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云南南部红河州,有片总面积36万亩的梯田环绕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的千山万岭之间,从这座山连接到那座山,最大的竟万亩连片!  相似文献   

2.
杨海鹏 《魅力中国》2014,(20):54-54
一、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一)景区简介:龙胜龙脊景区位于桂林西北部的龙胜县境内,地处海拔1916米的崇山峻岭深处,梯田海拔最高处11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800米,面积70.1平方公里,分为金坑瑶族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龙脊梯田集壮丽与秀美于一体,以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称。是壮族、瑶族人民的结晶。居住在这里的壮族、瑶族人民,祖祖辈辈,筑埂开田向高山要粮。由于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这里的梯田大者不过一亩,小者仅能插下两三行禾苗,是世界闻名的稻作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3.
张程 《新财经》2009,(4):16-21
这二十多年来,张维迎似乎一直在倔强地争斗着,与“左派”斗、与大众斗、与媒体斗、与北大同事斗。张维迎总激愤于被媒体和大众误解、歪曲,但不能否认的是,他的言辞有被误解的潜质  相似文献   

4.
庄浪县发展梯田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煜 《发展》2011,(10):71-72
庄浪县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百万亩梯田,创造了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开发梯田旅游的潜力很大。文章从挖掘庄浪梯田农耕文化、塑造精品旅游景点、扩大宣传、提升庄浪梯田知名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庄浪梯田旅游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凝视月亮山     
当真正步入月亮山的时候,我才完完全全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月亮山雄踞贵州东南部从江榕江县,毗邻三都、荔波两县,主峰海拔1494米,她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原始森林,风景秀丽,美不胜收。巴掌大的“腰带”田在我眼前重叠,倚田而居,因势造田,月亮山的人民为了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与命运抗争。梯田的诞生与金字塔和长城的建设史有着同样的艰巨,这是一曲遥远的无法想象的  相似文献   

6.
泰山斗姥宫尼姑逸云六七岁就进入斗姥宫修行、识字、念经。一个如此具有“童子功”佛家素养的尼姑,却有着惊世骇俗的情爱思想,她不仅赞同老子的“男女相爱,本是人情之正”的情爱观,而且在遇到自己的意中人时还大胆表白、勇于追求。逸云的这些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言行,究其根源,与作者刘鹗的太谷学派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宋树红 《发展》2014,(6):J0056-J0062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我县投入力度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和生态文化名县目标,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抢抓机遇,务实苦干,合力攻坚,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提速增效、总体进位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最近,水利部和省政府在庄浪县隆重召开庄浪梯田化建设项目验收及表彰大会,授予庄浪县全国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光荣称号,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庄浪县坚持大造梯田,创造了世界奇迹,是一项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水保工程,在黄土高原治理生态环境中树起了不...  相似文献   

9.
山西平顺县刘家村是县老促会的帮扶点,老促会经与村党支部研究,从刘家村荒山荒坡多的实情出发,确定了以发展山桃树为主的增收计划。近3年,发展山桃近1000亩,营造山桃、侧柏混交林1000亩,低效益林改造2000亩。在全村1.2万亩荒山上,栽植各类树木360万株,退耕还林350亩,新修仁用杏、花椒梯田600亩,种植矮化核桃、发展果园300亩,达到人均20亩木材林、2亩经济林。  相似文献   

10.
“在沙漠里实心与土地较劲的人。他能感到什么叫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注意.这里少了那句伟大名言: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说话的人是位弃官务农的处级干部。 无论是种地的杨红玮还是经商的李涛都曾官运亨通、令人羡艳。他们的自动弃官是一个信号、一种选择、一次挑战,无奈也好.理智也罢。给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后的他们仍然是成功者,然而却是两种类型。如果说李涛创造的“西部神话”得益于他的先天智慧和在大学从业的优势。尚欠全面.以我看更源于他自己的说法“做人就做高明人”.他的高明恰恰在于”不硬碰:找一个“人精”较…  相似文献   

11.
田宏强  徐红霞 《发展》2020,(1):90-90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从1952年起,庄浪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庄浪人民"愚公移山,大造梯田",兴修梯田近百万亩,1998年,被水利部授予"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称号。庄浪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治理了穷山恶水,改写了庄浪的历史和乡村面貌,同时也形成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  相似文献   

12.
赵小强  周维平 《发展》2009,(11):38-39
甘肃省武山县把创新投入机制和建设办法作为加快梯田建设的突破口,在用活政策和机制创新上大做文章,采取“政府统一领导,水保统筹规划、部门协调配合”的建设管理机制,有效整合项目,集中使用资金,创建了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桦林沟万亩梯田建设示范区,通过整合资金,形成合力,规模推进的做法,不仅解决了梯田建设中资金难筹措、劳力难组织的难题,而且改变了一乡一村小打小闹修梯田的局面,从而提高了土地治理效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綦江县东溪镇建镇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余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曾在此设丹溪县,历史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东丁河、福林河和綦河交汇于此,3000余棵古老的黄葛树密布成西南地区最大的黄葛树群,加上明清穿斗结构吊脚楼民居,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清幽意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庄浪县建成了举世闻名的百万亩梯田,率先实现梯田化,赢得了“全国梯田化模范县”的美誉,在建设梯田的过程中,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梯田文化,激励着全县人民奋勇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竞争的影响,梯田文化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困境,梯田文化需要在新的时代升华和丰富,亟须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认识庄浪梯田文化面临的困境,探索继承与发展是新时代给予的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15.
位志荣 《发展》2000,(12):38-39
庄浪县于1998年实现了以建成“中国梯田化模范县”,整县基本解决温饱为标准的第一次创业目标后,正在实施以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经济富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庄浪为目标的第二次创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们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和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我县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强大支持。  相似文献   

16.
科技角     
黄花菜的栽培黄花菜植株耐荫,适应性广,根群发达并有肉质很,是一种既能耐瘠又能耐旱,可在山坡、丘陵地栽培,作果、茶、桑园的间作物。一般应栽在梯田边缘,在不作梯田的缓斜坡,要顺等高线成行栽植,以利保持水  相似文献   

17.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日益得到重视.水文化是哈尼梯田文化及梯田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本文分析哈尼梯田水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要注重旅游规划制定与实施、建立适宜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出台相关保护利用政策制度、开发有水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采用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庄浪精神的实质及内涵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是庄浪的基本县情,也是群众长期贫困、不得温饱的根本原因。为了挖掉穷根,摆脱贫困,从1964年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从这一实情出发,带领全县人民征山战水,兴修梯田,34年不间断,终于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穷山恶...  相似文献   

19.
元阳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建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位一体的梯田农耕文明。在对元阳哈尼梯田农业发展背景和历程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梯田文化"核心和内涵,这种文化与现代提倡的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相吻合的,对于今天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庄浪,这个曾经与贫穷、饥饿相连在一起的甘肃东部干旱贫困县,从1964年开始,全县40万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36年锲而不舍,兴修梯田,改造山河,通过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改土治水,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至1997年底,全县累计兴修梯田94.5万亩,耕地面积的92%,全县人均梯田2.5亩。1998年7月,水利部授予庄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光荣称号,全县人民完成了第一次创业任务。坚持了30余年的梯田建设,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庄浪人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实事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