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其仁 《商界》2007,(1):70-72
高速增长的经济,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带动公司和公司群健康、持续、高速地成长,在国家经济增长与公司成长之间,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组合。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公司成长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不可能出现大起大落,当前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增长阶段的局部调整。我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在10年左右,可能增速有增有减,但只要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就不会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3.
《商务周刊》2009,(6):17-17
Bloomberg刊登的专栏文章认为,中国今年经济增长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是一种幻想,而且中国也不可能挽救世界经济。文章提出至少有五个原因可以证明中国经济不可能在2009年反弹:  相似文献   

4.
樊纲:中国经济已有了过热的苗头,出现了朝过热发展的趋势。现在的投资增长速度应该说是历史之最了。胡祖六: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幅度达到10%左右是可能的,也是正常的。郑超愚:当今中国正处在扩张的高速发展时期,所以保持住这种势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扩大我国的经济规模,争取使经济上一个新台阶。汪同三:在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过热的表面现象之下,是结构问题的恶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不可能永远靠政府支出来拉动经济的,这种增长本身是不可能持续多久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救急,但是解决不了中国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问题,这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短缺经济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洁  徐凯 《国际贸易》2006,(6):11-15
本文的"新短缺经济"是指中国在摆脱产品市场上产品短缺之后,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出现的一种与传统短缺经济完全不同的要素短缺经济.这种新短缺经济是中国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表现在外贸上则是中国粗放型外贸畸形发展的必然反映.它使中国经济增长所需的能源、矿产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短缺,极大地制约了"自主性经济增长"的空间,加大了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极可能陷入"悲惨式增长".因此,要走出生产要素短缺的"新短缺经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转变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陈锐 《国际广告》2010,(12):137-138
瑞士银行预测,即使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未来10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仍将增加到平均30%。  相似文献   

8.
《四川物价》2009,(7):30-30
阅读:《上海证券报》不久前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吴庆的文章说,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是U型的。即使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消费不会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特征还将继续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持续稳定增长的外部需求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基于同样的国际经济关系,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或难早于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美国和欧洲这两个中国产品主要出口地的需求复苏。  相似文献   

9.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非预期性的冲击,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阶段性的。变化的是经济发展的节奏,不变的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主旋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本文重点分析了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年经济发展的可能路径以及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可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伞锋分析认为,SARS对我国全年经济增长率损失1.5个百分点左右.但由于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较高的增长区间,诸多积极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SARS的消极影响,预计全年GDP增长率仍然可能保持在7.5%左右,全年经济运行可能出现“U”字型增长态势。高辉清博士则表示,如果我们不能“在二季度之内有效地控制SARS”,经济前景交变得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在创造了增长奇迹之后的今天,如何创造出持续性的高速增长面临了巨大的压力。文章认为,快速从过去的增长模式中实现中国特色的发展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切实可行的做法其实是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有针对性的开发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这种极具排他性的产品的创造必将在全球化市场中独树一帜。这一增长策略将为实现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2.
《商界名家》2004,(7):91-91
最近,中国经济出现了局部过热的现象.中国股票市场也出现了持续下跌。于是,有人传言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甚至有悲观者认为中国信贷和投资增长已经失去控制.中国政府在避免出现泡沫经济方面无能为力,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情况极为相似。中国经济果真像他们所预言的那么糟糕吗?  相似文献   

13.
《新财富》2008,(7):17-18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2008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压力下,最令市场担忧的是以能源、食品价格上涨为主要推力的高通胀。“中国经济增长的风险不是美国或欧洲增长放缓,而是通胀。”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明确表示,如果通胀率在2008年下半年不能如期下降,政府可能被迫采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甚至经济硬着陆的行政措施,比如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等,加上外部需求萎缩,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减速是在所难免的。潜在增长速度是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函数,预期未来十年这三个要素的增长速度均有所下降,2020年前GDP的可持续增长速度可能会维持在8.0%左右。世界经济史表明,一个经济体在达到一定的增长速度之后通常会开始减速,中国经济也不例外,目前的中国经济正面临这样的拐点。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了亚洲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应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消息感到意外。然而到年末,政策制定者们可能很快决定他们的降温措施有些过火,可能试图升温,在进入2011年开始时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生产率在过去一年的快速提升,使学开始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传统看法发生改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表示,由于没有估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速的估计有点偏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祖斌  周莹 《新财富》2006,(3):16-18
在中国经济规模和增长潜力的乐观描述之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人,商界领袖和海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个在全球经济领域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国家,其经济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2005年第3季度末,在华尔街投行高盛约请的25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界精英,商业领袖,政府官员和机构投资者们看来,“中国经济增长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扮演的角色”在高油价,全球恐怖主义和美元贬值及美国双赤字之后,位列未来全球十大金融风险中的第四位。长期以来被称颂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之一的中国经济,也许目前必须更多地面对一些更为综合或未必正面的评价。这从一个方面显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制度性或结构性障碍和由此引发的经济波动或许将越来越多地凸显为全球性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孙明春 《新财富》2009,(1):36-36
伴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发生,中国经济也在最近数月里急转直下,很多人担忧中国经济2009年“保七”都有风险,甚至将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至5—6%。虽然中国经济不可能避免此次金融海啸的冲击,但相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而言,中国经济都是最有能力抵御这次海啸的。具体而言,中国在以下几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在“崩溃”还是在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的一项研究认为 ,中国经济 1 998年的实际增长率最多只有 2 .2 % ,而不是官方公布的 7.8%。——中国的统计质量并不是同等水平发展中国家里最坏的 ,若与转轨国家对比 ,中国的统计质量几乎是最好的。——人们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是 ,统计质量并非仅指高报数字 ,在浙江这种民营经济占优势的地方 ,令人头疼的是人们普遍低报统计数字——为了少交税。——事实上 ,抛开官方的统计数字 ,单看国内学者自己的计算以及国外权威机构的评估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仍然可以和任何一个创造过经济奇迹的国家媲美。从“威…  相似文献   

20.
钟林 《商界》2008,(10):91-91
国际投行在中国资本市场上频频抢先发育.争相抢夺“话语权”,在近几年尤为突出。比如,8月下旬,摩根大通研究报告称中国可能出台“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去年11月初,高盛警告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将可能放缓”,“全球经济放缓可能‘连累’中国”;今年6月中上旬,又见一家外资大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国内的成品油即将调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