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有一位初出道的地却异常的推销员,他致力于推销名牌皮鞋,哪怕是时做了赔本的生意,也不放弃自己的宗旨,久而久之,他在商场上把自己也推销成了抢手的“名牌”。有想要找到名牌产品的供货源,首先就想到了这位名牌推销员。后来,这位推销员也渐渐明白其推销产品为什么总是热销的个中奥妙:他提供给的虽然是质量上乘的、款式新颖的皮鞋产品,但都不是名牌产品,商家向顾客不套其烦地宣传“这是某某名牌推销员推荐的最新潮流的产品”,是因为他的“名牌形象”在起主导作用,加之顾客们对这位推销员十分信任,更纷纷购买他推销的产品。也等于说,凡是他推销的产品,都是名牌。  相似文献   

2.
开心醒脑     
《产权导刊》2010,(11):78-78
连环趣话经济 (2)什么是对外贸易? 有一天岛上的人发明了船,于是就到处划船跑,发现了另一个岛屿,那上面也有人,也有钞票,也像自己岛上这么活动。但自己岛上生产的东西多,那个岛上生产的东西少,一元钱在自己的岛上能买一斤大米,那个岛上的一元钱只能买半斤大米。于是那个岛上的人来这个岛上买东西时只能用那个岛上的两元换这个岛上的一元。  相似文献   

3.
名牌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许多名牌在争得世界巨大市场过程中,名牌价值随之大幅度上升:可口可乐品牌价值3595亿美元,万宝路品牌价值330.45亿美元,麦当劳品牌价值189亿美元,雀巢品牌价值115.49亿美元。这些名牌在我国市场上的占有很大份额。非常明显外国名牌在成功地跨越国界大量销售的同时,其价值增长也获得了成功。一、名牌价值的内涵名牌价值是指凝结在名牌中的劳动者的劳动,它是在创造名牌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加到名牌上新价值的综合。是名牌生产和进人市场过程中所付出劳动的体现没以名牌的生产劳动就反映不出名牌价值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经纬 《中国高新区》2009,(7):104-107
1990年10月8日,麦当劳在深圳开设中国的第一家餐厅;2008年11月14日,伴随着中国内地第1000家餐厅的盛大开业,麦当劳迎来了在中国市场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年,麦当劳计划在中国增开175家新店,这将是麦当劳在中国开店最多的1年,也是在其他国家从未达到过的开店速度。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市场争议极多,似乎已从一个专业话题演变成了一个大众话题。外界是在压我国升值,内部的主流观点是不升,不过,由于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所以在学界,有人说不升,有人说不升就亏了中国老百姓。很多讨论这个问题的人,自己其实也不甚了了,“拿着竹竿子出不了城门”。  相似文献   

6.
当我走过上海市闸北陆丰路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三幢新改造的旧房,淡青色的外墙,黑色的阳台栏杆,真像刚上轿的新娘,打扮得漂亮极了.它吸引了很多行人,我也情不自禁地停步观望,并随便说声"好景不会太长,用不了几个月,颜色就褪尽了."谁知旁边有人不服气地说,怎么会呢?听说不久前APEC会议在装饰中,也造用了它.我惊诧地问:是真的吗?这种涂料是那个名牌大厂生产的?"那人回答说:听说不是大厂,更不是名牌厂,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一、麦当劳:从娃娃抓起 麦当劳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快餐集团,1993年营业额高达210.9亿美元,在61个国家和地区有12000多家餐厅,平均每13.5个小时就有一家新的麦当劳连锁店诞生。这个食品王国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业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的终身顾客。  相似文献   

8.
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若干问题毫州古井酒厂张洪亮一个名牌振兴一个企业,一个名牌带动一方经济,一个国家有大量的名牌群体,这个国家就会繁荣昌盛,就会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名牌是企业兴旺的象征,名牌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但名牌又是人们智慧、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高度...  相似文献   

9.
创名牌的十大误区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能在激烈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国名牌产品。然而,在创立名牌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失误之处,归结起来主要有十大误区。(一)不及时进行商标...  相似文献   

10.
杨青 《珠江经济》2003,(5):46-47
那个穿着黄色背心、头红发的马戏团快餐小生今年的表演风格会是怎样的呢?这是包括麦当劳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都在反复掂量的问题。不久前,美国芝加哥西郊小城OakBrook传出的一条消息又一次吸引了众多目光,为了力挽销售下滑颓势,总部位于此地的餐饮霸王麦当劳要换“新酒”了.至于“新酒”的内容,麦当劳秘而不宣。  相似文献   

