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篇连贯是语篇与非语篇的区别性特征。Sperber和Wilson认为理解语篇连贯的过程就是寻找相关性的过程。连贯是关联的副产品,关联性是连贯性的内在本质。本文试图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认知语境及认知图式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以期望能够指导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衔接和连贯是篇章语言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衔接是语篇中不同成分实现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连贯体现语篇的“可读性”.因此,衔接关注语篇的结构形式,连贯涉及语篇的语义内容.本文通过揭示阅读中的衔接和连贯现象,指出在外语教学中传授衔接和连贯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式,隐喻在ESP语篇中也普遍存在。隐喻的认知理论是结合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词汇或短语起到桥梁作用。从隐喻的认知视角,探讨隐喻认知理论运用于ESP教学实践,并认为这一尝试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4.
连贯性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语篇连贯作为语篇分析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研究者的重视,语言学家对语篇连贯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解释和分析。基于关联理论,转喻认知机制以及认知世界分析法,本文提出了应从认知角度出发探究语篇连贯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段娅 《黑河学刊》2012,(12):99-100
衔接作为语篇分析的重要分支,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理解衔接这个概念,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连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以连贯为原则,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无论是对语言学研究还是对文学创作都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篇连贯不仅仅是语言现象,同时更是一种心理行为。实际上,心理认知在语篇连贯的解读中,将语篇形式、背景知识和心理认知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解读语篇的连贯,对研究语篇分析和其他相关的学科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熊敏 《魅力中国》2011,(18):39-39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话语分析的重大课题。语言的衔接和连贯与否是评价一篇文章优劣的标准。在CET-4和GET-6考试中,由于学生缺乏在英语写作中如何使文章连贯的基本知识,使得整篇作文结构松散,语义不连贯,无法形成一个表达整体意义的语篇,失分较多。因此,本文旨在对衔接与连贯特征在大学生英语四六级作文中缺失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衔接与连贯是考量英语短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可通过照应、省略、替代、连接、重述和搭配等手段来实现。为提高学生运用衔接手段的能力,教师的写作教学要突破句子的局限,向段落、语篇扩展;系统讲解各种衔接手段;采用多种训练形式;注意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个梦想》中隐喻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角度分析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语篇中的隐喻要比传统手段分析得更加全面、透彻,而且对于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能有更为明晰的认识。隐喻对这一语篇生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衔接是文章的表层结构,连贯是文章的深层结构。我国大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存在语篇衔接与连贯手段应用问题,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重对精读教材衔接和连贯方面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语篇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将认知世界分为两部分,即ICM和背景知识,利用认知语言学在分析词句层面上所采用的基本认知方式,可以了解起语在英语教学非记叙文文体写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起语和施事性主语之间的关系加强语篇的流畅和连贯。  相似文献   

12.
从语篇连贯的角度看,文化因素是影响语篇连贯的隐含手段,它对语篇连贯与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决定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保障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及其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对语篇连贯的影响,旨在为译者努力提高自身跨文化意识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对于英文广告语篇连贯具有很强的解释力。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篇连贯是交际者寻求关联的派生物。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英文广告语篇连贯表现为语义关联和语用推理的结果。话语关联决定着两种类型的连贯:命题内容连贯和语境效果连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篇的语言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衔接语法作为语篇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英汉语篇中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对语篇语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就能够感知到英语和汉语在语法衔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其差异性来正确地处理英语和汉语衔接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翻译者恰当地运用翻译的策略来达成译文翻译后的语义连贯畅通、 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作为其重要理论的象似性理论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接受。国内外对于句法象似性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成熟的阶段,同时,在词汇层面上也呈现着较高的象似性。本文将从词汇的音义、形义和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象似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场角度分析法律语篇中的人际隐喻现象,从语旨和语式角度分析其原因,提出话语者社会地位、语篇正式程度等语旨和语式因素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说明在法律语篇中合理使用人际隐喻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法制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隐喻研究主要是认知隐喻观和语法隐喻观,两种隐喻观虽从不同视角研究隐喻,但共同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认知、思维现象。隐喻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四:制定教学大纲时要考虑隐喻能力;安排教材内容时要体现隐喻能力;引导隐喻思维;设计评价体系时要激励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田蓉 《魅力中国》2009,(19):140-140
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中的象似性理论,通过具体定义和相关示例来谈谈将象似性理论运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但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李慧 《魅力中国》2009,(22):222-222
中连接词作为语篇的衔接手段之一,对语篇的连贯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连接词的使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与本族语者相比,从连接词使用的频数来讲,中国学习者有总体偏高之势而且有明显多用和少用连接词的现象,使用的多样化程度不够。本文想探究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给我们今后的语言教学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