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坂砌石拱坝是我院承担设计的第一座砌石拱坝,文中介绍了在特定条件下的拱坝布置,应力及坝肩稳定计算,坝体砌筑要求等,坝体运行二年来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天花板水电站拱坝建基面高程的确定在设计的不同阶段都是设计研究的关键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坝肩、坝基不断开挖的揭露和岩体试验,对坝基地质情况会有新的认识和研究.天花板拱坝施工中,设计单位为进一步节省工程投资和缩短工期,对拱坝建基面能否抬高开展了大量的坝基试验测试和坝体应力计算等分析论证工作,最终将建基面抬高了6.0 m,不但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益,还积累了拱坝设计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小湾拱坝高292m,坝址河谷宽,岩坡相对较平缓,拱圈又比较扁平,应进行沿建基面的抗滑稳定复核计算。本文介绍了复核计算的基本概念衣算式,并列举了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大坝口水库大坝采用双曲拱坝。及裂隙,确定合理的坝基建基面,避开不良地质条件、通过计算分析印证建基面选择的合理性。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构造形迹为挤压破碎带采用适当的基础处理措施尤为重要。结合坝体的体形设计,  相似文献   

5.
6.
高拱坝沿建基面抗滑稳定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研究了拱坝沿建基面滑动问题的实质及在实际工程中发生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几何与力学参数条件下,拱坝受水压和温度等荷载作用, 端推力确有使拱坝沿建基面滑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高拱坝沿建基面抗滑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任青文  钱向东  赵引  傅树红 《水利学报》2002,33(2):0001-0008
本文从运动稳定性的理论出发, 认为拱坝沿建基面的强度破坏实质上是稳定性问题,属于极值点失稳.文章还提出稳定性分析的刚性体方法和变形体方法, 以及与变形体方法相应的两类失稳判据:收敛性判据及突变性判据,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以小湾高拱坝为研究对象, 根据有限元分析的成果,对它沿建基面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研究, 得到整体的稳定安全度, 并根据破坏的形态和发展过程, 得出结论:小湾拱坝只有在坝体发生破坏的同时, 拱坝才能沿建基面滑移.  相似文献   

8.
拱坝裂缝防渗加固通常采用上下游两面同时处理的施工方法,坝肩漏水多半采用坝顶钻孔或迎水面钻斜孔的灌浆处理方法。针对黄山溪一级水电站双曲拱坝坝体裂缝和坝肩漏水的实际情况,经过分析研究和根据以往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了坝肩漏水和坝体裂缝均采用单向化学灌浆的处理方法。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技术上可行,且具有施工工期短、投资省的特点,与原方案比较,缩短了工期近2个月,实际处理费用不到原方案的1/1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三河口碾压混凝土拱坝初步设计坝高145m,其突出特点为河谷较宽,坝体方量大。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经过地质系统勘察和分析,河谷段建基面高程可以由初步设计的501m抬高至504.5m;在水工结构设计方面,参考地质结论优化调整了拱坝体形,同时完成了坝体应力、应变、拱端推力、基岩参数敏感性等分析复核工作。经分析,将三河口拱坝河谷段建基面优化后,其对坝体应力影响不大,且坝肩稳定条件更为有利,同时节省投资,缩短工期,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童元雄  王青 《陕西水利》2017,(Z1):107-108
基于水库混凝土拱坝设计研究,要分析坝地形与地质条件,掌握工程枢纽布置,然后详细设计拱坝特征。通过拱坝体型设计、应力分析以及坝肩稳定分析,得到可靠的设计方案,为水库混凝土拱坝的质量保证奠定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熊渡拱坝坝址断裂构造及层间挤压的布丁构造十分发育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拱坝正常运行十余年后 ,新的洪水复核表明水量尚有一定富余 ,为增加发电量 ,拟将正常蓄水位抬高 1.5m。为了论证大坝的安全 ,对提高正常蓄水位后的坝体应力和拱座抗滑稳定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2.
针对惠民水库存在坝址区裂隙发育、基坑边坡稳定性较差、卵漂石抗冲性较弱、岩体透水性强,对坝基、拱座受力和稳定性不利的问题,经现场勘探,考虑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施工难度及投资效益等因素,优选C15细石混凝土砌石拱坝坝型。结合SL25-2006砌石拱坝设计规范,对拱坝枢纽布置方案进行了适当的优化调整,并对坝顶高程、坝体应力变形、拱座稳定性等进行了详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拱坝应力、位移分布规律合理;拱座左、右岸整体稳定最小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坝体应力状态和拱座整体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盖下坝水电站工程拱坝属于典型的窄谷拱坝.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窄谷山高、坡陡、河床下切的特点,根据实际地质地形条件,左坝肩采取洞挖形式,最大程度减少对坝顶以上边坡的扰动.采用厚高比为0.106的椭圆双曲拱坝体形,减小了拱坝中心角,实现了既扁又尽可能薄的扁平化拱坝设计,改善拱端应力条件,减少拱坝混凝土工程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深入准确的研究靠近拱坝坝肩导流洞的真实受力情况,使导流洞在施工期安全运行,研究分析了拱坝对靠近坝肩导流洞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拱坝和导流洞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在自重,自重加静水情况下拱坝对导流洞产生的附加应力,为隧洞衬砌配筋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拱坝对导流洞靠近坝肩部位产生的附加应力不容忽视,坝肩岩体灌浆对减小附加应力有一定作用。研究成果可为近拱坝坝肩导流洞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坝肩稳定是修建碾压混凝土拱坝需查清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介绍了龙潭嘴电站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应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等方法,论证了坝肩的稳定性,为设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质资料,并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洞坪双曲拱坝两岸坝肩天然地下水位较高,右坝肩被河道切割临空而相对单薄且存在可能滑移体.坝址区渗流特性及两岸坝肩的稳定性是工程非常关心的问题.根据洞坪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坝基防渗处理设计措施,动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洞坪拱坝蓄水后稳定渗流场及坝体坝基整体应力场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有限元应力结果和传统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对两岸坝肩各结构面形成的可能滑移体进行了坝肩稳定计算.结果表明,坝肩具有足够的稳定安全度,不需要采取工程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7.
泗渡河水电站大坝左坝肩地质条件较差,通过对坝轴线调整避开或减少地质构造对坝端的不利影响,并选择了混合线型拱坝较好的适应了轴线上移后的两岸地形的不对称。最终通过计算得出左坝肩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溪洛渡拱坝设计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仁坤 《水力发电》2003,29(11):17-19
溪洛渡拱坝的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均超出了现行拱坝设计规范的控制。为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立足现有技术水平,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以规范为基础,佐以现代仿真分析和模型试验,结合工程类比,对溪洛渡拱坝建基面与拱坝体形、应力分析与设计强度、抗滑稳定与整体稳定、抗震分析与评价、温度控制、基础处理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使拱坝设计最终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小湾高拱坝拱座稳定三维极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湾岩体存在两组垂直结构面和一组倾向河道的卸荷裂隙。拱座稳定存在着沿拱推力方向的重力方向组合的空间滑动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个建立在塑性力学上限定理基础上的边坡稳定分析三维极限分析方法,并使用这一方法计算小湾拱座的稳定安全系数,获得比较符合的稳定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20.
小湾拱坝与地基联合作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结合小湾工程拱坝应力及地基渗流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以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为基础建立的拱坝与地基联合作用分析方法,并对小湾工程进行了分析论证,肯定了设计可行性,作出了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