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对河北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栽培技术和栽培面积、产量和产值、品种及生产布局、产业竞争力、产销一体化经营等。指出河北省发展现代食用菌产业的有利条件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菌棒原料丰富,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气候适宜、菌种丰富;产业体系化发展日益健全;物流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分别从经济可持续、技术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等3个方面分析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强化政府职能,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支持农户进行合作化经营,强化商品质量管理;加快新技术研发,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延长产业链,努力提高保鲜加工工艺水平,倡导食用菌产品实行精细化加工;实行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分析及后续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陕西省为例,利用2005年和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对陕西省退耕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家庭基本特征及其收入情况等进行了定量分析;阐明了补贴政策存在缺陷、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生态工程为政府主导型、科技投入不足等工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经济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从建立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完善后续产业发展政策、建立科技支撑机制、完善林权制度、积极构建监督机制等方面对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钻石模型的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机遇六个方面对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进行具体分析,并得出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基本都集中在生产要素上,而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却处于相对劣势的结论。基于以上分析,就保护资源,提高生产技术、政策扶持以及品牌战略等方面,提出提升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食用菌产业是扶贫富民的支柱产业入手,分析了河北省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先进的经营模式、区位优势、丰富原料优势,指出该产业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是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等贫困地区大力开发剩余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文章认为,对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当前面临着诸多问题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科研开发能力后劲不足、产业链较短、从事深加工企业少、食用菌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滞后等进行分析,提出应明确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贫困地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出台相关办法;加大财政支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加快培育发展食用菌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基地和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把产业园区作为促进食用菌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大菇农技术培训,培育职业农民;支持建立食用菌批发市场建设,延长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林区随着国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实施,必须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下,认真面对林区现有资源、资金、技术、人员和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发展转型产业。食用菌产业因符合林区近期及长远发展目标的要求,内蒙古林区应高度重视发展此项转型产业,不断解决食用菌原有生产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对其性能、市场发展动态、产业化程度低、管理不科学、市场竞争无序、科研人员缺乏等不利因素的认识,紧紧抓住消费市场广、开发潜力大、工厂化技术成熟、政策时机好等有利因素,把食用菌发展成为内蒙古林区转型产业的重要产业,推动内蒙林区转型产业的科学发展,为林业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和职工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产业扶贫是我国农村扶贫的核心,而食用菌产业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潜力和问题对贫困地区制订食用菌扶贫政策和提高扶贫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依据钻石模型理论,结合贫困地区和扶贫产业选择的特点,在保留钻石模型4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将绿色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纳入钻石模型的组成要素。[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食用菌产业特点,对自然资源禀赋、市场消费增长速度和稳定性、产业的流通能力、组织规模效应、绿色生态、贫困户有效参与程度等6个方面进行了潜力因素分析,并从生产的结构性过剩、地区扶贫失衡、行业技术壁垒、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等角度对食用菌扶贫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研究最后从开展大数据市场预警、转变扶贫政策导向、加强生产要素优化、完善和延伸产业链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湖北省生态屏障区内的秭归和巴东2县5镇12村359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生态林管护、生态林转经济林、抛荒地造林、生态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政策、生态政策执行面临的财政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从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管护制度、生态产业配套政策、经济林产业发展措施、解决抛荒地造林问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下经济发展政府行动与天保区农户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发展与否的关键还在于农户自身对发展产业的态度,这就要求政府行动考虑农户利益。文章回顾2010年来政府在引导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说明林下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机遇;以云南省玉龙县、贵州省修文县、四川省会理县、陕西省靖边县、甘肃省庆城县和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为例,通过农户问卷调查法,取得578份有效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天保区农户林下经济发展意愿的影响因素,从一个侧面探究天保区农户对政府引导发展林下经济行动的响应。针对政府和农户层面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提出促进天保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潘力 《农业经济》2012,(3):25-26
