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 我一直认为,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这就像一个人.没有呱呱坠地以前,还谈不上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但是.一旦他或者她哭着喊着挣扎着经过了那条狭窄的生命通道之后,他或者她就有了自己的尊严以及存在的权利。作为社会人.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权利,是因为我们尊重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和爱护。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有生命的,企业的生命存在于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有生命就不可缺少生命智慧的研究。《铸魂炼魄以文化人》(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就是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从企业文化的理论视角,在向人们解读企业生命的大智慧。这是一本别具一格的书,她最鲜明的特点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们在写自己创造的企业文化。也正因为这样,展卷读来,很像一个人在向我们讲述她自己的身世和经历,那样细致、真实、可信和感人。大庆炼化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史在这本书里得  相似文献   

3.
故事的效应     
《政策与管理》2011,(10):116-117
我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是因为两个人的推荐,一是梁文道,一是张大春。作者杨照在自序中说,他这本书就是“用一个接一个故事来说明:喜爱故事是天生的,然而生活的规律反复磨损了我们对于故事的敏感,同时也就弱化了说故事的本事.如果重新培养了说故事的能力,那就能够在故事贫乏的时代,刺激创意并创造价值。”下面讲几个这本书里的有趣故事。  相似文献   

4.
牛津 《企业文化》2008,(5):52-52
有一个残酷的心理学测试:讲师请一个女学生上台,要求她认真思考后,在黑板上写下她认为对自己一生来说最重要的人的名字。这个女生写了一大串。接下来,讲师要求她必须做出选择,从她的生命中舍弃一个人。舍弃谁,就把他的名字划掉。  相似文献   

5.
刘颖 《人力资源》2005,(5):6-11
如果仅就动物性的个体而言,他的生命是如此渺小而脆弱。但是.当给一个平凡的身体注入博大的情感、坚韧的意志与昂扬的精神的时候.这个普通的个体就会发生惊人的剧变,进而进发出超越于他个体生命的不平凡价值,甚或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劳模,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众精英。他们用自己原本平凡的生命,谱写了朴实无华的劳动赞歌、生命凯歌。作为优秀的人力资源代表,他的个体是共和国的瑰宝;作为杰出的人力资源群体.他们的品牌是时代不朽的金质奖章.他们生发出的劳模文化.将融入人类先进文化的历史长河。一代代劳模积淀起来的劳模精神万岁!  相似文献   

6.
刘扬 《活力》2005,(10):164-164
迟子建短篇小说《换牛记》给我们刻画出了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彭大步。他是一个精明的农民,头脑活络,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从他换漂亮披肩和纯正的皮货开始,我们就知道他并不做或者不想做亏本的事情,一直到他换了白花奶牛,他都是十分成功的。彭大步的头脑活络,还表现在他为人处事上,当他在江面上看到要找的俄罗斯人时,一反以往不肯轻易走过去的做法,不假思索地.眨眼间就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一切的开始只因为夏虹是一个母亲,是一个残疾男孩的母亲。 20年前,当夏虹知道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张夏患有脑瘫时,她绝望过,但她没有放弃他,她坚信尽管这是一个有缺憾的小生命,他仍然有生存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非常道     
《数据》2013,(5):4-4
许文广(媒体人)半个小时,我读完十份邮件,看了一本书的一个章节。其实我也就比排在第一个的人晚了三分钟。我们为了抢先三分钟,结果浪费了半小时甚至更长。李欣频(作家)生命教育重点在于每个生命既独特又可贵,不需竞争可以各有美好前途,看重自己也懂得欣赏对方。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路,不必全挤在一条路上你死我活。  相似文献   

9.
生日     
党一诞生就长着一个为人民服务的身子两腿走着群众路线她的思想健康朴实太阳般的眼睛紧紧盯着一个一个明天她领着中国走向世界让日新月异的生活花朵般别在自己胸前尽管有一股腐败作风想把她吹倒大吃大喝的苍蝇等在路边想把她的血肉作为一顿美餐但她还是她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亮堂堂的志愿一个坚持长途跋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无私奉献我爱她是因为她给了我幸福给了我力量自始自终我不会改变初衷有一滴血我流一滴血有一滴汗我流一滴汗我的生命是紧紧与她相连的一名共产党员因此我深深懂得沽名钓誉是对她的亵渎坑害百姓是对她的背叛当然我不敢说…  相似文献   

10.
成庆英 《乡镇论坛》2011,(21):25-25
有一种植物.它的生命开始于萧瑟冷峻的秋冬,终于温暖湿润的夏季。这种植物名叫麦子。如果麦子是一个人,她有着顽强坚韧的品格。冷寂的冬天,太多的生物选择了沉默,关闭了它们的生命之窗。麦子却没有退缩,且从不言放弃。虽然生命之初的它.只有几片柔弱纤细的叶片,霜来了,雪来了,寒风刺骨,它默默地承受着,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即使地上的叶子萎蔫了、干枯了,地下的根依旧在呼吸着,于严寒中坚守着那一线生机。生命是微弱的,只在一呼一吸间,但冬天终究会过去的,温暖的春天到来的时候,再弱小的生命也会拔节、生长,长出自己应有的模样。  相似文献   

