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根据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泰尔系数法,结合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增长速度快,但总体水平低;区域间的总差异大,73.45%来源于区域内差异,南方林区差异呈显著扩大态势,南方、西南林区对差异贡献率波动增长,而西北、华北和北方林区则波动下降。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条件和资源优势都对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有显著正向影响;交通区位有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和管理投入无显著影响。为实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区域协调,应加强区域间合作,提高总体发展水平;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借助DEA方法对200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进行测算,并且采用Tobit模型重点研究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总体较高,但是省域之间差别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倒U型的显著影响,即对外开放程度对于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边际贡献存在递减效应;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例)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产业结构高级化成为推动旅游效率改善的内在因素。森林公园密度、城市人口密度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南方林区与西南林区相对于华北林区来说,优越的地理条件更容易提高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研究提出开放程度较低的地区需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以期带动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平均值为0.355 7,旅游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在总体非技术效率中,人为可控的非技术效率占74.39%,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省域之间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发展不平衡,旅游效率波动幅度0.201 5,并且东部地区旅游效率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相对较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增长潜力较大,各省平均增长潜力为1 378万元,但是大多数省份是由于管理无效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DEA模型研究各地区森林公园经营效率水平及空间差异,通过经营效率分析对各省市区森林公园的综合效率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投影分析,进一步指出经营效率不佳的森林公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空间差异分析得出我国森林公园经营效率的地域差异及其特点,为我国森林公园未来高效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非均衡与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2001—2012年的全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解,从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技术效率变化源泉和变化趋势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和时间维度变化,并借助经典收敛回归模型对全国范围及各区域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限内,粮食主产区平均技术效率最高,主要得益于较高的规模效率水平;全国粮食技术效率水平变化幅度较平缓,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全国和粮食主产区、平衡区粮食生产效率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省份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会慢慢缩小同时各省份自身的效率水平也逐渐趋于稳态,而主销区只显示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不存在绝对β收敛,所包含的省份并没有趋向于一个相同的效率水平,但是各个省份都会向自身的稳态水平收敛。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比较我国各省农业生产率的前提下,运用巴罗回归等方法,检验了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和形成β收敛的条件.分析结果显示,1985-1991年中国各省的农业生产率呈发散态势,1992-2002年存在条件收敛,其中市场化程度、农村教育、耕地灌溉率对缩小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促进因素,短期内改善农村教育、提高耕地灌溉率可能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制度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的作用大于人均农业贷款,但是人均财政支农表现为抑制农村金融制度效率的提高。最后,本文提出应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安排金融制度,防止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明晰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农村金融制度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2003~2012年中国森林公园的供给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不足制约了森林公园的发展;森林公园供给的综合效率整体水平较低;技术效率相对较为平衡;产出的增长速度低于投入的增长速度,存在分工不明确、缺乏专业经营管理经验等问题。因此,森林公园应将生产组织多元化与政府干预相结合,从而提高森林公园的供给效率,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与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13、2015和2017年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进行计算,分析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协调性的影响及调整前和调整后数据的差异性。结合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森林公园旅游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呈现负影响;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度均值为0.771,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处于协调等级呈现聚集现象,处于失调等级呈现分散现象,协调度高低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无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省级行政区协调性发展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协调性发展的关联程度,在31个省级行政区未出现"H-H"区域和"L-L"区域,位于"L-H"区域有上海和天津两个城市,"H-L"区域只有甘肃省,说明随着森林旅游行业发展,各省间差距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动态网络DEA方法,构建森林公园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以福建省内24个森林公园为例,借助DEAP 2.1软件测算效率后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显示:⑴福建省24个森林公园中旅游综合效率最高为1.000,最低为0.007,资源利用程度总体上有待提高,资源禀赋、政府支持、经营管理等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⑵2011—2019年,森林公园生产过程效率总体上高于服务过程效率,服务过程效率大于生产过程效率的森林公园有5个,小于的有18个,龙岩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效率、生产过程效率和服务过程效率均为1.000;⑶在森林公园两阶段旅游效率矩阵图中,机会区的森林公园数量最多,不同区内采取的策略不同。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各项支持力度,注重环境保护,并兼顾不同阶段旅游效率,拓展新型旅游营销渠道,改善软硬件设施和开发高质量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1.