从2005年吉林省农委提出建设“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带”的发展战略以来,吉林省利用其生产原料得天独厚,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等优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与此同时,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如产品品种创新滞后,物流服务不够完善,科技研发水平较低,深加工数量有限,食用菌人才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吉林省应采取加快食用菌产业科技研发,人才培养,食用菌产品供需预测及信息收集发布等有效途径,助推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云南省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和499户农户三级样本发展林下经济数据,从林下经济发展产值、参与发展情况、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分析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困难和政策需求从经验推广、多方融资、鼓励农户林业就业、补贴政策落实、技术培训落实5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乡村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加快落实宅基地退出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盘活闲置宅基地,使其发挥经济功能,缓解城乡用地矛盾。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解析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化影响及内在机理。在理论剖析乡村产业发展与宅基地退出双向促进关系基础上,运用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2)产业兴旺满意度高的农户样本以及经济落后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更为显著;(3)农户产业利益联结程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在推进宅基地退出工作中将乡村产业发展纳入统一部署;推动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惠及农户,从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户增收、就业机会扩展等方面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全国不同区域2353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第一手资料对我国专业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与生活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根据当前专业农户产业发展和收入来源情况适度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农户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农用生产资料及技术与市场信息服务问题、完善农业投资与贷款政策、改进农户生活与福利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唐忠  钟晓萍 《农村经济》2023,(3):98-107
识别农户分化的模式与特征是科学制定政策的关键。本文引入机器学习聚类分析方法,对CLDS2016年133村3467个农户样本进行聚类,探究我国农户分化状况,以克服农户分化标准选取的主观性及小样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偏差。研究发现,样本期我国农户分化为不依赖农业生产经营,在家庭人口特征、生活条件、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整体小康群体”和以农为生、在其他方面处于劣势的“相对弱势群体”两个群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整体小康群体占主导的“发达村”与相对弱势群体占主导的“欠发达村”之间的显著差异,主要在收入与产业两个方面,进而影响社区人口流动及基础设施条件。此外,在整体小康群体内部呈现出由优势阶层、中坚阶层、力农阶层构成的“橄榄型”阶层分化,而相对弱势群体内部呈现出由工薪阶层、中间阶层、贫农阶层构成的“金字塔型”阶层分化。以家庭人均年收入衡量,样本期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问题比较严重。应从发展农村三次产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等方面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4.
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区位商法及比较优势理论,利用2000~2012年的资料数据,测定了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了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在时间发展上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空间布局上集中体现了南部祁连山浅山区与中部平原沿山冷凉罐区等2个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食用菌产业带。此外,该文分析研究了食用菌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原料资源、劳动力资源、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与劳动力价格上涨、生产者素质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方面的不利因素,认为武威市食用菌发展优势与劣势同在、机会与威胁并存。发挥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及市场优势,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是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进一步稳定食用菌产业地位、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食用菌菌种引进及繁育技术提升、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是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洋县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改善农户用能、改进生态环境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陕西洋县4镇10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洋县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现状及成本与效益,指出沼气正常使用率不高、综合利用程度低、管理与维护能力弱以及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洋县要进一步推动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发展,必须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推广技术利用,建立健全服务机制,走"沼气-农业"生态发展之路,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河北省258个食用菌种植农户为样本,运用二元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农户选择不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行为决策、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不同产业化组织模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户专业化程度和农户参与产业组织程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农户种植规模、非市场安排项目和产业组织认知水平是中层间接因素,农户生产性投资能力、政府支持方向和农户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户选择的最深层次根源因素。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支持其通过"非市场安排"吸引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同时鼓励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职业素质,逐步发展专业合作社带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眼于低收入农户扶贫监测数据,深入探究低收入农户增收难题,指出存在增收内生驱动力缺乏、农户的“贫困陷阱”、要素禀赋薄弱和高物价水平影响等四个方面。同时考虑到扶贫政策资源整合不够和政策效应递减的政策困境,提出了突破“贫困陷阱”的内生驱动模型。该模型突出“扶贫智力发动机”——科技综合帮扶团队,形成村级经济发展规划,选择基于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产业动态演进,最终以产业致富。最后,基于模型视角,提出了保护和培育村级经济发展资源、构建村级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发挥政策引擎作用等三个方面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产业在现代农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促进食用菌产业稳定良好发展十分必要。通过对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为加快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深入调查研究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目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肃省未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目标,以及完成该目标所必须进行的项目和保障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从食用菌的概念出发,分析山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探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使食用菌产业发展再上一个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