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旧三大主要病害。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赤皮病的病原分别是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它们均属革兰氏阴性菌。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是草鱼的新三大主要病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  相似文献   

2.
正在常规的草鱼养殖过程中,草鱼"老三病"一直困扰着大家,那么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今草鱼养殖中的"老三病"。一、草鱼"老三病"及病原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赤皮病称为草鱼"老三病"。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原为柱状嗜纤维菌;细菌性肠炎,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二、流行特点流行季节为4-10月份均发  相似文献   

3.
正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草鱼、青鱼的最主要烈性传染病。草鱼、青鱼发生或暴发流行上述病害,会造成严重损失。对上述病害过去是采用药物防治,治标难治本,效果不理想,病原产生抗药性,还污染环境。用人工免疫的方法防控这些病害,既经济又安全,防控效果高达80%-95%。一、草鱼、青鱼赤皮病、烂腮病、肠炎病疫苗的人工制取和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4.
<正>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味佳的特点。但草鱼的抗病力和成活率都比较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严重影响草鱼生长,务必引起重视。一、烂鳃病:为鱼害粘球菌所致。病鱼体色发黑,鳃上粘液多,鳃丝腐烂带泥、严重者鳃盖中央表皮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组织出血、腐烂和崩溃。鱼因  相似文献   

5.
<正>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其产量约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20%以上。但多年来养殖草鱼中容易暴发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常见疾病,据统计当年鱼养殖成活率全国平均水平不超过50%。草鱼病多、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正>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是草鱼三大多发病,是当前危害草鱼养殖最严重的病害。2龄草鱼最易发病,且常2种或3种病并发。可采用以下良方治疗,治愈率可达85%-100%。一、每50公斤鱼用车前草、铁马鞭、辣蓼各2公斤,切碎后加适量水煮沸20分钟,再加适量面粉或米粉煮成稀糊。冷却后再与5克研粉的磺胺类药物混匀,拌料喂鱼,连用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4月-6月我站接诊了多起水产病例。我们发现危害草鱼的已不是传统的草鱼"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等,而是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新三病")。经过我们的诊治,减少了死亡量,降低了损失。现将这三种病害的致病因素、症状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草鱼"四病",即草鱼肠炎病(烂肠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的合称。因其常见、多发、并发、暴发,对草鱼的危害很大,现介绍一种用清凉油治疗草鱼"四病"的方法,供水产养殖户借鉴。用药剂量视池塘中捕鱼的数量及发病的程度,每亩水面(与水深无关)用清凉油(市场  相似文献   

9.
根据来自鄂州、潜江、荆门、新洲、石首、武汉、监利、汉川、浠水、随州、洪湖等11个区(市、县)32个测报点的数据来源,平均发病率较高的有草鱼烂鳃病71.6%,肠炎病44.68%。赤皮病44%,鲫鱼出血病37.5%,花白鲢水霉病22.93%,草鱼种烂鳃病90%,中华鳖腐皮病33.3%。平均死亡率较高的有草鱼烂鳃病7.18%,赤皮病3.74%,肠炎病2.31%鲫鱼出血病2.5%,草鱼种烂鳃病24.06%,中华鳖红底板病2.55%。  相似文献   

10.
<正> 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 一、病毒性出血病 1.症状(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发黑或暗红,无明显出血症状;呈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紫红色;鳃多粘液,鳃组织为  相似文献   

11.
<正> 草鱼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给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大。中草药可以治疗草鱼“三大病”,与其它化学药物相比,具有来源广、少花钱、就地取材、不污染水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正>一、十滴水能治鱼的肠炎病。每100kg病鱼取十滴水20-40mL与2-3kg米糠拌匀,加面粉1kg和适量水煮成糊状,调匀后做成药饵投喂,可治鱼类肠炎病。二、用枇杷叶可防治草鱼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在夏秋发病季节,按每100kg鱼用0.5kg枇杷叶与适量水煮沸15-20分钟,连渣带汁拌入米糠中捏成团状,冷却后放在食台上,连喂3-4天,使池水含枇杷汁浓度保持2%-3%时即可防治上述鱼病。  相似文献   

13.
<正> 用井岗霉素治疗草鱼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等病,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不论是单发症或多发性的并发症,一般都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 当前正是草鱼疫苗注射免疫的季节,为了能有效地预防草鱼“四病”(即烂鳃病、赤皮病、肠炎、出血病)和防止草鱼细菌性暴发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确保免疫效果,养殖户在进行草鱼疫苗注射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王宪璋 《农家之友》2007,(9S):40-40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食美、价值高等优点,是养殖的优良品种。但是,草鱼多病,尤其是草鱼“三病”,即肠炎、赤皮、烂鳃,危害严重,致使养殖草鱼成活率较低。在草鱼“三病”流行季节,用生石灰与“三黄一莲”综合治疗草鱼“三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食美、价值高等优点,是养殖的优良品种。但是,草鱼多病,尤其是草鱼"三病",即肠炎、赤皮、烂鳃,危害严重,致使养殖草鱼成活率较低。在草鱼"三病"流行季节,用生石灰与"三黄一莲"综合治疗草鱼"三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17.
草鱼“新三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鱼的"新三病"是相对于旧三病而言的。传统的草鱼"三病"是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新高效鱼药在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过去草鱼"三病"的问题。由于养殖环境的不断恶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顾问》2011,(1):23-23
过去,草鱼常发疾病主要是“老三病”,即肠炎、赤皮和烂鳃。但近年肝胆综合症、出血病和细菌性混发病成为草鱼新三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现将草鱼新三病混合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过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草鱼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是我国池塘养殖当家品种之一,但是由于草鱼在饲养过程中易患各种疾病。特别是由病毒,细菌引发的"四病"——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在发病季节,发病迅速,传染快,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难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