应用C-D生产函数测算和分析武汉市各区2001-2006年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武汉市各区农地非农化效率存在空间上的差异,特别是中心城区,如江岸区、江汉区、汉阳区等,它们的建设用地贡献率普遍高于其他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协调武汉市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的一些建议,以促进土地空间配置的均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解读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从乡村经济治理、乡村文化治理、生态环境治理、城乡融合治理和基层组织治理5个维度构建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评价体系,分析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收敛性。方法 文章运用CRITIC—熵权法组合权重模型和TOPSIS评价模型,选取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测度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并借助Kernel密度、空间Markov链和动态空间模型分析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时空分布动态与演变趋势。结果 (1)全国乡村治理现代化整体水平稳步上升,2020年略有下降;三大区域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差异显著,呈现“东高西低”发展态势;(2)Kernel密度曲线呈右移趋势,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保持初始状态的稳定性较高,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较小;(3)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且呈波动上升态势;全国及三大区域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绝对β收敛趋势和条件β收敛趋势,不同区域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β收敛速度具有差异性。结论 最后,提出加快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加强区域互动,缩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差异,制定有梯度的区域乡村治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旅游。森林公园集养生度假、休闲娱乐、生态研究、自然景观于一体,是当前生态旅游的首选目标。合理建设森林公园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森林旅游的需求,从而加快森林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森林公园的营业收入及利润、森林公园市场占有率表现、可持续力3个表现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的指标的最新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现状;阐述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最后围绕影响森林公园的8大关键要素,从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政府、森林公园运营企业3个角度,提出提升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关键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竞争力的理论,认为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是对自身各种资源整合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一系列因素构成。遴选19个组成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因素,通过构建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因素综合分析模型,综合运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的八大关键构成因素:旅游资源状况、区位因素、交通因素、旅游产品特色度、文化因素、政策因素、形象因素、组织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分析近年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土地资源消耗强度差异的收敛性,以揭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消耗的区域差异变化趋势,验证相关经济规律。研究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城市土地消耗强度的区域差异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从2000—2011年,(1)全国、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三组的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均值在逐渐减小,其组内各省间的标准差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表现出σ收敛的特征。(2)相对发达地区组内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差异的缩小幅度要小于全国组及相对落后地区组的幅度,并且自2004—2011年7年间的σ值均呈现相对发达地区组>全国组>相对落后地区组的结果。由此说明,在现阶段相对落后地区组的区域差异收敛性最好。(3)相对落后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组间的人均GDP存在β收敛,并且随着人均GDP差异的收敛,相对落后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组间的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其收敛速度快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4)相对落后地区组各省份的η值都为正值,说明在相对落后地区各省份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缩小的过程中,其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差异也在不断缩小。研究结论:近10年间,中国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在不断减小,并且其区域差异呈现出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7.
探究辽宁旅游网络关注度动态演变与空间差异,对游客选择出游时间以及旅游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百度指数数据分享平台,以2014-2018年辽宁旅游网络关注度搜索指数作为研究数据,运用季节集中度、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首位度、地理集中指数等地理数学方法,研究辽宁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与空间差异,并结合SP...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索城市群工业用地市场发育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为实现工业用地市场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的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以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溢价率表征市场化水平,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在全国及五大城市群层面均呈上升态势,但增长幅度在城市群间有较大差异,珠三角城市群增长幅度最大,而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小;(2)泰尔指数在研究期内阶段性特征明显,工业用地市场发育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异质性,其差异受到城市群内以及城市群间差异的双重影响;(3)全国及五大城市群层面均存在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说明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差异在缩小,但各城市群空间收敛进程并不一致,这与城市群间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等各方面存在关联性。研究结论:应在充分考虑各城市群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差异性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化工业用地政策,通过加强城市群协调合作来推进工业用地市场的空间联动性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三十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面回顾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三十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总结归纳出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三十年发展的五条基本经验:思想观念是"总开关",政府主导、加强领导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关键,市场需求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原动力,广筹资金、创新机制是森林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资源保护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调研,并收集大量最新的资料,从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产品类型、空间分布、市场现状、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作了全面的比较,分析了两者在这几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共同点,希望为相关部门在旅游开发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