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高等教育结构失衡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重新定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变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解决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表象是扩招,但深层原因与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渠道不畅、高校的培养模式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因此,应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从人力资本结构来看,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包括知识资本、技能资本、能力资本三个方面。文章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指出,学习成绩、奖学金、CET-6、党员等变量所反映的知识资本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是不显著的;计算机等级证书、实习经历、交际能力等变量所反映的技能资本与能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文章建议,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大学生不仅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数量,还要重视完善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研究1980~2015年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借助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指标进行测量分析,表明第二、三产业偏离度出现下降趋势,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增强,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劳动力素质对实现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徐明宇  张厚军 《黑河学刊》2014,(11):119-121
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在基础能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中存在着不足;为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应该在基础能力中增强实践教育,在适应能力中加强职业规划与道德修养教育,在发展能力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凸显。大学生的就业难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这种过剩在地域上表现为:一方面,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学生扎堆,致使局部人才过剩;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空缺的岗位,大学生却不愿意去。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不仅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造成了人才的浪费,阻碍区域平衡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缓解就业地域结构失衡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健全就业激励和保障制度、深化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加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孙宏英 《特区经济》2007,(12):35-36
充分认识青年就业问题,找出适当的解决之道,关系到青年人自身的健康成长,是政府和社会不可忽视的责任,本文以广东为例,分析青年就业困难人群结构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找工作难和工资低两大困境,其原因是人力资本投入的多少和企业的资本积累减少。因此,大学生应加强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自身能力;要重视劳动力的转移和观念上的转变;增加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将我国近些年三大产业人数的增幅度与同期农民工增加人数、大学生毕业人数、研究生人数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表明:大学生毕业人数与第三产业的关联程度最高,说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在影响第三产业人数增幅的因素中,农民工人数的增幅关联度大于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关联度,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需要进行内部调整和改革,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林发彬 《亚太经济》2020,(6):140-145
通过就业弹性系数、结构偏离度和回归分析显示,台湾地区制造业对就业一直都有吸纳能力,其中信息电子吸纳就业的潜力还很大;台湾地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以工艺创新方式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从作用机制看,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借鉴其经验,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重点,积极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韩民春  韩青江  夏蕾 《改革》2020,(3):22-39
利用2013—2017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提升1单位将导致制造业就业总量下降3.35个百分点。针对影响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东部、西部地区有显著的负影响,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对制造业细分行业、低技能劳动者和男、女劳动者就业均存在普遍的负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就业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深入研究后发现,工业机器人替代不是导致制造业就业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是对制造业就业岗位的补充与延伸。政府在制定针对智能制造的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地方制造业劳动供给与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相似文献   

12.
宋艳菊  谢剑锋 《科技和产业》2010,10(2):35-37,5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是考察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出现的不协调性问题,利用1978-2007年相关数据,采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吸纳弹性等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二元经济体制惯性、资本密集型主导、科技含量低等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趋势看,长三角地区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看,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但偏离度在逐渐缩小;从就业效应看,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快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民众收入,改善了人们生活,促进了人的素质提高,推动了人的发展。但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妨碍了劳动生产率提高,阻碍了经济发展中人的素质提高。应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优化,进而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经济增长速度快,2014年全国领先,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也大。通过对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和从业人员流动状况,从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得到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明显不协调、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对弱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其他两个产业等结论。并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苏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但是作为产业工人主体的农民工技能偏低,滞留于低岗位、低收入、欠稳定的生存型就业状态,制约了产业升级的步伐。文章首先探讨了产业升级与农民工就业转型的内涵及互动关系;接着通过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及结构偏离度的计算,指出就业结构总体滞后于产业结构,但协调度日益提高;进而分析了江苏农民工的就业状态与产业升级需求的差距,指出转型关键在于提升就业技能。由此提出政企校农四方合作推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结构滞后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庆丰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9):36-39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测算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滞后时间。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不但可以说明两者之间的滞后关系,还能准确反映滞后时间的长短。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时间分别为9、8、3年。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鹏  潘秋鸿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10-14
以青岛市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和相关性进行剖析,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理论,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江西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提出如增设赣州产业集群区的江西制造业发展新思路.这对推进江西工业化进程,加速江西在中部崛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模型、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实证方法对上海市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就业弹性系数上升,促进了上海市就业增加。近年来经济增长及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渐进入了稳态,对促进就业的效应出现了边际递减,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劳动力产生替代,影响了就业的稳定性;长期趋势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强于二产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会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