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丁堃  张冰 《商场现代化》2005,(29):225-22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入资源环境约束后的必然选择,而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核心要素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是关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是短期内实现经济的突变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的使然.基于以上认识,文章在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可持续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东北地区人力资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入资源环境约束后的必然选择,而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核心要素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是关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是短期内实现经济的突变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的使然。基于以上认识,文章在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可持续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东北地区人力资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守伟  李霞 《商业研究》2008,(1):150-153
绿色制造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绿色制造却面临着伦理约束和经济外部性的问题,造成了企业选择绿色制造模式的"囚徒困境"。制度约束和税收或补贴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两个问题,但是政府的监督却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与配套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自身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约束问题的一种求解,也是人类对其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注,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鉴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特征及特定的国情,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着系统的制约性因素,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无法实施的,政府作为公众的代言人和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代理者必须建立相关的配套体系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绿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资源的约束为基础的,而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的环境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约因素。从经济学角度看,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的不经济性,绿色经济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可打破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同时可持续发展又影响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此本文就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做了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7.
裴桂清  王萍 《商业研究》2003,(10):10-11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健康生存方式的理性选择 ,内含着崭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目的及实现途径等重新的诠释来看 ,主要体现了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以期为人类的现实生存和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充裕的资源作后盾和良好的环境作保证。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在人均资源占有率偏低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交互作用下,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众多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可持续发展之所以面临资源环境约束,除了人口众多、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等客观因素外,还有资源环境的需求、利用、配置、管理四大原因。要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必须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出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生产和社会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当今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而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恶化增加了资源生产投入,降低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环境污染导致生物物种灭绝,加剧了生态恶化,同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如果人类能在任何生产和生活领域考虑环境问题,那么环境问题能相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即我们从源头来控制,使环境问题尽可能降低到最小。而物流系统中包含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如果我们在各个环节都考虑到它对环境生态的影响,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相信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伴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自然而然形成,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众多约束,已不具备发展的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的推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节约能源有关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的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建筑领域,对于促进全社会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能型社会,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中国已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但由于长期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资源正约束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道路上要面临的严峻现实。本文指出中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约束主要是资源短缺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耗竭问题,并简要分析资源对经济长期增长的约束影响。最后,探讨了如何在资源约束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是树立全新资源观,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产业结构转换升级,重点在于加强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面临着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两大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够在既保证经济建设又保证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经济管理爱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探讨,希望能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的金融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东  杜婷 《商业研究》2005,(19):192-194
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保证金融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对金融发展存在着种种的限制和约束,使得金融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发展的后劲。树立正确的金融发展观,合理的开发和配置金融资源,促进金融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使我国金融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当今时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十分突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保护地球环境、构建循环经济、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严重、粮食安全基础薄弱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应通过构建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类的发展,更主宰着人类的生存质量.财务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受到了资源的约束.财务人员更应该感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也应感到节能减排对财务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和责任的重大.财务人员参与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本文从如何加强财务人员节能减排的意识、采取何种措施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等两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类文化创造的目的选择、社会发展方向和命运。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本身的危机,是人类在功利主义价值观指导下造成的。人类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彻底摈弃那种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传统做法。反思和批判传统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建立生态环境伦理规范,这对于人类从今以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过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极端天气频频发生,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绿色会计的理念应运而生,相比传统会计,其更加关注对环境要素的考量、企业应承担的责任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同时恰当处理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实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胡军 《计划与市场》2001,(11):25-25
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不断地追求幸福和自由,可持续发展则是实现幸福和自由的必经途径和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动的人类工业文明的进步,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类追求幸福和自由生活的理想面临深刻的现实危机。这种状况已经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要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传统文化中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与人类价值观念,应该接受正在发展的“宇宙和谐论”的伦理学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道路、途径,人类应该拥有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