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竞争焦点.各行理财业务在募集资金、产品数量、资产规模等方面保持强劲增长.但在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也日益显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现象频出,有关银行理财的投诉、纠纷或诉讼也日益增多.本文试图通过对"零负收益"现象的剖析,寻找银行理财业务所蕴涵的风险,并对造成风险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为我们理财?”每当客户这样问银行的时候,答案似乎总是模糊的,客户很难清楚这些理财经理是怎样的一个团队。中信银行贵宾理财则推出了以中信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7位金融专家,作为中信银行贵宾理财业务的形象代言人的服务。这一举动受到了客户的欢迎,中信银行的贵宾理财服务变得更可视了。  相似文献   

3.
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资本监管趋于严格等都催生了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发展理财业务成为银行实现经营转型的选择。它为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潜在风险。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保障理财业务健康长远地发展,内部审计加大了对理财业务的审计力度。通过审计,我们对该业务的发展及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文分析论述了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原因、面临的各类风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内部审计视角谈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积极拓展贵宾理财业务是实现中间业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贵宾理财业务在农行现有中间业务收入构成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地位与作用逐渐在提高;县域贵宾客户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加,理财意识与需求在逐步提升。但县域同业理财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在县域农行理财业务开展相对较晚、理财人员不足与素质不高、理财产品吸引力不大等不利情形下,应采取:培育成熟的理财理念,打造大理财氛围;以贵宾客户为着力点,夯实理财业务发展基础;培养引进高素质理财队伍,树立业务品牌。通过这些措施办法,把县域农行理财业务做成像其它业务一样在县域市场居绝对主导地位,实现理财业务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理财业务是当前银行发展最快的一项新业务,也是收益较高的一项业务。但是由于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并不顺利。特别是2008年股市大跌,使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走进了低谷。如何确保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围绕这个问题,笔者对潜江某行理财业务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一些建言。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民生银行发行国际卡同时启动贵宾服务体系。在发卡仪式之后,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高峰和总行营业部北京管理部总经理高级助理师黎明,请他们诠释民生银行零售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7.
到2010年7月31日止,工行重庆万州太白支行贵宾理财中心某私人银行客户各项金融资产总和达到2960万元,是2006年建档时200万元的14.8倍,比上年的1200万元增长了147%。这是该行贵宾理财中心持续营销,以适应客户需求、富有竞争力的工行业务品牌加理财经理职业能力,磁石般牢牢吸引住客户带来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物价指数的持续走高,人们的理财需求正日益旺盛。加上银行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中间业务,尤其是个人理财业务正日益成为银行经营的重点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相对较慢,但是凭借其风险小、收益稳定等优点成为日益受欢迎的投资方式。本文首先概述了个人理财业务和银行理财业务,然后剖析了银行理财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从而对银行理财业务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物价指数的持续走高,人们的理财需求正日益旺盛。加上银行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中间业务,尤其是个人理财业务正日益成为银行经营的重点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相对较慢,但是凭借其风险小、收益稳定等优点成为日益受欢迎的投资方式。本文首先概述了个人理财业务和银行理财业务,然后剖析了银行理财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从而对银行理财业务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的浪潮日益临近,中外银行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未来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将越来越大,而个人银行业务特别是贵宾理财业务,正是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是银行拓展个人客户、实现盈利目标的重要业务领域,个人理财业务对银行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不论国内金融机构还是外资金融机构,纷纷瞄准个人理财这一极具市场空间的业务领域,华夏银行总行营业部个人理财中心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汇管理》2014,(16):38-39
银监会35号文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组织架构提出了明确要求,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将为银行理财带来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促进银行理财进一步向规范的资产管理业务转型。自2004年第一支银行理财产品面市以来,历经十年发展,银行理财的规模迅速扩张,年均增速达到40%。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在经历了2007年"银行理财元年"的爆发式增长和2008年"零收益"、"负收益"等收益门事件之后,迎来了回归稳健、理性发展的2009年,银行财富管理和理财业务重塑稳定形象.展望2010年,在加息、通胀的强烈预期下,尽管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银行理财市场稳健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在产生收益的过程中也积聚了一定风险,引起监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15家A股上市银行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深入剖析了理财业务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及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发展理财业务对提高商业银行整体资产收益率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影响并不显著,传统贷款业务仍是决定银行收益水平的主要因素;理财业务和贷款业务过快增长都会导致银行的风险积聚,单一发展传统信贷业务并非商业银行的最优选择;中小银行理财业务对提高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小于大型商业银行,而对增加破产风险的不利影响则要大于大型商业银行,说明大型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的成本收入控制、风险管控水平总体要高于中小银行。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就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提出了回归"代客"本质、注重风险管控、加强外部监管引导和规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业务之一.当前,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调整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走低,产品期限逐步缩短.同时,产生了"零收益"等一些棘手的新问题,本文对此作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加强市场研究、建立理财师约束机制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商银行开设贵宾理财中心,交通银行力推“沃德财富”贵宾理财,招商银行设立金葵花个人高端客户账户,荷兰银行打造“梵高贵宾理财”,汇丰银行主推“卓越理财”个人贵宾账户,花旗银行特辟贵宾理财室……在中外资银行以私人银行和贵宾理财招徕高端客户的同时,国际卡组织也开始积极对中国的富裕阶层进行全面调查、审视。近日,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在深入调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富裕阶层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后,发布了《中国内地富裕阶层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不仅能够满足居民对于理财投资的需求,同样能够发展中间业务,拓展自身的客户渠道,从多种渠道获得丰厚利润,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收益稳定,利润回报高,风险小,增值保值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但是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也更加激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个人理财业务相关概念理论进行界定,本文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进行探究,针对性的发现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并且相对应的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给外汇理财市场带来了一定冲击和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外汇理财市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何防范市场风险,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银行、投资者共同努力,促进外汇理财业务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末,我随总行“理财业务考察闭”一行先后去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集团(BMO),加拿大知名的基金管理公司AIM TRIMARK,加拿大皇家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花旗银行香港分行,香港恒生银行等机构进行理财业务考察。个人理财业务在加拿大、新加坡和香港就是针对贵宾客户开展的个人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19.
背景 2006年年底,我国人民币个人金融业务将对外资银行全面放开,此前相关政策已经逐步开放.2002年外资银行可以开办对国内居民的外币业务,2005年初外资银行又被许可经营人民币对公业务.2002年3月花旗银行上海分行推出贵宾理财业务后,各外资银行纷纷涉足国内外币个人理财市场,汇丰、渣打、荷兰等银行陆续开办了自己的贵宾理财中心.  相似文献   

20.
银行理财是现代银行一项十分重要的中间业务。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不仅大大拓宽了银行的经营范围,增加了银行取得收益的途径,也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该文介绍了银行理财的主要种类及其存在背景,分析了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联结渠道及其制约因素,指出更多的理财资金应进入资本市场,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投资需求,有关政策应当对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鼓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