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产权注销的一种行为,包括国有资产无偿调拨、捐赠、出售、报废、报损、股权转让及其他国有资产处置的方式。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能机构,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本级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  相似文献   

2.
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有关问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对卫生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注销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包括调拨、捐赠、出售、报损、报废及其他涉及国有资产处置的方式。目前,浙江省卫生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时都按浙江省  相似文献   

3.
孙颖 《事业财会》2004,(3):20-20,33
高校国有资产处置足指高校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对资产的转让、出租、出借、报损、报废等内容。资产处置管理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制定详细、严密的资产处置程序和办法.规定各类资产在转让、出租、出借、变卖、报废时的报批程序,才能  相似文献   

4.
<正>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持高校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基于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将资产管理概括为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三个阶段。资产处置作为资产管理的最后一环,是指对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转移、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包括转让、报废、报损、捐赠、调拨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形式1.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1)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晰。目前我国国有资产采取的是条块并行,分级管理的模式。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处置权脱节,造成产权虚置、管理缺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作  相似文献   

6.
简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逐年大幅度增加,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对加强国家经济建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管理意识不强.产权关系不清,财产账实不符.管理松散,资产利用率不高.处置随意性大.国有资产被无偿占有、占用、浪费。  相似文献   

7.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界定 产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所有权",而是所有权的一种结构形式,是特定主体对特定财产的一组权利,即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不同组合.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各种权利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8.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属国家所有,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我国目前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仍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管理体制。行政事业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下简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行政事业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事的资产.行政事业资产的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第三条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对经营性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刍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模糊目前我国国有资产采取的是条块并行,分级管理模式,国有资产的监管权力分布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房地产部门等,这些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处置权脱节,进行跨单位,跨部门的调配较困难,从而造成产权虚置、管理缺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后所有权关系不清,出现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不相符,没有人向经营者追索所有者权益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审计实践中,发现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很不规范。存在的问题:一是固定资产账不健全,资产增减不及时登记;二是处置、报废固定资产不按国有资产处置规定办理报批手续;三是出售资产方式不透明,不经法定交易部门评估、竞拍;四是交易发票不符合规定,多数开据自制收  相似文献   

1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莉 《财会月刊》2005,(5):17-17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谖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大部分是财政拨款取得的.在使用中既不计提折旧也不计算盈亏,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有的资产可以无偿使用。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由于人们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足,加上国有资产产权主体虚位,把国有资产当成人人有份的资产,在使用中缺乏管理意识,致使资产长期被借用或被私人占有而无人过问。同时,由于存在“重钱轻物”或“重用轻管”的习惯,人们不重视管理,造成管理混乱。  相似文献   

13.
《财会通讯》2007,(2):108-110
第一条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情况(一)资产处置法规建设情况。长期以来,我们严格执行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根据该办法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及其他配套办法,各市州结合当地实际也相应制定了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形成了全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法规体系。这些规章制度为规范  相似文献   

15.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本上沿袭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控受到削弱,国有资产产权过度分散,大量国有资产被单位无偿占用,原有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日趋尖锐和突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配置资源,规范资产管理行为,防止资产流失,江苏省射阳县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三权分离、四统一”为重要内容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即建立以所有权在政府、管理权在财政、使用权在单位三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四统一”。一是“统一集中管理”。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由财政统一集中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各级各类行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旗委政府加强国资管理的基本思路,不仅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资产使用变动的管理,严格了资产处置的评估审批程序,而且对资产处置收入一律上缴国资专户储存,按规定用途监督使用,并在“非转经”资产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对“非转经”资产征收占用费,并将其正式纳入财政预算。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大量增加,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截止1999年底,全旗共有行政事业单位152个,共有国有资产10737万元,其中行政单位占有资产4951万元,事业单位占有资产5786万元,分别占行政事业资产总量的46.1%和53.9%。  相似文献   

19.
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较为薄弱,针对于此,竹溪县财政局采取对行政事业单位除了实行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和年检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的固定资产增减情况,重点在资产的处置和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下简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证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行政事业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