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个人信用良好的国家,个人消费信贷由于回报率高而回收期短,通常占到银行总贷款额的30%,越是优质银行,其个人信贷的比例也越高,如美国花旗银行的个人信贷比例就高达60%.但是,如果个人信用低,信用制度不健全,盲目发展个人信贷将会招致和法人信贷风险一样无法控制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目标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制度之一就是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由于其历史的沉积性,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和渐进的过程.鉴于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晚,信用基础薄弱,社会信用制度严重缺失.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在建立信用制度体系时必须考虑到与国际接轨.为此,本文在借鉴国外信用制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3.
邓小刚 《新疆金融》2004,(10):37-3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信用是经济主体之间开展交换与合作的基本准则和规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健全的信用体系和完善的信用制度,在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防范各种经济社会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信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信用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已成为维系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道德和法制力量。但由于征信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的信用信息公开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和健全信用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银行在承兑过程中,存在保证金收取比例偏高、计息标准不一致、代签环节中保证金存款重复计算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的经济转轨时期,传统的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被打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文化、信用制度由于产权不明晰、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和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而难以建立,在利益的驱动下,信用状况日趋恶化,已严重影响了经济运行的效率,造成整个社会交易成本增加、地方信用环境恶化等后果。必须转变政府职能,逐步树立社会主义信用价值观,加快社会信用制度的法制建设和信用评估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信用的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表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信用关系的扭曲和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主要来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的不完全,其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信用制度和不健全的法治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信用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套健全的信用制度,因为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都以健全的信用制度为基础.在转轨时期,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严重地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只有尽快健全信用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宏观功能,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孙哲 《西安金融》2006,(3):55-57
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健全的信用制度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分析,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企业、个人信用行为的分析表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主要来自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信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不完全等原因,而其根源是不合理的信用制度安排和不健全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田霏 《甘肃金融》2002,(11):36-3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扩大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银行不良资产上升,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恶化,银行难贷款与企业贷款难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两大难点,本文对1997年以来民勤县金融业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概述,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和健全信用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银行在承兑过程中,存在保证金收取比例偏高、计息标准不一致、代签环节中保证金存款重复计算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舒洛建 《征信》2014,32(11)
影子银行一方面满足了社会上日益增多的闲置资金对高收益的追逐,另一方面弥补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形成的巨大的社会融资缺口.但由于其利率较高、杠杆率较高及监管空白等原因,影子银行的发展存在着很大风险.要防范这些风险,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体系,增强影子银行相关产品透明度,削除利率双轨制,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3.
车贷险业务是在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开办的,形成车贷险风险的原因:一是个人信用体系缺失。汽车相对于其他保险标的极易藏匿和移动,价值损耗也快,而且汽车降价速度快、幅度大,造成消费者心理不平衡,当车价跌到比按揭贷款金额低的情况时,部分购车者就可能恶意不还款。二是银行、汽车经销商无序竞争。日益增长的汽车信贷市场在使银行获利的同时也加剧了彼此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征信的目的是增强投资者和银行在借贷融资活动中的可靠性、安全性,有助于银行做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和信贷决策,减少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从而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无论从信用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是从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历程看,征信体系建设对金融行业发挥着控制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备高效的征信体系是拓展商业银行业务,促进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和业务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完备的征信系统,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没有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方法.因此,今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把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作为继金融监管、银行改革之后的第三大议题.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弱化问题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社会信用制度、县域经济结构、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和信贷资源配置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打乱了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的正常秩序,使其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导致了银行存贷款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增大.因此,县域金融应在优化县域信用环境、增加有效信贷需求、整合金融服务体系、改进信贷管理的同时,建立有利于县域内组织的资金在县域内充分使用和良性循环的信贷资源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17.
尤行超 《金融论坛》2002,7(5):17-21
信用是市场经济之基、银行经营之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当前,我国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信用恶化已严重阻滞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直接造成银行业务经营的萎缩、高险与低效.本文从社会信用的主导与核心--银行信用为研究切入点,系统剖析了社会信用恶化的始发动因及其深层根源,并以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为核心,综合构建出信用生效的宏微观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培植微观信用主体、提高银行授信能力、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依法依政依德治信等多元手段,建立以银行信用为轴心的社会信用循环体系,以引导经济金融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8.
聂清竹 《黑龙江金融》2006,(3):18-18,30
一、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当前地方金融功能退化,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部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缺失,逃废债务现象盛行,银行不良贷款过高,金融风险累积,导致银行慎贷、惧贷、惜贷。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要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目标,切实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水平,通过信用环境的改善、法制环境的建立,实现金融秩序的根本好转。一是健全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制度有所完善,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对滞后,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银行个人信用业务的扩大,影响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文进 《上海金融》2006,4(3):10-13
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因此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货币供给都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的一般关系看,货币供给增长率就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率。由于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往往与一个社会银行体系的健全程度成反比,因此,才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快的社会都是那些银行体系不很健全的国家,其中甚至包括20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美国,但它最终也一定会导致这些社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健全的金融体系与较快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社会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