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政 《金卡工程》2009,13(3):48-48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审查当事人的起诉适用的是立案审查制度,而学者们越来越发现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主张用从国外移植来的立案登记制度将其取代,也有学者主张应当理性的审视现有的司法资源和司法环境,采取渐进式而非跃进式的方案完善现有的立案审查制度,笔者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在本文中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何登辉 《金卡工程》2009,13(12):86-86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原有的案外人异议制度作了修正,但还是将执行机构的"审查"程序作为另行起诉的前置程序,并将审判监督程序与"另行起诉"的程序相掺杂,将对案外人救济的程序与对当事人救济的程序相混合,这必将造成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本文试图从辩证法的角度,利弊两方面来解读民诉法第204条。  相似文献   

3.
撤销权制度被税法移用后,税务机关如何行使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务问题。我国法律对撤销权的行使程序规定甚少,税务机关只能在法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承担举证责任和确定当事人,但在实现撤销权的效力上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广角     
中国对美汽车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9月13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依照我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5.
裁判文书考察表明,我国法院对《民事诉讼法》第112条的适用在程序上以再审为主,在主体上经常表现为公、检、法多方合作,在处理方式上则以驳回请求为主。法院在通常诉讼程序中查处虚假诉讼的动力不足、手段匮乏,是目前虚假诉讼规制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这一难题,不应抛开一般理论就事论事,而应将制度原理与对策性建言有机结合,在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化的背景中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综合考虑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介入、诉讼要件审查与实体请求审查、通常证明标准及其提高等程序法理的基础上,未来法院可以在诉讼进行的不同阶段,根据案件审理的不同走向,对疑似虚假诉讼做出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请求、确认虚假诉讼等多样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黄攀峰 《金卡工程》2010,14(4):58-59
自《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关于民事再审程序再度成为学术界讨论热点,《民事诉讼法》中通过对当事人再审程序的具体化以及再审事由的细化,使得程序更具操作性,反映了程序保障的思想提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事人的程序主体理念。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试图评价再审程序进步之处的同时,探讨其中的几点不足,对不足予以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关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解决“申请再审难”问题,规范审判监督程序,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11月25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8]14号)。  相似文献   

8.
9月13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依照我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9.
程雪瑶 《金卡工程》2010,14(10):109-109
我国2008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沿袭了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制度。但是,在强化了当事人再审之诉以及人民检察院民事抗诉制度的情形下,法院依职权来启动再审程序显得不必要,既不符合当事人处分原则,也与审判独立原则不相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取消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权利,对此,笔者意对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合理性问题进行浅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目标是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但在如此大量的审查工作中,法官需要完成既定的考核指标,又要保证诉讼程序的合法。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一制度使保障诉权与滥用诉权导致司法资源浪费的矛盾将逐渐显现,这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完善惩戒滥用诉权的法律规制,寻找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等机制来应对立案登记制改革所带来的司法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石艳艳 《金卡工程》2010,14(1):42-43
民事主管制度是针对法院受理民事纠纷权限的规定,直接反映着司法机关民事审判权的限度和公民权利受到国家保护的范围,是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我国的民事主管制度在适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界定标准不一、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在新型权利保障上的缺位等等,已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应充分吸收国际条约精神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从裁判请求权入宪、变更界定标准、改革立案程序等方面着手,逐步完善我国的民事主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民事诉讼案件日益增多。而在诉讼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诉讼程序和诉讼要求的必要了解,当事人往往会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被法院拒绝受理,以致承担不必要的损失。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去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1302次会议上通过了《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列示了诉讼风险中常见的17个问题。现对此作一简要介绍,供注册会计师们参考。起诉不符合条件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不会受理,即使受理也会驳回起诉。当事人起诉不符合管辖规定的,案件将会被…  相似文献   

13.
1.及时申请财产保全.《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第93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彦龙 《金卡工程》2010,14(11):39-40
民事执行救济是纠正执行过程中的违法或不当行为,保护执行当事人和案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执行救济的规定不够全面,不论是申请执行救济的主体方面还是执行救济实施过程的程序、结果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之处,没有起到保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的任务,并且从根本上损害了我国法律的权威。对此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增设程序上的执行异议制度以及完善现有的实体上的异议之诉制度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这也是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1.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和“执行难”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为解决当事人“申诉难”问题,修改决定进一步将再审事由具体化,把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从5项情形具体化为13项情形,增强可操作性,减少随意性,避免应当再审的不予再审,切实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当前财政部门会计监督中的执法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会计法》实施以来,各地财政部门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积极实施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为重点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下称《监督办法》)等法规、规章相继发布,更是为加大会计监督力度提供充分的执法依据。然而,财政部门在当前执法实践中面临着若干困惑,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困惑之一:违法会计行为案件检举难、立案更难?财政部门对社会举报的违法会计行为案件适用审查立案程序,对其他来源的案件则直接立案。根据《监督办法》第38条规定,对举报材…  相似文献   

17.
黄革跃 《金卡工程》2010,14(11):57-58
不起诉制度对预防犯罪、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这一制度在立法与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将"审查起诉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和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情形"纳入绝对不起诉的范围;放宽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同时加强对相对不起诉适用的监督,完善其适用程序;通过完善被不起诉人的申诉权以及赋予检察院相关权利来完善存疑不起诉制度。另外,加强对检察院自侦案件的监督,建立缓不起诉制度与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不断完善我国的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村金融》2006,(2):67-67
1、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日制定了《法官行为规范(试行)》,对93种与群众关系最直接的法官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在提高裁判书水平方面,要求完整表述裁判书当事人的诉辩主张,加强证据分析认定.客观、全面、充分的说清裁判理由,准确引用法律规范。在立案方面,规定了对有困难的群众应当准许口头起诉、上门立案;对当事人的诉状内容和形式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法官做到一次讲清有关要求,避免当事人反复采法院。在处理涉诉信访方面,要求努力做到“来访有接谈、来信有回音、申诉有结果”。  相似文献   

19.
邹迅  彭霖  周二长 《武汉金融》2001,(12):36-37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事故当事人和保险当事人在利益调整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保险理赔中是必不可少的证据材料。由于它在民事讼诉案中不属司法审查范围 ,保险人习惯了采取“拿来主义” ,必定给保险企业带来巨大的证据风险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0.
庄静 《金卡工程》2010,14(7):83-83
证据调查程序和证据调查方法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和案件事实的发现,对此两大法系采用了不同的立法模式。英美法系以形式合理性为基础,设立了独立的证据调查程序;大陆法系国家受客观真实主义理念的影响,没有设立独立的证据调查程序,但也赋予了当事人一定的证据调查手段。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证据调查制度的介绍、比较,旨在对我国民事证据调查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