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作为组成我国经济的重要一部分,如何实现涉农企业的绩效与绿色低碳共同进步,是面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低碳农业视角,选取2014-2018年沪深两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涉农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碳信息披露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即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财务绩效越大。据此为我国涉农企业及社会相关机构提出相应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斌 《山西农经》2022,(19):128-130
农业绿色发展是对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河南省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双碳”背景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河南省农业在绿色发展理念、生产方式、激励机制、产业链等层面存在的问题,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打造绿色农业体系等层面,提出了河南省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并从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科技支撑等视角,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低碳经济为逻辑起点,对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提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笔者以低碳经济为逻辑起点,对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最后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提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发展带动着低碳理念的不断深入,低碳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发展日益兴盛,尤其是在更贴近于自然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中更为突显。低碳视角下的休闲农业旅游是传统乡村旅游的升级与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起点。以低碳理论作为基本依据,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分析我国休闲农业旅游现状和动力体系发展影响因素,阐述了低碳视角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体系,最终提出相关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低碳农业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固碳和可持续发展等日趋紧迫的压力。如何避免东北三省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内部弱势条件和外部威胁,充分利用内部优势条件和外部机遇,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成为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亟待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文章立足于低碳经济视角下,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都市农业旅游发展背景进行阐述,明确了我国目前低碳都市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如整体规划缺位、信息不对称、品牌建设不足以及政策扶持欠缺等。同时明确了都市农业旅游的5种发展模式:低碳农业观光型、生活体验型、低碳科普示范型、低碳技术开发型、农业物流型。根据问题,从树立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指导作用,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构建都市农业旅游市场信息平台;推进低碳型都市农业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巨大,低碳化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农业低碳化转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农户受教育水平不高,低碳意识不够,低碳农业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发展不足,低碳农业科技推动力不足以及农业经营体制的制约。加强对农民低碳农业知识宣传和教育,开展绿色低碳产业链建设,加强低碳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四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推动农业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产业链金融作为生态供应链、绿色金融与农业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产业链的定义,农业生态产业链金融发展的难点和机遇,围绕制度建设、平台打造、技术提升、利益分配等方面提出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来看,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在低碳农业发展中嵌入农业转型升级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为了顺利推进实现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最经济有效的发展手段,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节约型农业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低碳农业应运而生.作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农业如何减排?与气候资源密切相关的农业如何发展?本文从建设低碳农业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角度,通过对当前有关低碳农业发展法律法规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发展现低碳农业的可行性,以及通过法律推进我国农业从高碳转为低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的诞生和提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认同,我国低碳农业观光旅游在使用低碳概念的同时,将自身旅游业加以创新,并为人们出行旅游提供了更为优秀的环境。阐述了低碳经济和农业旅游的概念及发展意义,并提出了相应发展策略及建设方式,以期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和低碳经济共同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高,其农业达到了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具备成熟的运行机制,因此,国外发展低碳农业重在科技的持续扶持和加大各种资源要素投入,侧重从技术途径推进低碳农业,其制定的相关政策都旨在突破技术瓶颈,对从经济层面推进低碳农业并没有特别强调.而我国目前的低碳农业实践仅仅是实现了农业部分领域的低碳化发展,低碳农业产业化、农民把碳减排量通过碳交易平台向国内外企业销售基本没有实现.四川发展低碳农业,应更注重机制体制的建设,形成“企业—碳交易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碳汇交易机制和依托低碳农业产业化的区域低碳农业品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业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仅仅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而且其加工业消耗能源排放的气体也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全球应对气候日趋紧迫和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低碳农业应运而生.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 低碳发展是指在减少碳的排放量的同时,积极促进碳的吸收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在农业部门的实现形式.以往的环保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在于探索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低碳农业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15.
杨永 《山西农经》2022,(15):111-113
近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农药、化肥等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理念应运而生,对我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进程产生直接影响,积极探索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农业国际贸易发展对策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研究了低碳经济理念,分析了低碳经济理念对农业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作用,提出了几点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提升农业国际贸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低碳技术的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农业部门具有极大的体量和不可忽视的影响。低碳生产技术的创新和优化管理至关重要。一项农业低碳技术能否在现实中有好的环境表现,必须得到农户这一微观经营主体的检验和认同。这是全面评价低碳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更准确地监测和核算碳减排效果,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衡量了三个低碳技术在农户层面的微观反应。研究结论是,我国现有的低碳技术在农业农村“3060”进程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按目前的技术采纳规模,滴灌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8~77万吨,沼气发酵技术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34万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减少碳排放290万吨。研究推论是,“3060”目标是推动我国农业加速达到高质量发展拐点的契机。要让农业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农业生产方式到经营模式,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都亟待一场全面的、持续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就。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亦愈演愈烈,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改革,使农业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低碳农业经济理论是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提出的,推动低碳农业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农业建设进步,同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探讨了低碳农业经济理论与实现模式的内容,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鹏 《山西农经》2020,(8):57-58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健康问题。低碳和节能已经成为发展潮流,并且渗入到各行业和各领域。在低碳时代背景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需要创新和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分析了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找出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低碳农业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现实出发,分析了低碳农业和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剖析两者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促进低碳农业和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低碳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领域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的现状,对我国在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变方式进行了研究思考,并提出了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