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淑敏 《商展经济》2023,(13):146-149
信用监管是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监管机制,面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能够进一步发挥监管作用,激发主体活力。但在实践中,企业仍然面临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不健全、应用不充分、多元监管格局未形成和企业信用感知度不够等问题。为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发展效能,还需进一步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体系,建立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新型信用监管机制,推动开展信用协同监管,并加强信用宣传教育,构建起“守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
《工商行政管理》2011,(18):55-56
近年来,重庆市局扎实推进信用分类监管,搭建了基层12315行政执法综合网络分类监管平台,整合了各项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了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监管信息的联网应用和融合共享,完成了市局、区(县)局、工商所三级联网,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互动的内联应用工作格局,构建了集信用征集、综合评价、公示反馈、监督管理、激励奖惩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在内联应用基础上,我们以牵头全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推进信用信息外联应用,探索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营造诚信氛围,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工商行政管理》2011,(19):36-38
信用宁波系统始建于2002年4月,由我们宁波市工商局负责牵头建设,经过近10年的发展,信用宁波系统总体框架已搭建完成,建成了我市企业信用数据库及重点人群信用信息库和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系统。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归集、信用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4.
动向     
《光彩》2022,(2)
1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发挥信用信息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推动建立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长效机制作出部署。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一是加强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二是深化信用信息开发利用。三是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信用信息共享对于防范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信用信息共享不可能自发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而是需要另外的机制设计和具有强制执行力的第三方的介入。利用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分析了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内部机理,提出了政府介入信用信息共享,并使原本不具有可置信的惩罚和激励措施具有可置信,改变参与人的预期效用和最优策略的选择,从而改变信用信息共享的状况,促使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
针对如何完善网络环境下会计人员信用信息,保障信用信息的共享,提出了会计人员个人信用评价指标和企业信用指标的采集方法、AHP与DEA独立或以不同方式相结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信用评价方法,最后将评价所得会计人员信用等级在网络环境中共享,建立会计人员信用信息监管机构,对共享系统进行维护、更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一直面临着诸多制约和困难.其中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连基本的信用信息资源也难以实现共享成为了最突出的一个障碍.在此环境下,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推动地方、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及互联互通,逐步消除"信息孤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行间信用信息共享行为与征信体系构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刚  梁琦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82(12):37-41,70
银行和借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很大程度上要受益于银行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文章通过信用信息共享抉择模型分析我国银行间信用信息共享与合作动力机制,得出在目前信贷市场结构下,各银行对信用信息共享程度的期望值不同,而公共机关强制的信息共享可能对银行的行为产生游离或参与两种截然不同的效用。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银行加深信息共享。同时通过公共征信系统和商业征信的共同辅助,形成相对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9.
据数据显示,中国的信用经济建设呈跨越式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让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共享经济作为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时代发展的现代商业产物,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信用经济背景下,近年来也迅猛地发展。然而现有法律法规、传统经济模式、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以及信用体系等几个方面与共享经济之间的矛盾使得共享经济的发展出现许多弊端。因此,提出发展"共享+信用"模式,推动共享不良记录接入个人征信系统,以及加快激发共享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等解决对策,以便解决目前共享经济面临的问题,促进共享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用经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信用交易越来越频繁,由于授信者与受信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建立社会征信体系使信用信息实现共享可以有力的解决上述矛盾.本文通过对信息共享给授信者产生的效用进行分析,得出信息共享可以增加整体社会财富,但单个的信息拥有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对强制信息共享采取消极的行动;在上述基础提出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并对信用信息进行定价,从而使单个信息源的决策与社会的选择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1.
信息共享可以缓解供应链信息扭曲,优化库存与运输联合的订货批量,取得系统总成本最小的订货批量,降低供应链中的库存和缺货成本,有助于得出最优的库存与运输决策,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研究库存与运输联合优化中的信息共享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但当前,库存与运输联合优化信息共享中还存在信息泄露、联合优化利润分配问题、道德风险、信用信息共享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和障碍。为促进库存与运输联合优化信息共享,应多方面着手,建立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签订多边保密协议,建立分级信息准入制度,竞业禁止,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实施激励定价,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  相似文献   

12.
要力争实现“无死角”的监督,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通过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信用监管等手段,将所有信用信息都汇总到一个平台上,打破市场信息孤岛,让信用监管发挥最大效益,这不仅是发挥几杆枪的威力的问题,更是如何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不同业务系统间企业监管信息的内联应用,大力推进监管方式集成创新,加强政府部门间企业监管信息的外联应用,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个人社会信用评价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个人社会信用评价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主要研究了基于信息共享视角的大连市个人社会信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首先从个人履约能力和信用历史两大维度构建了大连市个人社会信用评价指标库。然后,确定了指标的数据采集来源。最后,详细分析了对大连市个人社会信用进行评分的模型和标准,为个人社会信用报告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但网络欺诈、虚假交易、虚假合同等行为直接导致了电子商务的"信用危机"。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信用意识淡薄、缺乏行业自律、基础信用信息无法共享、没有公正的信用监管体系或第三方机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构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体系的模型,并提出提高企业信用意识,应加强企业之间信用共享、突出政府监管作用、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法规、鼓励成立第三方网络信用机构。  相似文献   

16.
银行信贷是最主要的信贷形式,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良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银行可以通过信用信息共享来降低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坏账损失。因此,征信体系的出现是信贷市场成熟的标志,也是借贷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动态的博弈活动也会影响到信用信息共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促使企业增强信用观念,促进本市行政机关信息公开与共享,为社会  相似文献   

18.
美国消费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商业时代》2008,(15):39-40
美国消费信用市场的发达程度和消费信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世界上都数第一.本文从消费信用的含义出发,分析美国消费信用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消费信用信息共享系统的构建以及消费信用监管体系,并研究我国消费信用发展的不足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努力开创质检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报告。指出:今年要在始终保持食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的同时,突出乳制品行业这个重点。对乳制品生产企业重新审查发证,旨在推动我国乳制品行业规模化发展,促进提高乳制品行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国家质检总局今年将进一步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制度,加强质量信用体系标准研究。尽快整合质量信用信息和进出口企业信用信息,逐步建立统一的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惩戒质量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20.
内生交易费用的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啸 《财贸研究》2002,(1):58-60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适用于解释转轨经济的金融发展现实,以信用、技术和信息作为解释变量的内生交易费用金融发展理论框架,揭示出不同的国家之所以在金融体系类型和金融发展深化水平上存在着差异性,是由于每个国家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信用秩序;金融发展道路的不同取决于社会信用秩序的演化路径,技术和信息则在边际上发挥作用。并且在这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察中国渐进转轨过程中金融改革的历史轨迹和内在逻辑,指出传统的纵向信用秩序和横向信用秩序之间、国家集中金融决策和社会分散化金融决策之间的一致和冲突,刻划了中国金融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