11.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界珍爱一种东西—生命在如烟的文字中我只钟情两个字—生命这是因为这种东西太珍贵,这两个字太可爱我们无法不用自己的热能 燃起火一样的激情我们无法不用人间踢予我们的恩泽 敞开海一样的胸怀曾几何时我翻遍了词典词源与辞海试图读懂生命的全部含义然而终究有些失望有些无奈这是因为她的内涵林林总总她的外延千姿百态我们从遥远的地方走来身上背着昨天的故事脚下踏着历史的尘埃一路风雨带着欢笑一路歌声带着豪迈我们快乐因为我们拥有了生命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拥有了现在从获得生命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背上就承载着一种使命我们…  相似文献   

12.
书缘     
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我都随身带上一本书。并不是一定要读书。也并不一定是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紧迫感,只是觉得走到任何地方,如果手里没有一本书,总觉得不对劲儿,总觉得心里空空的,手不知道往哪里放。晚上睡觉前,要是不拿本书在手中,就觉得世界末日快要来了。其实,拿了也不一定读.但心里踏实,在枕头边放着一本书.可以安心睡觉了。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文化》2009,(6):95-95
“我们之所以看见别人身上有魔鬼,恰恰是因为自己身上也有魔鬼,而且是相同的魔鬼……我们需要忏悔,没有贪婪也要忏悔……我们忏悔了吗?”作者这样描述写本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4.
管理者的高招如果认为唐僧唐三藏是个只懂念经颂佛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唐僧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他要跋山涉水,踏平坎坷,去西天取经。所以他为自己准备好了行囊和盘缠,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出发了。开始他像游山玩水一样地走着,是因为在熟悉的环境里。但他后来决定要找人一起走,这当然不只是因为孤独,而是路途遥远,缺少应付具体困难的人。于是他找到了孙悟空。这猴子能力强,思维敏捷,敢闯敢干,唐僧很器重。但也渐渐地暴露出缺点:毛手毛脚不稳重,经常四处惹祸,而且丢三落四,挑的担子就忘了好几次。必须要找一个人来弥补这一缺…  相似文献   

15.
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象囚犯逃出监狱。有事做。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说法,有三种事情可以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立 功、立德暂且不论,一个“立言”就成了知识分子千年不变的情结。写了一本书,想不朽;写了一篇论文,想不朽;写了一首诗,想不朽。只是想想倒也不妨,志存高远嘛!但有些人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起来,宇宙变得越来越小,他自己变得越来越大,不但古人不如他,令人不如他,而且还断言未来的人也不如他。他的学问、他的作品不但当世人,就是后人也是  相似文献   

17.
我大吃一惊,兰丽这个女强人为何会选择弱者的道路呢?于是我对柯老说:“若按兰丽的个性而言,她是不会选择这条路的,她这样做,实在有点出人意料。”柯老没有吱声,只是蹙着眉头,坐在沙发上悠悠地吸着烟。少倾,才缓缓地说:“女强人也未必不会走上自杀的道路。比如,她自感罪责难逃,或者她对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些都会导致她走上自杀的道路。”顿了顿,柯老伸了一个懒腰,又接着说:“或者她感到某种危及她生命的威胁一时无法解脱,惟以死才能解脱。但兰丽不在此例,就其个性而论,她是不会自杀的。”转念一想,…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着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我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我任何的同报。这一个人,是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相似文献   

19.
付春阳 《活力》2008,(8):32-32
一个人.只要把心扑在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和事业上。生命的轨迹就会闪光。——作者题记 他,没有熊熊大火般的热烈.却如炭火般温暖感染着每一个和他共事的同志;他,没有滚滚长江般的汹涌澎湃,却如同山间泉水般深深滋润着脚下这块黑土地;他.以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展现了新一代水利战线领头雁的风采。他就是省水利战线的先进工作者哈市优秀共产党员——延寿县新城水库管理站站长、新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继祥同志。  相似文献   

20.
翻开《我与商业领袖的合作与冲突》一书.跟随着商场风云人物的脚步.我们听到了历史的滚滚雷声。李玉琢.这个在商海拼杀十八年.与众多高手过招的职业经理人.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他曾立于四通、华为等灯光闪烁的历史舞台上.当聚光灯照在他脸上时.依稀浮现出万润南、段永基、任正非等人的身影;当他讲述与这些商业领袖合作和冲突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时.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些本土民营企业的光荣与梦想.似乎也听到了他们沉重的叹息.这本书,是作者李玉琢个人的职场史.也是研究中国本土企业的现实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