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英慧 《魅力中国》2012,(32):137-137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都影响着学校教育。孩子教育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众多的家长和社会教育工作者,家、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要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情况、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才能有的放矢地、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而家访是教师和家长、学生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教育技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宝凤 《魅力中国》2011,(12):252-253
新的时代特点,促使着学校教育进行划时代的变革,新时期的学生也因时代的特点和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如何针对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更好的实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更好的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成为新时期体育工作者进行研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特殊的生存状态以及城乡对立的二元教育制度使得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年龄大约在4——16岁之间,这一阶段,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社会对道德教育的忽视,使得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出现问题。为此,应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4.
谭予星  卢明星 《中国经贸》2010,(18):214-214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现在学生多多少少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1,(18):64-65
中国和澳洲教育的不同,在于我们的教育总是尽可能多地教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知识,澳洲则不同,他们认为,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学校里一步学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朱迎春 《魅力中国》2010,(5):180-181
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着从少年向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变时期,由于处在身心成长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心理问题很多,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在社会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对象、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以学历教育为主要形式,学校是教育的实施主体,择才而教,管理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而日本则以技能教育为主,由企业实施,有教无类,由企业自主管理。相比之下,日本的社会教育更具社会性和实用性、效益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静  马孝丽  程伟华 《魅力中国》2009,(16):103-103
在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性、综合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教育技术也面临着更高的携战。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教育技术也要有改善。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核心作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超 《西部大开发》2010,(1):116-116
学历是一个人的学习经历,代表着人受教育的程度。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学历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它可以用来表示个人能力甚至能够成为一种社会级别的象征。在我国当前学历社会的背景下,学历主义倾向愈发浓重,学历所内涵着的意义及其价值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与之相伴,高等教育学历的贬值现象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旨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贬值现象进行研究,探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伍接朝 《广西经济》2023,(3):116-120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安全形势尤其特殊和复杂。一些青年大学生面对诸多具有时代新特点的安全风险还缺乏相应的防范意识与应对之策,从而导致近年来大学校园安全事故多发的状况。我国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面对安全领域的新形势新变化,应完善公共安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应完善教育模式,构建浸入式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子君 《中国西部》2013,(36):20-31
年末岁首,时间走过2013,教育又走过了一年。这一年,是中国教育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在教育领域发生了太多值得关注的事件,或是国家,或是集体,或是具体的个人,都在影响着教育生态变化,影响着教育前进的路径,给人们带来有关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思想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国情的不同,世界各国在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概观国外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和基本方式,有助于探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陈思 《魅力中国》2010,(22):226-227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孔子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先后有弟子三干人,其中著名七十余人。”1俗话说“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教育作为推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其重要陛日益为各国政府所认识,各国也逐渐将教育纳入了国家管理范畴,随之而产生的即是“受教育权”的问题。广义的受教育权应包括接受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利。本文只从封建社会、近代社会和当代社会三个时间段来阐释我所理解的公民受学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李艳萍 《中国报道》2011,(10):88-90
当校长和老师成为了教育家,当孩子以开放的视野迈向人生的一个个高度,当教育均衡全面发展、当学校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出新鲜的血液,当中国实现“教育立国”之梦想,我们国家的教育将呈现一个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姚丽花 《魅力中国》2013,(11):266-266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它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人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所以,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学生,社区教育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7.
尹连信 《魅力中国》2009,(16):117-117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体现着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应运而生。 课程标准变了,课程结构体系变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也有了改变。但是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近些年来不会有根本的改变,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评价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的尺度也不会改变,面对新课标,如何搞好高中语文教学,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又一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张永谊 《发展》2007,(12):10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质量是以升学率来衡量的。这种评价强化了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性,强化了“应试教育”生存的社会价值,掩盖了教育的诸多弊端,扭曲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造成“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种假象。为了适应这一“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在不断地督导强化,学校则疲于奔命,不惜代价地追求升学率,对教师的评价也仅局限于学生的分数,致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题目越做越多,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晶  雷如 《新西部(上)》2010,(6):163-163,16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学生价值观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多变化、向西方文化倾斜等现象,为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本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推动力,着力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其途径是,注重在社会实践上予以指导;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牟方志 《黑河学刊》2010,(11):157-158
学校教育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虽然社会各方面强调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均衡还是一个理想模型,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均衡现象,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浅析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均衡现象,并提倡在学校教育中做到社会性别平等,因为学校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均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