过于农业。而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在分析我国加入WTO的有关承诺与我国土地利用政策现状冲突的基础上,辨析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提出了WTO背景下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广东的经济发展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城市化的进程也令人瞩目,然而土地资源的稀缺使我们有必要在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对城市交通发展的目的进行调整。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其目的是机动性、人和物的移动,若考虑到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现象较其他资源更为严重的话,城市交通发展就必须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此转变城市交通发展观念对广东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劣势,研究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途径,并结合国内外保护土地资源的经验,提出因地制宜挖掘土地生产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业土地政策的国际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法、日和中国台湾为例 ,从农业土地政策目标、农业土地产权政策、农业土地流转政策和农业土地保护政策四个方面 ,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地区 )的农业土地政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土地保护最能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精神实质,它看似柔弱,实则强硬,看似消极,实则积极,应该成为可持续利用的首选方式。土地保护在实际操作中应有所侧重,我国目前要将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作为土地保护的重点领域,并且注意把土地质量保护与数量保护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李娟文  郑泽厚 《经济地理》1995,15(2):91-94,86
武湖地区土地基本特征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探讨李娟文,郑泽厚,金涛,刘向阳(湖北大学,武汉430062)1自然环境条件及土地基本特征1.1水热条件好,土地肥力高,但有季节性过湿或干旱武湖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丰沛,但季节分配不...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仲伯  李万 《经济地理》2000,20(6):101-105
本文把水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在对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管理水土资源的设想,以促使在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能够按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匹配与组合,协调水土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关于耕地保护的18亿亩红线存在争议,根本原因是对红线背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与土地的约束不断趋紧并存,已经导致发展的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大幅度增加。通过比较土地、能源在不同发展阶段相互替代的成本有效性,结合我国耕地保护的整体形势,文章指出,伴随着能源稀缺程度的不断上升,传统的以能源替代土地的方式已经接近极限,必须通过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倒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通过健康的城市化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优化利用,并深入制度创新,消除当前反城市化的各类机制,为地方政府提供正确的激励,以最终缓解我国不断趋紧的土地约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设施农业,通过各类保护设施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扩展了资源利用空间,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土地的增值。文章在设施农业土地增值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曲周县塑料大棚设施农业为例,对其进行增值评价。  相似文献   

15.
日韩农业现代化经验与中国农业经营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韩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日本和韩国都是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上个世纪末,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0.03和0.04公顷。二战结束时,日、韩农业中的就业人数和所创造的GDP分别占相应总量的50%以上,属于传统且贫穷的农业国。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日、韩都经历过性质  相似文献   

16.
土地作为不可替代的稀缺经济要素,其空间位置的不可移动性、使用的排他性,决定了我们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集约利用。本文利用能值理论,分析整理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结构变化,进而反映土地整理的土地集约利用效果。研究结果是土地整理工作较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总能值投入比整理前提高了25%,净能值产出率提高了11%,能值使用强度提高了25%,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暴露的主要问题是化肥的使用量较大,有机肥投入比例较低,建议应加大对农家肥的投入,提倡种植绿肥,以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持,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不可持续。 我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在仅有的土地资源中,其中尚有大部分是没有办法开发的地域,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更加稀缺。而且存在资源的浪费与流失。据统计,由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损毁,至2005年10月底,中国耕地面积已减少为十八点三一亿亩,人均耕地下降为一点四亩。近10年,失地农民达到四千多万。近些年,尤其是城市房地产的开发实际已经占用了大部分的市郊耕地,土地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狭窄。  相似文献   

18.
符琼  肖筱环 《经济导刊》2009,(11):14-15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缺的岛国。然而.在人均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高度城市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部地区的实际出发,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应该从农民的增收与减负、稳定土地承包政策基础上适当促进土地流转,以及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三个方面入手,既要注意国家财政的政策扶持,也要注意相关措施的配套,如推进基层政府的改革,强化各种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新奇  范纯增 《经济地理》2000,20(4):97-100
本文在阐述了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理的基础上,构筑了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利用专家系统构筑了区域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理想模型,制定了指标计算标准,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度量区域各指标的实现程度,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分析了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现状水平下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