11.
挑剔麦当劳     
当麦当劳1990年在深圳开设第一家分店,迈出了进军中国的步伐时,大多数中国人一定不曾想到,一个将简单的快餐食品卖出昂贵价格的小店会如此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人们习惯了抬头就能看到麦当劳高大的金色双拱门标识,它已成为城市独特的景观;习惯了隔壁又一家新开张的麦当劳餐厅的喧嚣叫卖;习惯了麦当劳叔叔亲和快乐的笑容;甚至也习惯了相较于中国人的购买力还很高昂的价格,习惯了麦当劳正在成为孩子们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危机大赢家     
危机引发毁灭,也创造性地成就了另一批人。从食品车司机到好莱坞大亨.他们都是从这一次经济衰退的阵痛中脱颖而出的大赢家。存2008年10月,全球股市一落千丈的同时,麦当劳销售额同比增长8-2%。麦当劳的连锁店遍布119个国家,将产品推销给精打细算的消费者。麦当劳的成功秘诀来自华尔街,总结起来三句话:降低成本,效率至上,传递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名牌是一国实力的表现、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一国经济通向世界的桥梁。“一个民族拥有国际一流品牌,就拥有了支撑民族自信的消费文化,爱国主义的旗帜就能历久弥新”。因此,崛起的中国,呼唤自己的名牌,名牌战略如箭在弦,势在必发!  相似文献   

14.
周琳 《今日重庆》2009,(2):138-141
近十年来,我国这个拥有几千年饮食文化的文明古国,却在西风东进的潮流下受到巨大冲击,此前做工考究、工序繁多的中国式美食,实终难敌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的强势吸引,传统的中式餐饮文化逐渐失去原味。而也就是这十年,一个偏居一隅的土家族人却暗自里对麦当劳苦心研究,试图找到中西合璧的中国养生餐饮方法。他甚至不惜为此变卖房产,不惜更改自己的名字王竹丰为“毕生追赶麦当劳”的毕麦,甚至不惜以三代人的时间为代价,以愚公移山的劲头超越麦当劳这座大山,这就是中国养生餐饮第一人,重庆武陵山珍董事长毕麦先生。  相似文献   

15.
国家提出了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民族经济,所以成立了一个国家特设机构——“中国名牌战略促进委员会”。这个促进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每年评选一次中国名牌产品。通过三年的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企业申报的积极性高,地方对该活动支持很积极,已经评选出了300多个名牌产品。但是比评选名牌更重要的是名牌培育,评是一个方面,名牌培育是主要的,由此成立了一个名牌培育委员会,我任主任。  相似文献   

16.
张世洪 《西部论丛》2006,(11):35-37
9月初,“2006年中国名牌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四维瓷业“SWELL”卫生洁具蝉联中国名牌称号。它是第一批获得中国名牌的卫浴企业,也是西部地区惟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卫浴企业.  相似文献   

17.
徐超 《东方经济》2004,(8):10-11
中国其实并不缺少名牌企业,缺少的是企业名牌。当改革开放伊始,一大批倒爷带着中国的小商品涌入俄罗斯,他们除了带走了大把的卢布,还让自己背上了粗制滥造的狼藉名声,直至今日,那些恶劣的影响仍然无法消除,乃至给后续的中国商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而在国内,曾几何时温州皮鞋是同假冒  相似文献   

18.
日前,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和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名单公布,海尔集团公司生产的海尔牌电冰箱和洗衣机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海尔的入选充分证明了海尔的成功,尤其是海尔国际化的成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海尔,中国造”。在国内,恐怕没有哪个城市会像青岛这样盛产名牌,46个中国名牌和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拥有量使其位列全国同级城市之首。海尔、青啤、海信、澳柯玛、双星等一大批名牌和名牌企业为青岛赢得了“名牌之城”的美誉。名牌之路获得如此的青睐,实至名归。目前,青岛已有44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两种产品被认定为中国世界名牌,91个…  相似文献   

19.
如果问:目前中国的企业知名度最高的是哪个?恐怕回答是“海尔”的不在少数,这应该说是正确的,因为在中国企业,可能只有海尔的企业知名度才真正是“世界级”的;但如果问:海尔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回答不上来的恐怕也不在少数。因为海尔的“最高主管部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依然习惯于大力推出一批批名牌产品,而自己总是在自己创造的名牌“阴影”下,默默而有效地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耿改智 《特区经济》2005,(12):201-203
名牌意味着质量、信誉、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和市场占有率。名牌不仅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实力,它的多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曾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江泽民总书记也提出:“要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所谓世界名牌,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杰出表现、得到相关顾客认可和偏爱、产生巨大效应、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产品品牌、商标和商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