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奇 《财贸研究》1994,5(6):37-42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流通领域的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此同时,流通理论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全面的和突破性的进展。 一、流通范畴涵义的清晰和扩展 经济理论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讨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划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地批判了“无流通论”。流通范畴在这一讨论过程中得以清晰和扩  相似文献   

2.
几千年来,我国奉行着"重工抑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被严重矮化,商业理论研究也相对落后。解放初期,我们沿用前苏联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4.
论流通组织创新中的市场组织创新张友仁流通组织创新是一个市场组织创新与企业组织创新并行不悖的创新过程,市场组织创新是企业组织创新的基础①。研究市场组织创新对于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市场组织创新的内在动力市...  相似文献   

5.
梁伟 《商业时代》2002,(12X):4-8
During the unique interview with our reporter, Mr. Liangwei, director of the Beijing Commercial Committee,put forward that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in Beijing will have realized the modernization by the year of 2008, In order to achieve such an aim, the Beijing Administration will further introduce foreign-capital commerce enterprises objectively and actively. He also indicates that there will be a fastigium (peak time) for large-size retail enter prises to enter into Beijing market within next one or two years, which will lead to the Third Upsurge for foreign-run commerce enterprises coming into Beijing. The years, especially the recent 13 years since our opening-up to outside world, have witnessed the great changes happened to the extension and intension of the Beijing Circulation Industry. The total retail amount of Community consumable and the GDP in Beijing has increased fast. As a backbone industry, the Beijing Circulation Industry runs to the third place, accounting for 8-10% of the GDP. In addition, itprovides more than 1,400,000employment opportunity, with one of four in the service undertaking commerce services. Mr. Liang deems tha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apital style and features, which could be fully expressed by the theme of the imminent convention-Circulation Changes People Lives. He points out that such a modernization is exoteric rather than close,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a brand or a famous circulation enterprise abroad will advance the level of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as a whole instead of being harmful to the local enterprises. Henceforth, the Beijing Administration will actively offer the convenience and better service for the foreign-capital commerce enterprises entry into Beijing under the State' s laws and policies,  相似文献   

6.
《商业时代》2002,(12X):10-10
  相似文献   

7.
8.
张启明 《财贸研究》1997,8(2):69-72
<正> 农户行为是指农民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对外部经济信号作出的反应。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确立了农户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决定了农户的行为目标与其它经济主体的行为目标一样,这就是利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但农户能否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则取决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所提供的现实条件,即农户是在外部约束条件下来确定自己的利益目标并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加强流通理论创新 推动流通产业快速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没有流通就没有交换,社会分工的目的就无法实现.流通是生产性劳动,能为社会提供有益的产品和有效的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流通的利润是多元化的,是价值创造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价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商业本身是利他经济、利他行为,商业所有的利润都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之上.流通产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交换是经济的基础,流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商业是现代城市的基础,零售业是人民生活的基础.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看,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重视市场、重视流通、重视交换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摆正它们的位置,发挥它们的效率,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加快流通过程,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进而以较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  相似文献   

11.
12.
宇鹏 《财贸经济》2002,(1):77-78
由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办,由北京市贸促会承办的"2001年国际流通现代化北京论坛"于2001年11月在北京召开,国内外学者、厂商代表和政府官员等5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现将本次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业态变迁学说及其促进我国流通创新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零售业态的变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技术变革的必然产物,探讨了零售业态的各种学说,分析了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和流通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李俊 《财贸研究》1992,3(5):31-37
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由社会活动发展水平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中,流通与生产的地位消长变化。流通的功能和作用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增强。我国现阶段流通制约和支配着工农业生产。因此,应以流通为导向组织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动流通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最近我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流通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研讨会”,会上部分企业就如何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了经验交流与研讨,并请了有关专家对卫星网络技术、国际互联网及基于现代营销观念上的商场MIS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了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的流通效率 要分析中国的流通效率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这个团队开始对中国的各个部门的效率做一些细化。  相似文献   

18.
1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商业贸易、市场流通既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又有先天有利的条件,和谐商业、和谐市场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繁荣、流通规范、供求协调、消费顺畅是整个社会经济关系和谐的集中体现。流通从本质上来说是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的途径。合理的流通往往产生双赢乃至多赢的结果,能够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营造市场和谐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不作为或过度作为都会成为市场混乱的原因。正确处理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同样是营造和谐市场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打破垄断、约束垄断,维持必要的竞争,强化社会对垄断行业和企业的监督,才会达到市场和谐。当市场跨越国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时,营造和谐市场必须在坚持必要的国际贸易准则的同时,要坚决反对强势国家所推行的市场不公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