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曾经主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会结束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为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厉以宁撰文分析了产生“奥运后滑坡”现象的原因,并指出,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已落下帷幕,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奥运不仅是全中国的焦点,也是全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围绕奥运经济、奥运效应引发的种种讨论也在持续,中国下一步经济走向如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奥运会之前,不少观点都乐观地估计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少GDP增长,多少产业机会,渴盼奥运成为中国经济拐点;但当奥运真的来了之后,又开始担忧“奥运低谷效应”可能拖累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评价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确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首都经济》2004,(B04):42-4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人文奥运”的理念将贯穿奥运经济的始终,并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奥运遗产,对城市的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8,(3):65-65
市场上关于奥运会有可能成为股市转折点的说法由来已久,进入2008年,随着奥运会日益临近,这一话题更是日益升温。“奥运不是中国股市的分水岭。”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奥运肯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推动作用,但并不是奥运之前股市好、奥运之后就不行了。实际上,奥运带给了中国很多更好的投资机会,奥运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有人说在奥运之前赶快把股票都出掉,实际上肯定吃大亏,千万别出掉。”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奥运遗产”将成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促进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由奥运场馆而形成的奥运商圈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对中国而言,很多人对2008年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表示了担忧。针对这个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表示,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奥运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江颉 《特区经济》2009,240(1):152-153
奥运会给主办国经济带来多方面收益的同时,也使所有奥运会主办国在奥运圣火熄灭后出现经济滑坡的“后奥运效应”现象。国人担忧北京奥运会过后,我国经济是否会像许多奥运会举办国那样要经历“后奥运效应”这一综合症。因此,本文就如何借鉴别国的经验教训,跨越“后奥运效应”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的举办会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也有些曾经主办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会结束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对这个问题,我以前曾发表过简短的看法。这里,我想详细展开分析一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从雅典到北京,当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在人们的手手传递中一路而来.人们真正意识到北京奥运会马上就要激情开场了。在中国队出战名单、奥运会开闭幕式备受关注之后,代表中国礼仪风范的奥运礼仪小姐成为新一轮的焦点。一时间,关于“中式美人”、“校花集中营”、“奥运宝贝”、“奥运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吸引着人们一次次地将目光投向这个神秘的团队。  相似文献   

10.
嗣大洋 《中国经贸》2008,(17):45-45
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筹办奥运会有力地推动了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北京的经济总量只占全国的很小部分,因此筹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宜估计过高。分析人士认为,奥运对于中国经济确有刺激作用.且”奥运经济”的效应已经有所显现.但奥运后的中国经济主要仍受宏观政策和全球经济走势的影响。奥运不会成为中国经济的分水岭,顶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杜巍 《首都经济》2004,(9):45-47
奥运经济是奥运带来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由于奥运会的商业运作所引发的经济行为,由此为举办城市带来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奥运会越来越成为世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围绕北京奥运会,我们高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记得1908年出版的《天津青年》杂志曾提出“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够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当今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奥运三问”将可以全部兑现,梦想将真的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06,(9):28-29
伴随着奥运会日益临近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用心地捕捉着奥运商机,积极参与奥运市场开发计划和奥运经济、首都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向奥运会组织者.建设者和参与者提供税收方面的支持,确保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筹办、举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03年起陆续出台了与2008年奥运会有关的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奥运税收政策有哪些优惠?适用主体是谁?”是众多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陈放先生借助奥运经济布局帮我们解读了第三只眼,他把奥运商机分为八大块:1.拉长奥运经济的长度,奥运商机不仅仅局限于2008年,它包括前面提到的四部分,即把奥运拉长了。2.拉宽奥运的宽度,奥运会不仅带动体育产业的腾飞,也将促进其它产业的飞速发展。3.拔高奥运的高度,通过一系列策划,把“泰山”的高度提升到“喜马拉雅”的高度。4.增加奥运的重量,我们要把北京的奥运会办成世界奥运史上最漂亮的奥运会。5.提高奥运的质量,使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双丰收。6.增加奥运的密度,应像莫斯科的套娃一样,增添更多更新的内…  相似文献   

15.
金信 《特区展望》2001,(6):13-14
陈放先生画了一个坐标,把奥运经济分为四部分:前前奥运,前奥运,中奥运和后奥运。1.“前前奥运”指1999年年初北京奥申委成立至2001年7月13日中国赢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这短暂而又漫长的“申奥阶段”。这期间对于奥运的追求一直贯穿于上个世纪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之中,成为中国现代化雄壮史诗的不可或缺的篇章。如果说8年前的中国人对于举办奥运会带来的商机还认识不足,那么经过这8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人对于举办奥运所蕴藏的商机已越来越敏感了。最具代表特色的便是合德利策划公司精心打造的两支长征队伍:一…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2008年奥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有序地进行,奥运会对首都经济发展,相关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进一步探索奥运经济的内涵与特点,特别是奥运经济与税收的相关性及影响,更好地把握奥运经济给首都发展带来的机遇,使税收工作更好地支持和服务首都协调和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旭霞 《改革与战略》2008,24(11):30-32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我国宏观调控是保持“微调”方式,还是“大刀阔斧”式调控,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文章通过奥运与中国经济相互关系的论述,提出了后奥运阶段的政府调控政策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8.
王爽 《港口经济》2008,(8):56-58
一、奥运经济与后奥运经济的涵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经济蓝皮书》,首次将“奥运经济”概念纳入其中。奥运经济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京奥运进入倒计时,中国奥运经济也开始进入冲刺阶段。7月15日,中国家电连锁巨头苏宁电器,启动“激情华夏高清天下”的大型促销活动,在奥运前20天的时间内投入50万台特价平板彩电。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向全世界拥有版权的电视台,提供全部高清标准的电视转播信号,因此苏宁预测全高清将成为奥运年彩电市场的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20.
文卓 《产权导刊》2008,(10):12-14
随着奥运会的闭幕,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后奥运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北京奥运会是不是也同样是个不可逾越的“旋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