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穿透式监管理论基础与政策演进的深入梳理,通过结合工作实际和具体案例,探索构建和完善外汇领域穿透式监管的思路与方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外汇"放管服"改革进程加快,外汇管理模式进一步简化事前行政审批流程,对传统外汇监管带来了一定挑战,以真实性审核和非现场监测为主的监管方式正逐渐成为主流。本文通过梳理"穿透式监管"理念渊源,参考国内外理论框架和工作方法,结合外汇非现场检查分析手段,从主体穿透、业务穿透、资金穿透三方面整理穿透式非现场检查分析方法,并对如何提高穿透式非现场分析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正面临着资本流入激增的压力,出现了异常和持续的跨境资金通过预收货款渠道长驱直入,实现套利目的的新特点。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涉外企业预收货款套利为例,分析跨境资金流入的情形、趋势、影响,并对进一步抑制异常跨境资金套利的监管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弱化其对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业混业经营、金融风险交叉频繁的背景下,防范和化解保险业另类投资的风险,治本之方是坚持和深化市场化导向的金融改革,实现风险的市场穿透。但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尚未达到市场穿透所需的深度和广度的情况下,仍需依靠监管和行政的力量实施监管穿透,从而有效地管控交叉性金融风险。本文借鉴国内外穿透原则在偿付能力和资本监管领域的实践经验,尝试构建对保险资产风险的穿透式监管框架,并以40家具有代表性的保险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保险业的资产风险。结果表明:保险业大类资产配置结构和风险组合特性在穿透前后差异不大;保险资金投资结构较为简单、底层资产相对清晰,整体投资杠杆较低,嵌套结构多为实现税务筹划、收益分配、隔离/控制风险等目的,在统计学意义上,未发现保险资金存在放大杠杆、变异风险、空转资金或绕道投资以规避监管等行为。保险机构作为负责任的机构投资者,以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为主,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长期稳定资金。最后,本文为穿透式监管的后续落地提出了几点配套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领域实施穿透式监管已经成为共识,党中央已对其进行顶层设计,但具体路径的构建仍需探索.本文首先,从穿透式监管面临的三重问题出发寻找路径完善的着力点.其次,基于问题,针对性提出穿透式监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从穿透式监管的对象、主体、标准、手段完善金融科技领域穿透式监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智能投顾的算法外观给传统投资顾问领域带来新的挑战,算法黑箱、信息不对称以及消费者的不理性心理都阻碍着智能投顾市场的健康发展.穿透式监管理念为解决智能投顾领域监管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其实质重于形式的核心原则以及嵌入式、透明化、协调性的穿透手段都有利于智能投顾领域监管规则的进一步完善.为促进智能投顾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穿透式监管的工具性质和保护金融投资者的价值理念,探究用代码代替法律的嵌入式穿透手段,并在智能投顾的信息披露和归责体系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规则细化,提高监管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金融监管研究》2019,(3)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与金融统合而成的重大金融创新,深刻改变了金融市场,但其在高速发展中不断显现出的风险,亦推动监管者将其快速纳入专项整治与全面治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现实性和特殊性,是对其进行特殊规制和强化监管的逻辑前提。面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的潜在风险和现实挑战,在专项整治向长效性监管机制的转变过程中,对互联网金融的"穿透式"监管,作为一项较新的、适合于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监管模式已被提上日程。本文认为,对互联网金融的"穿透式"监管的理论基础和正当性,来源于"实质重于形式"的法律原则,这一认识有助于从根本上扫除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盲区。与此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的"穿透式"监管应坚持干预谦抑性的理念,遵循妥当性、必要性与均衡原则,防止穿透过程中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以P2P网络借贷这一典型的互联网金融业态为例,探讨了"穿透式"监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主体、边界和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11.
金融科技作为信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正改变金融市场格局。但伴随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综合性的金融主体、技术泛化的金融产品与异化的金融权利却诱致复杂的金融风险。由于传统金融监管在应对上述风险时存在对象错配、方式滞后与机制失效的局限,穿透式监管成为回应现实需求的最佳选择。金融科技的穿透式监管应坚持以实质重于形式为核心,突出对金融数据、内置算法与金融科技机构的多向穿透,并遵循适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与比例原则指导具体监管实践。在实践中,金融监管层不仅应利用智能化、嵌入式的监管科技和全面、严格的信息披露刺破金融科技的复杂结构,还应搭建统一的监管协调体系、制定详尽的监管规范、划定主体的责任边界,以落实穿透式监管理念,提高金融科技监管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天津市某物流企业绕道运输渠道收付外债资金的案例入手,从企业、银行和外汇监管三个方面分析了该类行为发生的原因,认为此类资金绕道行为实质上是长期以来跨境融资制度不均衡状态下,企业利用外汇监管盲点实现自身融资需求的扭曲释放.从这一案例出发,本文对当前外汇管理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的外汇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3.
稳妥有序的资本项目开放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机遇。随着中国跨境融资规模的迅速增加,有效防范和化解外债风险成为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本文在对当前宏观审慎框架下跨境融资路径和效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跨境融资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6月10日下午,第三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主题论坛“外汇高峰论坛:金融危机下的跨境资金流动与监管”在天津市大礼堂召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实体经济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15.
16.
17.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境内非居民账户业务规模不断增长,对跨境资金流动影响越来越大。而目前对境内非居民账户监管存在较多问题,导致非居民账户成为企业跨境资金摆布的重要渠道。本文研究了当前境内非居民账户的管理现状,指出了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了其进行资金运作蕴含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并对如何强化其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境内非居民账户业务规模不断增长,已成为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2012年,山东省非居民账户跨境收支由0.4亿美元增长至240.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360%。而目前对于境内非居民外汇账户管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建立跨境关联交易监测分析制度,从2007年上半年某省399家样本企业跨境关联交易监测分析人手,分析跨境关联交易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日益膨胀的跨境关联交易给国际收支平衡、税收、货币政策及外汇政策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改进和完善跨境关联交易监管的政策法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