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论社会公正     
位一 《魅力中国》2010,(27):279-281
本文首先通过对社会公正的含义及其塞本内容的概迷,阐述了衡量当前社会公正的标准,并详细分析中国当前存在的不公正现状.由此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公正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总结性地概括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而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人事,只有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的人事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才环境,实现人事和谐,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那么,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构建与其基本特征相符合的和谐人事呢?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阐述了公正的人性基础,公正是人的存在方式,阐明了当前维护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在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公正问题,同时指出了维护好社会公平,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等。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而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必备前提.相关制度设计、安排的缺失是造成当前我国社会不公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从社会政策制定、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均衡和权利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王逸 《发展》2007,(3):63-64
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公平、公正.《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和谐理念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本文分析了儒家和谐思想的四个层面,指出这思想为当前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效率公平并重兼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活动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活动和谐的基本点在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特别指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在当前因不公正而造成的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的新情况下,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应与时俱进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实行"效率公平,并重兼顾",可采取:继续紧抓改革和发展;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中西部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上的有效功能;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谭世杰  徐佩文 《发展》2007,(5):98-9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方针.社会和谐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打造和谐基层央行,努力营造和谐的金融发展环境,是基层央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就和谐基层央行的基本内涵、创建和谐基层央行的重要性、当前构建和谐央行的思路等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社会发展机制,通过稳定的机制路径来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党和政府的必然选择.当前,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依法行政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文化整合机制四大社会发展机制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以公平公正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司法人员的司法伦理道德建设,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平台。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只有坚持公正、人性、平等、理性等原则,才能使司法人员真正以人为本,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树立公平正义、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爱国主义教育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共同文化心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叉社会和谐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共同行为.  相似文献   

12.
精美的石头     
一知 《宁波通讯》2012,(6):52-53
公正,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讲公正,就是要坚持公平、正义和公道。党委政府的威信来自于公正,整个社会的和谐更需要公正。只有大力倡导公正的价值取向,才能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当前来讲,  相似文献   

13.
公正,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讲公正,就是要坚持公平、正义和公道。党委政府的威信来自于公正,整个社会的和谐更需要公正。只有大力倡导公正的价值取向,才能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当前来讲,  相似文献   

14.
郭爽 《黑河学刊》2009,(2):61-62,6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力求构建的一种全新社会形态,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准则,更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障。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大多数人的弱势化和边缘化趋向,消解社会公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培养公正精神、完善市场经济、转换政府职能。将社会公平问题置于和谐社会理论视角下具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潘朝珍 《改革与开放》2011,(24):118-120
社会公正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与根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公正伦理建设,现今的和谐社会公正伦理建设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政府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公正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正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社会公正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高层的高度关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以公平公正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司法人员的司法伦理道德建设,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平台。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只有坚持公正、人性、平等、理性等原则,才能使司法人员真正以人为本.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树立公平正义、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中国儒家文化对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分析了儒家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当前,我们要努力践行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同富裕、安定有序的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一方面是社会不公正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潜伏着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不仅要正视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而且还必须探索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对策。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霖 《特区经济》2009,(12):119-1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社会建设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机制的制度失衡已构成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障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增促社会进步,必须重构制度安排,积极构建经济社会利益均衡发展的和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