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农村劳动力流动带动了农村与城镇两部门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文章运用参数法度量阐释和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对要素配置所产生的效应,并对其在中国的实践情况进行评价。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就业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的贡献。随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放开,城乡间劳动力的要素配置效应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王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由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劳动力乃是生产要素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不存在劳动力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存... 相似文献
4.
5.
党的十四大会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点,从而进一步大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否还是商品,再次上升为理论界和大学经济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对这个问题,无论是经济理论界、大学老师和学生,都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大学师生,持否定观点的还为数不少.本人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与同仁商榷,以取得共识,努力为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就人们的就业观念转变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7.
如何治理房价过度上涨,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和优化地区间要素配置已经成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房价变动、要素扭曲之间的内在机制。数值模拟发现技能型劳动力集聚带来的地区劳动力技能结构的提高以及其对资本的引致效应是造成房价上涨的关键因素。房价上涨抵消了异质性劳动之间的引致集聚规模效应,并诱发了要素间的替代,形成了技能集聚地区的房价上涨,劳动力技能结构提升和资本深化的内生反馈机制。实证检验发现技能型劳动力集聚会造成劳动价格的负向扭曲和资本价格的正向扭曲,最终使得要素的整体价格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产生负向扭曲。而房价会造成劳动价格的正向扭曲和资本价格的负向扭曲,最终使得要素整体价格和要素相对价格产生正向扭曲。文章的研究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柯永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极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目前意见尚不一致,本文就此谈一点看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依然是商品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经济学基础是利益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进行利益大小的比较和权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结果是企业方的剩余增加,本地劳动力供给方的剩余减少,增加的福利部分大于减少的部分。只有放开劳动力市场管制,创造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条件,才能求得一种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帕累托改善”,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费用收益理论对劳动力流动的动机、条件、个人决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认为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为了追求较高的收入,劳动力流动呈现由西部向东部、由农村向城市的基本态势。受流动成本和收益的制约,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相对更容易实现迁移。 相似文献
11.
1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这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对传统财务会计提出挑战,并可能诱发新的会计革命。文章对知识经济如何影响传统会计理论、会计实务、财务报告及会计改革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或者显著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完善和调整,通过使其本身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来实现促进企业发展的源源动力。所以企业经济管理必须要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得以健康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法治根源透析(一)中国市场机制缺陷的一般法治根源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程度是成正比的。相应地,市场经济所具有的问题也与相应法律制度的缺陷是分不开的。1.中国民商法的缺陷。完备的民商法治是基础和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民商法治,市场机制的缺陷就能克服。因为民商法仅是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部门之一,以私法作为其基本法域归属的民商法有着自身的调整范围和作用边界。民商法只是为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提供了一个基本制度保障。由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共享经济不断发展,从业人员持续增加,共享经济用工关系呈现出显著的特征,比如用工形态灵活多样、从业者特别是服务提供者的从属性有所减弱、对网络平台的依赖性较强等等.这些特点对共享经济下劳动关系的认定带来了冲击,主要表现在服务提供者与网络平台劳动关系的认定率很低、相似案件的司法实践认定结果并不统一、配送外包公司的出现使劳动关系的认定更加困难等等.本文对这些特点和冲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7.
When the wage rate is set by the labor union, profit sharing and outsourcing is combined in this paper to analyze how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fit sharing affects individual effort and wage and thus outsourcing. The findings show that profit sharing and wage have an individual effort‐augmenting effect and therefore increase productivity.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wage effect of profit sharing in general is ambiguous. There is a wage decreasing substitution effect, but in contrast, there is a wage increasing effect via labor demand elasticity and effort so that outsourcing and employment effects are also ambiguous. Furthermore, it is shown under which condition a firm will implement a profit sharing scheme. 相似文献
18.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市场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使社会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门或领域。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过程,同时就是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过程。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理论抽象,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并由此引伸出劳动力市场竞争的理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际之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讨论了市场经济中以微观经济数据库为核心,微观核算一体化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的模型。其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个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企业统计工作模式,同时笔者认为本文所提出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是对现代企业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试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的经济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使得大学无奈地选择其经济行为 ;应该说 ,大学精神是传承已久、根深蒂固的 ,采取经济行为对大学来说是极其矛盾的 ;但是 ,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大学只有积极地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 ,勇于创新 ,融入社会 ,才能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