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业在1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但由于许多企业对该法规的理解有偏颇,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很难享受到该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把握"细节",事关加计扣除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3.
研发费用扣除政策变化及所得税核算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起我国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对企业的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作出了重大调整,尤其是对研发费用的扣除作了全新的规定,由此将对企业相关所得税核算产生重要影响。一、研发费用新旧政策及会计实务比较原税法规定,研发费用据实扣除,符合条件的,可以再按实际  相似文献   

4.
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存在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忠 《财会月刊》2010,(5):68-69
《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作了税前加计扣除的规定,而企业会计准则却没有此规定,这种差异导致了在会计实务中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存在一些误区。本文结合工作实务,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及税务处理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除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相似文献   

6.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除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相似文献   

7.
正为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及《企业所得税法》均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  相似文献   

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财税差异,在2011年5月1日,《关于煤矿企业维简费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6号,以下统一称"公告")发布后,税前扣除问题给予了明确的政策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安全生产费用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可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在税前扣除;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预提的维简费和安全生产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9.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敲门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的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根据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但由于很多企业对法规的理解不充分以及财务管理存在缺陷,使其在进行税收优惠申报时往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法”)规定,在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中,包含“全额扣除支出、限定性支出和超额扣除支出”三项。“全额扣除支出”即当期发生的支出可以全额在成本中列支:“限定性支出”是指实际发生的支出要在规定标准限额内扣除:“超额扣除支出”是指可以按超出实际发生的支出列支成本。其中对限定性支出的政策规定.新旧法规变化是比较大的,体现着国家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07年起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规范了研发费用的界定及税前扣除问题,同时也规定了委托研发费用扣除的相关问题,但对于委托双方的会计核算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从委托双方约定的结算方式不同、成果所有权不同及委托方按实际发生额的80%计算研发费用扣除的时点不同,探讨了委托双方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2.
六种公益性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以下六种情况下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1.超过规定比例部分的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含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起我国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对企业的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作出了重大调整,尤其是对研发费用的扣除作了全新的规定,由此将对企业相关所得税核算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按照《企业所得税法》一般规定对捐赠额的扣除计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在利润总额12%比例范围内的,准予在税前扣除,超过部分要做纳税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例1]A公司实行按季预缴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2008年4月通过政府民政部门向湖南遭受雪灾的地区捐赠人民币200万元。A公司第二季度实现会计利润500万元,第一季度已缴企业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及安置残疾人员和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相似文献   

16.
解析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部研究开发形成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  相似文献   

17.
准确把握企业所得税法中不得扣除项目的相关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起,新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原有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同时废止。新企业所得税法在规定了企业实际发生与取得收入有关并且合理的支出允许税前扣除的一般规则的同时,明确了禁止扣除和特殊扣除项目。禁止扣除项目又称为不得扣除项目,涉及面广,不好把握,在实务操作中极易出错,从而带来不必要的涉税风险。本文整理了与此相关的注意事项,以期对大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工会经费是指用于开展工会活动为职工服务的专门经费。工会经费的税前扣除看似简单,但在实务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争议。一、关于税前扣除的限额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计算扣除;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  相似文献   

19.
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国家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2008年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做出了实行税前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规定.为推动这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广大财务人员掌握理解,文章对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将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于税前加计扣除.现行财税规章明确了研发费用的核算范围和多种情况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具体规定,并增加了研发活动和具体行业两个"负面清单".但在实务操作中,可通过对研发费用的扣除范围、委托开发活动、不征税收入、特殊收入等方面进行筹划,达到加计扣除计算基数的最大化,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本文即通过案例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