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生效施行。针对1993年旧《公司法》重管制,轻自治的局限性,新《公司法》作为一部以私法为基础的法律规范,彰显私法自治本色,充分扩张了公司与股东的自治空间,  相似文献   

2.
陈倩 《企业导报》2012,(15):183-184
商事主体在商事活动中的自我调节机制具有局限性,需要国家这一"有形的手"来弥补公司自治这一"无形的手"的缺陷。2005年颁布的公司法使我国公司法的先进性得到彰显,最大的亮点便是扩大公司与股东的自治空间。然而,公司作为一种营利性的组织,其自由和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他私法主体的利益。因此,必须在实现公司自治的同时对其进行适度的规制,以求社会经济和利益的均衡发展。本文尝试从司法介入公司治理的视角进行研究,揭示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活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第20条第2款首次对股东权滥用之内部赔偿救济作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由此也引发了较多的困惑和争论。本文从一起较为典型的案例入手,针对当前司法实务界关于股东权滥用之内部赔偿救济的保守态度,论证了这一救济方式在规范公司运作中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关于这一救济方式的具体适用,本文认为,应从滥用股东权的内涵、滥用股东权的认定与公司自治之平衡、滥用股东权赔偿救济与其他救济途径的关系等方面,作出综合的判断衡量。  相似文献   

4.
第一,政府管制与公司自治的平衡。《公司法》属于私法范畴,必须强调公司自治。一般认为,凡主体一方是国家或公共团体的法律为公法;凡主体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或用于保护个体利益的法律为私法。《公司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商事主体(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债权人等),应当属于私法范畴。私法强调平等当事人之间意思自治,鼓励自由竞争、平等交易,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的基本精神是以法律形式塑造公司法律人格。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公司法》将原公司法第四条第三款“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删去。体现了立法的进步。笔者认为,原公司法第四条第三款“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规定,不但与第一款规定的所有股东出资后仅享有股权的精神相冲突,而且与第二款规定的公司享有对所有股东出资形成的公司财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原则也相矛盾。  相似文献   

6.
孙碧霜 《企业导报》2009,(2):147-148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使得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我国正式确定下来,它对于平衡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及新《公司法》的规定,从中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公司法》有关派生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第8号将《公司法司法解释(二)》中公司司法解散条件中“经营管理严重困难”的情形进一步界定为经营管理型困难,《公司法司法解释(五)》第五条中再次重申在处理股东重大分歧问题时的价值导向。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公司司法解散的实践样态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司法实践中“经营困难”已被限缩解释为“公司僵局”,“股东压制”问题被忽视或直接解释为“其他严重困难”,并针对此提出应当扩张解释现行《公司法》第182条,将“股东压制”直接纳入公司司法解散的法定事由之一。  相似文献   

8.
田吉路 《企业导报》2011,(17):30-32
股东权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尽管2006年新《公司法》赋予股东诸多权利,但对于股东诉权的制度供给显然不足,这使得《公司法》的可诉性很差,实践中法官常依据一般民事案件的裁判理念处理涉及股东与公司及高管人员纠纷的案件,其司法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本文在简要概述股东权益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股东诉权,指出法律中我国诉权实施中的不足,并在借鉴外国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与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许久期待,《公司法》终于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毫无疑问,本次修订结果令人欢欣。新公司法开启我国公司自治的时代公司法本次修改的特点之一就是大幅增加了任意性规范。公司法中任意性规范的实现,需要通过公司章程机制。因此,公司法本次修改的另外一个特点则是强化公司章程的自治功能,全方位地赋予公司更大的自治空间。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规则,是公司的行为规范,对特定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均有重要影响。公司章程的自治性特征,体现了公司经营自由的精…  相似文献   

