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当前市场上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硬着陆”争论很大。在不少国外谋体看来,由于中国房地产泡沫过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过高及通货膨胀高企,政府一定会采取过度收缩的政策,致使中国经济泡沫破灭而让经济硬着陆。而国内多数人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因为过高的通胀有望在7月之后见顶,过度紧缩的信贷政策将会逐渐放松,国内经济又会回...  相似文献   

2.
《商》2012,(10):5-5
今年开始,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通胀却并未降温,有不少市场人士担心中国会出现经济硬着陆。而我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经济硬着陆,虽然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是经济形势已经与2008年时不一样。目前,外部经济形势已经趋于缓和,虽然国内经济增速放  相似文献   

3.
《商》2012,(10):5
今年开始,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通胀却并未降温,有不少市场人士担心中国会出现经济硬着陆。而我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经济硬着陆,虽然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是经济形势已经与2008年时不一样。目前,外部经济形势已经趋于缓和,虽然国内经济增速放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学术)》2011,(13):66-66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中国年内还将有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和一次温和加息,而且,信贷紧缩政策可能会使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波动,但不会导致银行系统眭风险和房地产市场崩溃。  相似文献   

5.
《商界领袖》2004,(5):7-7
  相似文献   

6.
王军 《中国物价》2012,(3):22-24
2011年中国经济已经收官,全年呈现两大特点:经济增速平稳回落的同时,通胀持续在高位运行。特别是四季度最后几个月,经济增速下滑和物价回落的势头均出乎意料地快,以至于国际上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和鼓噪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学术)》2011,(17):69-69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2011西部资本论坛”上指出,应对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具有有利条件,可以避免经济硬着陆。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当下恰正处在不转型就可能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的境地。因此,刻不容缓的转型,保持长期持续平稳的增长,比推动短期过高增长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9.
<正>做好准备,迎接2009年丑陋而持久的全球经济萎缩吧。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经济的运行依赖于两大引擎:美国的消费引擎和中国的生产引擎,它们共同提升了全球经济。美国是绝对的消费圣地,支出大于收入,形成了庞大的经常性项  相似文献   

10.
汪涛 《新财富》2011,(7):28-29
市场最近越来越担心中国经济会硬着陆,但最新的宏观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强健。最新的PMI、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印证了我们“去库存正在进行”的观点。货币信贷政策并没有收得太紧,而且在2011年剩余时间里不会比现在更紧。  相似文献   

11.
倪云虎 《浙商》2011,(14):25-25
要控制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合理的政策思路应该是:适当放缓城乡一体化进程、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降息、减税、放缓工资上涨的进程等等。  相似文献   

12.
Nouriel  Roubini  Fred 《市场周刊》2008,(12):86-88
“Nouriel Roubini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教授,Roubini Global Economics的主席,曾在2006年准确预测了此次全球性的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13.
仲大军 《大经贸》2011,(4):64-65
英国<金融时报>最近一篇看衰中国的文章说,中国经济可能在2013年硬着陆.曾经预测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努里尔·鲁比尼认为,中国投入在有形资产、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资本泛滥成灾,豪华空荡的机场、连年亏损的子弹头火车、车辆稀少的公路、数以千计超大规模的政府新办公大楼、一座座无人居住的鬼城,以及为防止全球铝价暴跌而关闭的崭新的铝...  相似文献   

14.
造成一国金融危机的四大因素在中国虽然也存在,但中国发生的概率都比较低,或政策已大大缓解其对经济的冲击,中国经济应对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仍然有巨大的回旋空间。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继续发展和美国债务问题引发的国际市场动荡,全球经济可能再次面临严峻考验。纵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笔者认为,中国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有巨大回旋空间。  相似文献   

15.
张宁 《新财富》2008,(7):32-32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通货膨胀的压力。自2007年这一压力开始明显地反映在CPI数据中后,大家对通胀的原因、走势分歧颇大,应对的宏观措施由此也就有所摇摆。再加上2008年的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与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宏观政策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经济之外的因素干扰,使得调控的力度一直难以非常坚决。同时,国际环境也日益严峻,在石油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全球通胀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6.
马光远 《商界》2014,(6):26-26
如果"新常态"的理念得到贯彻,将意味着:面对当前经济下滑的压力,新一代决策层绝不会轻易启动救市的模式,容忍、甚至听任经济下行可能引发的一些风险,比如企业债务和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几次重大的金融危机都与房地产泡沫破裂有关。这不能不让人警惕房地产泡沫破裂将对中国经济形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国民收入进入政府,越来越多的财产、资产的升值也继续留在政府,而不是留在民间老百姓手里。  相似文献   

19.
徐俏俏  俞苗玲 《浙商》2012,(22):82-83
吴晓波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系列项目获批,将促使中国经济在2013年二季度出现小幅度的复苏,但是这种复苏很可能是泡沫化的复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尽管这个规模尚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决不能忽视地方政府债务不断累积,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警示在于:由于债务是延迟的税收,政府必须不断地在短期与长期内努力平衡其收益与支出。因此,必须积极寻找相应对策,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