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机电设备数字化智能分析的目的是破解安全发展的难题,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数字化转型并深化应用,加速煤矿的智能化建设工作,把煤矿员工从复杂危险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煤矿机电设备数字化智能分析包括各矿井单位机电设备生产运行情况的数据监控及实时存储分析,通过数字化的智能分析,对矿井设备运行等信息进行设备运行数据的自动记录、统计、分析,并在智能筛选后建立设备的运行、故障和更换备件的数据库,实现对现场设备部件更换的提前预判和出现故障后的智能判断,并反馈至在用设备的显示终端上,对仓库备件的数量和名称提出备件指导。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现有电力系统难以适应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大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面临巨大压力,电网支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发展智能电网是必然的战略选择。然而,建设智能电网需密切结合国情、结合电网实际。南方电网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交直流混合并联运行的特点,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系统稳定灵活,供电服务优质可靠。  相似文献   

3.
由智能调速控制系统、皮带机设备状态监控系统、视频系统、语音声光预警系统等硬件设备,配合大皮带专家控制软件、设备状态智能分析软件平台,实现煤矿斜井大皮带安全稳定运行智能监控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逐步推进,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智能电能表安装覆盖率已超过80%,持续加强智能电能表运行质量管控,深化智能电能表故障鉴定分析及应用显得日益重要。智能电能表故障鉴定分析与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重庆市电力公司从2010年智能电能表推广应用后,就开展了智能电能表故障鉴定分析工作。随着智能表安装运行数量的增加,故障鉴定分析与应用工作面临的问题和难度逐步增加。一是  相似文献   

5.
正一、概述智能电能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功能有电能量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可见,智能电能表不仅仅是对用户的用电消耗进行计量和反映,还可以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根据规则进行控制。随着供配电系统的发展,桂林供电局今年智能电表覆盖率计划要达到100%。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并非是万无一失的,运行中会出现多种故障,不仅对用户造成损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的发展离不开智能调度体系的支撑。在现有技术架构基础上,提出以态势估测为抓手的新型智能调度体系,以确保对新形势下智能电网运行调控的精准把握。文章首先就当前电网发展特点进行罗列,并分析了传统调度的不足;其次对电网态势估测及电网运行路线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结合它们勾勒出智能调度的功能追求以及智能调度的整体运作框架;最后重点阐述了为达成智能调度所必须突破的8个关键技术点。  相似文献   

7.
玉溪煤矿为保证矿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有效消除因谐波、无功失衡、三相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及闪变对电能质量的影响,选择在35kV变电站10kV母线上接入MSVC型磁控式高压动态智能无功补偿装置。经过实际运行,发现基于磁控电抗器的高压动态智能无功补偿装置能够实现无功功率的智能调节,有效平稳电压,减少运行人员操作,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招投标业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招投标智能管理系统自身运行环境和系统功能的局限性,迫切需要对招投标智能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完善,创建现代化招标中心智能管理系统。随着互联网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发展,招标工作是电力企业开展项目工程建设的关键步骤,安全有效地进行招标工作对于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招投标业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招投标智能管理系统自身运行环境和系统功能的局限性,迫切需要对招投标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9.
郭学安 《广西电业》2013,(5):116-117,115
确保广大用户的安全供电是电网企业的根本工作,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配电网当前的运行现状、智能电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性的原因,详细分析了智能配电网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智能配电网具体的应用实践,对智能配电网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机场航站楼对配电系统的供电规模与运行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整合各子配电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可以全面保障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在明确机场航站楼配电系统架构设计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一体化智能配电为目标的设计架构。构架分为终端设备层、网络通信层、控制中心层及应用层,不同层级间相互衔接配合,共同维持一体化智能配电网络的运行,以为配电系统运维管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21世纪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大力发展,我国电网建设正在逐步地朝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当今时代国家各项建设的又一热点。而作为智能电网系统建设核心的信息以及通信技术,则为国家智能电网的构建以及运行发挥着关键的影响,智能电网建设人员必须加大对于这两种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使智能电网的建设获得更高程度的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智能电网运行的特点,探讨了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二者应用的关键问题,以求使国家的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对这两种技术的更好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智能电网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将有力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智能电网的运行将大幅度提高发电、输电和用电的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监控信息告警直传优化技术在江苏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变电站伪告警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变电站监控信息告警直传优化技术,通过在变电站端图形网关机中部署告警直传采集信号智能预处理服务,实现对告警直传采集信号的计时计次智能预处理和告警信号消抖屏蔽的智能预处理,对产生的伪告警信号进行有效的屏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变电站上送调度的伪告警条目数,减少了上送调度的误报警信号,大大降低了运行人员信号监视的工作强度,切实提高系统运行监视的效率,保证了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了一种集中供暖智能监控系统,本系统监控中心采用Profibus-DP总线通信及GPRS网络分别实现对锅炉房、泵房及管网等监控装置的通信监控,引入了分时分区及气候补偿技术,实现热源、热网、热用户智能优化监控。系统可通过监控中心嵌入的计算模型对锅炉设备运行参数、泵房设备运行参数、用户热负荷及管网流量等进行科学计算,分别对热源、泵房及管网进行监控调节。本系统已在潍坊学院投入运行,运行数据表明,系统操作简便,可靠性高,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配电网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加,在智能电网科研、设计、建设与后期运行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配电自动化技术有了极大的进步。针对智能配电网而言,其调度技术与控制系统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因此,文章在探讨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总体架构的基础上,对其调度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再配合基于GIS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分析,希望对今后的智能配电网调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智能管控平台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持。本文研究煤矿智能驾管系统,明确智能系统建设重要性,分析智能驾管系统建设要点,着重探讨系统技术支持与总体架构、智能车辆在线检测系统和智慧驾管移动管控系统,并对业务管理系统、登记服务系统和在线考核系统进行介绍,阐明智能驾管系统有利于提高对井下作业车辆和司机的智能检测水平,维护车辆运行状态,纠正不规范驾驶行为,实现更高质量的运输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运维技术的发展,智能巡检机器人将在海上风电机组运维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提高运维效率,确保机组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分析海上风电机组的基本现状,介绍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基本原理、海上风电机组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故障感知系统,以及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情况,促进海上风电机组运维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DP系列电机智能节电器,由中央控制器(CPU)、可控硅、晶闸管等原件组成,运用数字控制理论和技术,对电机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根据电机负载的变化,调节输入电机的功率,能在百分之一秒里检测并供给电机最适量的电能。动态的调整电机的输出功率是DP系列电机智能节电器的核心技术,它使电机运行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经济当量,达到电机节电运行的目的。在不改变电机转速的前提下,动态调整电机运行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9.
陈慧民  赵岩 《广西电业》2013,(5):118-121
本文针对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运行和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未经检测设备非法接入、监测生产闭合性能不佳等问题,结合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实际,提出基于IEC62056协议的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系统方案,重点探讨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为国内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智能变电站作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投运可大幅提高设备智能化水平和电网运行可靠性,并给现有的传统变电站运维、检修模式带来较大变革。本文从智能站发展、与传统变电站的对比分析、运维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浅谈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技术,对提高智能站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