10.
股东知情权即法律赋予股东通过查阅公司设立、经营、解散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以及询问与上述有关的问题,实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业务活动的权利,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建立了完善的股东知情权制度,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作了较原公司法更为详尽的规定,加强了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但我国公司法在股东知情权范围及保护机制上的法律还有待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当公司出现僵局的时候,无论对公司还是对公司股东、公司职工及债权人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从经济和效率角度上看,预防僵局的形成更具有意义和价值。公司法给予了股东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很大的自治空间,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自有区别于其他公司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章程的前瞻性设计入手,提出预防公司僵局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将公司资本制度由分期缴纳制改为认缴制,使得股东出资期限与公司偿债能力呈反向变动,导致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平衡成为公司法上的新问题。对此有学者提出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观点,主张在公司偿债能力出现严重不足时,股东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视为届满,该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通过将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与相关制度进行适用比较,明确其特殊性与司法适用条件,分析其请求权法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九次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从请求权主体、适用条件、清偿范围三个层面探讨该制度的构建,以达到在认缴制资本制度下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3.
公司章程是规定公司组织及活动之根本准则,往往被称为“公司宪法”。公司原始章程是经设立股东或发起人的全体同意所制定,系公司根据法律赋予的自治立法权所制定的公司内部自治法。对公司员工、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大众产生规制作用。对股东而言,公司章程是股东之间的共同纲领;对于公司而言,公司章程是公司自治的基本准则;对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者而言,公司章程是他们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公司法中,在公司章程自治上确实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就像没有从来不受限制的自由一样,公司章程自治也是有其自身的边界的,这就是公司章程的界限性。  相似文献   

14.
陈利 《乡镇企业科技》2010,(33):248-248
在我国公司法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运行发展规律的反映,贯彻于公司法的始终、调整公司内外部关系的根本准则。其具体种类包括:公司设立趋向准则设立原则、利益均衡原则、分权制衡原则、自治原则、股东股权平等原则、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15.
股东诉讼代表制度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对股东的此项诉讼权利均有规定,均赋予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权利。我国在2005年《公司法》出台时在152条中明确规定了这项制度,一度被称为中小股民利益的"保护伞"。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损害赔偿作用,二是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从长远的角度看,股东代表诉讼不仅在于使公司的损害能够得到补偿或追偿,更重要的是鞭策和警戒潜在的或可能的责任人,发挥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但是随着公司法的适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渐渐显现出弊端,风险高、诉讼费用过高、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等问题使得中小股民即使利益受到损害也很少适用股东代表诉讼这一制度。于是这一制度慢慢成为了无人问津的"摆设",说明中国公司法中关于这一制度的规定存在若干弊端。本文试图通过论述这一制度理论以及适用中的不足之处,讨论我国公司法关于该制度的改进方向,使得股东诉讼代表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更加实用,从而切实保护中小股民利益。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一人公司制度立法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晓玲 《企业导报》2010,(2):253-253
<正>现行《公司法》第58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这条规定说明我国现行的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制度,是我国公司法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但是一人公司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与注册会计师宁夏工商会计师事务所石嘴山市分所郎业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公司法》,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公司法》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我国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持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  相似文献   

18.
股东出资是公司资本充实的前提条件,其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资本充实行为,还表现为一整套有序相连的出资制度,包括出资形式、最低资本额、资本缴纳三个方面的内容。由于新《公司法》扩大了出资形式的范围,使实践中对出资形式的适格性判断变得尤为重要,其事关公司日后能否正常运转,更关系到对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因此对股东出资形式的适格性问题进行以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公司章程作为公司内部的“宪法”,不仅是公司组织和活动的基本规则,而且是规范公司与股东之间、股东与股东之间法律关系的主要文件,同时亦是社会公众了解公司和国家监管公司的重要依据。①公司登记申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由公司登记机关负责审查,其中包括对公司章程的审查,对此,《公司法》等法律、法规里有明确规定,但实践中有诸多不同认识。本文作些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推动公司登记审查工作。一、公司登记机关对公司章程负有法定审查职责公司章程不仅具有公司自治的典型特征,还具有国家强制性。这是因为“公司章程并非仅仅是制定者…  相似文献   

20.
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不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一、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我国原公司法的股东大会职权空置、董事会功能异化、监事会形同虚设, 造成公司治理结构失效。新公司法强化和明晰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各自职能权限,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