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在经历了短暂回落后,近期豆制品,食用油、洗发水等日用商品再现普涨,最高涨幅达25%,原材料、运输费、人工费等上涨导致成本增加成为近期通胀卷土重来的主因。无疑,高物价很难在短期内真正见顶回落,货币政策相当长时期内仍将在控通胀与促增长之间努力寻找最佳均衡点。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峻,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货币供给过剩是此次通膨的原因,本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得出结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推进,货币供应量在通胀中并不扮演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成本冲击型特征十分明显(主要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成本冲击型通胀成为被广泛谈及的热门话题,由此也有一些人提出应适当提高通胀容忍度的观点。不过,虽然各方面谈论较多,但有关成本冲击型通胀的流行认识普遍仍停留在直观理解和简单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尚缺乏全面分析成本冲击型通胀及其与宏观政策,进而与通胀容忍度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缺乏对这一问题严谨、规范和系统的理论剖  相似文献   

4.
高善文 《新财富》2011,(4):26-27
近期公布的宏双经济数据显示,CPI仍然保持高位,房价也来有松动迹象。短期肉,通胀上行似成为大行共识,但从更长期看,受到中东乱局、国本强震等外部因素干扰,通胀是继续走高,还慧冲高回落,分歧立现。  相似文献   

5.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5月份CPI达到5.6%,再创近期新高,通胀形势严峻。按照以往经验,遏制通胀必须动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等。毫无疑问,加息对遏制通胀能起到直接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国际市场石油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面临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IMF近期警告全球通胀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威胁,并继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贷市场危机之后,成为当前全球各国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跟踪全球性通胀的走势并正确应对,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李稻葵 《新财富》2011,(4):34-35
尽管本轮通胀的性质是成本推动型和输入型,但中国流动性过剩可能引起通胀预期的上升,为防范由此带来的二轮打击,需要适当收紧流动性,并尽快解决负利率问题。同时,在通胀压力蔓延全球、各国刺激政策退出、北非和中东危机、日本地震等错综复杂的国际因素影响下,中国应将汇率、利率、准备金率等政策搭配使用,全方位应对通胀压力,并可以考虑在短期内减免受通胀影响部门的税收,加快人民币资本账户下的可兑换步伐,允许个人出国投资。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市场石油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面临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IMF近期警告全球通胀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威胁,并继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贷市场危机之后,成为当前全球各同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跟踪全球性通胀的走势并正确应对,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学术)》2009,(9):51-52
通胀的发生需要一个最基本条件,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目前我国产能规模依然相当大,钢铁、重化工等行业产能过剩非常明显,企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并未真正复苏,市场供大于求的关系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尽管近期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大宗资源性产品价格反弹,但全球经济还处于低谷,输入性通胀在短期内并不会实现。  相似文献   

10.
耿强  付文林  傅坦 《财贸经济》2011,(3):110-115
伴随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成为中长期趋势,这种变化将对中国物价的形成以及走势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开放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对影响通胀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系统规范的实证研究,结论认为货币扩张、通胀预期对我国通胀有着正向的显著影响,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解决中国的通胀问题除了继续加强货币政策调控之外,还需要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主要对于此轮通胀的性质从三个方面做出分析:货币供给、成本推动和国际因素,并认为本轮物价上升主要是周期性,需求拉动的,货币供给和国际因素同样对通胀有显著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如需求因素。最后提出对于此轮通胀进行治理需要针对它的性质加以解决,并给出一些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河南省通胀压力加大,以农产品为代表的价格上涨势头明显,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成为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成本结构内涵及特征展开分析,分析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据此提出优化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成本结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海外市场上的通胀会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通胀蔓延近期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动美元贬值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在此背景下,一些新兴市场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征兆。  相似文献   

14.
郭曼 《商》2013,(2):128-128
2002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通货膨胀的隐患。不同的通胀原因需要不同的政策加以治理,因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通胀既有需求拉动又有成本推动的原因,且更偏向于成本推动。  相似文献   

15.
苏创  马青  徐放 《新财富》2007,(5):20-23
今年以来,在诸多宏观变量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通胀的走势。过去4个月的物价走高提高了投资者对通胀的警惕。但是大家同时也怀疑目前的通胀能否持续。周小川行长近期在参加泛美开发银行年会时表示,虽然过去4个月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但并不说明中国经济存在中期通胀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周小川在表示,当前通胀压力主要来源于成本推动因素,未来通胀很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  相似文献   

17.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于或等于工资增长率,是抑制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机制,是抑制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近期的通胀看不到任何缓解迹象,各通胀指数间的关系备受关注,现有PPI和CPI间价格传导关系文献均局限于均值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性讨论,研究结论的解释力有限,因此借鉴Hafner等提出二阶矩意义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构建Wald形式的统计量,重新对CPI和PPI不确定性传导关系进行检验非常必要。检验结果显示,PPI和CPI是相互传导的,并且CPI到PPI方向的不确定性传导是主体路径,这预示着基于需求考虑的政府治理政策或许才是当前经济持续通胀的根本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经济形势面临新通胀因素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国内外通胀压力联动,货币流动性宽裕的局面不会改变,近期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可能带来资金的"挤出效应";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央行的外汇占款冲销干预不够造成流动性泛滥;应对通胀必须切实把好流动性总闸门,首先应控制货币发行增量,这就必须让货币政策回归物价本位、控制M2增长率和信贷规模、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引导外汇占款;其次,应合理疏导既有的货币存量,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加息、扩大直接融资、人民币升值、财政政策回归稳健等。  相似文献   

20.
王庆  周莹 《新财富》2007,(10):18-20,22
中国是否已进入了通胀时代仍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认为现在断言中国长期通胀时期已来还为时尚早。因为此轮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缘于国内需求的拉动,这可以通过从国际市场进口食品来消弭;非食品价格目前涨幅有限且有相关政策的护航,仍处于政府可控制范围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仍然处于低资本成本与低劳动力成本时代,前者使得产能过度扩张,产品供应过剩,从而削弱了企业对产品的定价能力,后者使得中国劳动力名义工资的增长长期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工资上行对通胀的压力难以显现。因此,短期内,只要低资本成本与低劳动力成本这两个因素没有消除,中国就不可能进入通胀的时代。预计此轮通胀未来或将沿着如下的路径发展:需求增加→食品价格大幅上涨→CPI适度上涨(非食品价格保持平稳)→食品供给缓慢增加+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食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有所缓解→CPI企稳。[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