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像经营产品一样经营城市并打造城市品牌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任,而城市品牌形成的基础是品牌的定位。当前城市品牌定位过程中存在着无定位、定位模糊、定位趋同等偏差,只有遵循科学的品牌定位原则才能够创造优势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并引领城市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概念。城市品牌建设,也就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它与一般的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类似,都是包括品牌定位、品牌选择、品牌开发、品牌传播等具体过程。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其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其开发应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传播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概念.城市品牌建设,也就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它与一般的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类似,都是包括品牌定位、品牌选择、品牌开发、品牌传播等具体过程.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其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其开发应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传播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董芳 《商》2013,(10):47-47
品牌溢价是企业品牌和销售能力提升的一个标志。品牌溢价能力得到提升,则意味着相对竞品的赢利能力的提高,在竞争中才有可能实现更大的赢利。本文就如何理解品牌的溢价,品牌溢价的根源以及如何赋予品牌的溢价能力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5.
杨媛媛 《中国市场》2014,(51):57-59
城市品牌是社会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整体认知,它既是城市营销的产物,也是城市风貌的综合展现。城市定位是城市的性质、历史、功能、声誉、品牌的无形总和,同时也是目标受众对城市产生的清晰印象和美好联想,充分表现城市的个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品牌定位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我国各个城市品牌定位给予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的品牌溢价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虚拟网络环境下,产品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海量的网络信息使得那些非知名的品牌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本文通过对品牌及品牌溢价的理论知识介绍,得出品牌作为产品的标志是可以溢价的。在分析传统环境下对品牌溢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网络环境下品牌溢价的策略,为企业的实际营销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顾客对品牌的产品、服务等要求不断提高。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和各类企业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品牌溢价之上,希望通过提高品牌的溢价价值建立品牌资产,因此,找准品牌的溢价价值,建立品牌资产已成为当代企业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从品牌资产和溢价价值方面着手。探讨分析了如何找准品牌的溢价价值,建立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8.
品牌溢价消费者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卉  沈进 《江苏商论》2006,(6):33-34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产品、技术与服务日趋同质化的趋势下,品牌溢价正演绎着麻雀变凤凰的传奇:同样的产品贴上知名的品牌,身价立刻翻倍。文章介绍了品牌溢价概念和现象,建立了品牌溢价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城市品牌定位为出发点和突破口,找出滨州城市品牌定位存在的问题,发现城市核心价值提炼不到位,城市品牌定位不精准,城市口号不具吸引力和城市品牌推广没有新颖性,通过对比分析成功城市品牌定位的特点,提出滨州城市品牌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1)
品牌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文化、知名度、发展格局及竞争力等是城市建设不断丰富的内涵和动力,也是一座城市历久弥香的魅力所在。一座城市的品牌定位应当从城市本身所在的优势和机遇出发,打造城市特色,才能塑造出城市的核心标志。本文从品牌定位、特色品牌等角度探讨了古城青州的品牌要素,并阐明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品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商业研究》2012,(4):74-81
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共同推进着中国城市品牌化,中国城市已经走进了品牌时代。城市品牌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以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中的品牌构建思路为线索,从品牌定位、品牌元素、营销方案、营销传播、次级品牌、品牌评估、品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分类评述,不仅对城市品牌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方法的创新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品牌定位是品牌成功的重要基础。品牌定位策略的制订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理论根据,主要包括心理依据和市场依据两个方面。品牌定位是一个关于品牌内涵诸多方面的定位,企业对品牌内涵的诸多方面应进行整体的定位设计。从整体定位传播的角度讲,需要遵循集中传播原则;从面向消费者的品牌定位讲,则体现为集中于品牌内涵某一部分的定位,即集中定位传播而非整体定位传播,不能简单地认为品牌定位就是产品属性、利益等某一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品牌经济学选择成本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将"品牌溢价"系数注入需求函数模型中,进一步扩展和修正了品牌经济学消费者选择理论;将品牌引入厂商供给函数模型,弥补了选择成本分析范式忽视供给的问题,研究了新的市场均衡。与此同时,以品牌信用度为纽带对厂商的品牌战略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艳军 《商业研究》2007,(9):193-195
我国物流业的品牌建设应明确品牌建设目标、树立品牌理念、确立品牌定位、构建品牌推广体系,加强品牌管理,以最好的服务、最低的价格为品牌理念来体现顾客至上,服务至上的宗旨,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真正建设起一个有生命力的物流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竞争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而在经济领域,最重要,最突出的竞争就是品牌竞争。所谓企业品牌生态位就是企业在其品牌生态系统中所确定的"生态位",依据企业品牌生态位的形成探讨奥运赞助企业品牌的优势生态位,以此制定出奥运赞助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三个实验检验了品牌拟人形象性别与目标消费者性别一致性的积极效应以及品牌热情能力定位对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出于社会认同动机,当性别刻板印象未被激活时,消费者对于拟人形象和自身性别一致的品牌态度更加积极。而当性别热情能力刻板印象被激活时,性别一致性的积极效应被品牌热情能力定位调节。具体而言,对于男性消费者,相对于能力型品牌,热情型品牌由于和男性高能力低热情刻板印象不同,男性消费者对男性拟人形象的社会认同降低,品牌拟人形象与消费者性别一致性对社会认同和品牌态度的积极效应消失;而对于女性消费者,与传统刻板印象相反的高能力低热情的女性拟人形象并未对她们的社会认同及品牌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福建民营企业品牌发展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福建民营企业品牌的数量和质量虽得以提升,但仍存在着品牌保护意识薄弱、品牌推广策略雷同、品牌定位模糊、品牌附加值低、品牌运营能力弱等问题,可采取加强品牌保护意识、品牌定位差异化、健全品牌营销体系、提炼品牌核心价值及加强“雇主品牌”建设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化差异的餐饮品牌体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文化差异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品牌价值的最高境界是顾客体验美好的文化消费。餐饮业是典型的体验型行业,餐饮品牌文化体验主要强调文化的差异,只有基于文化差异的餐饮品牌定位及其消费体验,才能提升企业形象、扩展品牌价值。基于此,餐饮业应设计餐饮体验主题,提升产品到情感和社会体验的层次塑造品牌形象,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国际城市需要品牌,品牌造就国际城市,品牌需要国际城市的依托,而国际城市要凭借品牌的点缀.我们应该有条件进口一部分国际品牌,满足新生富裕阶层的需要,但只有输出品牌和服务,才标志着跨进强国的行列.在品牌经营上要实施差异化经营,这是对购物中心定位、大型百货店发展提出的要求,要扩大品牌在经营中的比例,同时,中国经营品牌化是一种趋势,要求品牌引进有重点,以完善小康型社会对商品需求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使广大消费者认识品牌的价值,重视品牌的宣传和推介,提高和增强广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品牌体现的是商品价值,需要通过服务和营销才能把商品卖出去,需要相适应的精致服务和配套服务.要创建服务品牌,提高服务品牌的质量,提供与品牌商品相适应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品牌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本土品牌发展较快,但与世界著名品牌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品牌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品牌出口能力弱。因此面对国际竞争,必须明确品牌定位,选准目标市场,打好品牌根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品牌的培育、发展、管理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统一;视质量为品牌的生命,严把品牌建设质量关;加快新产品开发,不断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注重营销整合,为品牌成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