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商关系亲清程度变化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商关系亲清程度的提高显著激励了民营企业的创新;分别基于"亲"和"清"的视角,与国有企业相比,"亲"更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清"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而对国有企业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应继续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廉洁程度,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创新效率。同时,民营企业应借助政商关系不断优化的机遇,通过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同时,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国家持续推进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和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亲清政商关系是否能够发挥绿色治理效应从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这一问题尚待深究且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10129个年度观察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城市的亲清政商关系水平越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越高,即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了“增量提质”效应。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亲清政商关系通过强化高管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加政府补助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动机和能力,具有“意识效应”和“资源效应”。进一步,本文发现亲近和清白的政商关系均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亲近政商关系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创新效应在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高和经济注意力低的地区、媒体关注度高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表现得更强。最后,绿色创新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绩效和财务绩效。总之,本文丰富了亲清政商关系微观经济后果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能够为我国“十四五”时期持续提高亲清...  相似文献   

3.
政商“清”,才能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商“亲”,才有凝聚力量谋发展的驱动力两会期间,企业家最关注的,要数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了。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重申了非公经济三个“没有变”,给企业家吃了“定心丸”,同时,用“亲”、“清”二字系统阐述了新型政商关系,要求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既要亲密互动,又要守住底线;企业家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光明正大办企业。政府与市场、权力与资本以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又盘根错节的关系,都映射到一个根本的关系——政商关系。这曾是民营企业家心中最大的痛,也是他们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为了寻求政治  相似文献   

4.
亲清政商关系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来,学术界从多种视角、多个层面对其内涵和构建方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随着“放管服”改革、反腐败建设等具体构建举措的实施及政商关系亲清度等总体评价指标体系的出现和应用,有关亲清政商关系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为了全面了解亲清政商关系的研究现状,归纳相关理论逻辑,进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理论先导,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与分析。首先,介绍亲清政商关系的缘起以及不同视角下的文献对其内涵的讨论。然后,着重从宏观制度和微观主体层面梳理和归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回顾亲清政商关系影响地区经济和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最后,对亲清政商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方式、评价度量和经济后果等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亲清政商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研究思路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尽显身手。”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在其中得以明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6.
罗米娜 《现代企业》2022,(7):130-131+174
<正>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第一次用“亲”和“清”两个字精辟概括并系统阐述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阐明筑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现状与成就,包括:做好企业联络与服务;收获企业满意评价;复工复产成效良好。提出筑建亲清政商关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个别干部对“亲清”的认识存在误区;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政策落实与民营企业家的期盼存在差距。分析其成因,包括:思想认识仍不到位,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有待加强;工作开拓创新不足,工作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打破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实现我国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必由之路。然而,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中小科技型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存在很多市场失灵失效的地方,需要积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重要引导作用。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地方政府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辩证统一是助力地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制度保障,能够帮助中小科技型企业解决在技术、资金、数字化、人才等要素方面面临的现实难题。接着,本文选择隐形冠军“第一城”宁波市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宁波市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可取做法,同时指出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既能够丰富亲清政商关系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也可为国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实践活动提供及时的决策支持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要求以来,全国各地的亲清政商关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出不同特征,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编制的2018~2020年中国城市政商关系评价报告数据,本文分析发现:亲清政商关系建设水平没有呈现出逐年向好的总体趋势,而是存在一定的反复,这主要源于清白政商关系的相对脆弱性和对持续监督的高要求,而亲近政商关系建设水平则稳步提升,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亲清政商关系水平虽然在绝对量上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的地区不平衡性,但是在增量上进步最快的城市主要来自中部和西部落后地区,表现出积极的竞争学习效应;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特征维度来看,多数情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越好的地区,亲清政商关系的建设水平就越高,表明亲清政商关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4—2016年95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商关系越“亲清”,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越低。其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两者存在互补关系,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政府透明度、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比重、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减轻企业税外负担、律师等市场中介服务条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还存在异质性影响,相比低不良贷款率省份和外资入股的城市商业银行,“亲清”的政商关系更能降低高不良贷款率省份和无外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的研究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和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时论     
《人力资源》2016,(4):4
【习近平:用"亲""清"二字密切新型政商关系】两会伊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了联组讨论,针对一些民营企业发展中经历的"寻租"以及歧视性待遇,强调要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再用"亲""清"两字阐明新型政商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议: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细化政商交往的"责任清单"目前,政商交往准则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够,政府官员不敢主动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不能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不敢主动去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建议政府进一步细化政商交往的"责任清单",为政商交往提供明确指引,落实失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小企业》2023,(11):26-27
<正>今年7月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7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中央部委领导也密集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或圆桌会,政企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升格。这些会议的目的,共性在于倾听企业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此前,全国各地方相继开展的“政企早餐会”“政企恳谈会”“政商沙龙”等等,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有利于加强政企沟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使各项决策接地气、通民情、得民心,进一步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国有物业服务企业,也应当从企业性质、行业性质、业务性质等维度,主动适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两字阐明了新型政商关系,为全国各级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家之间关系厘清了边界,划定了清晰的"红线""底线",作为国有物业服务企业也应当从企业性质、行业性质、业务性质等维度,主动适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新常态,在做大做强做优国企的过程中践行"亲"与"清"两个字的精髓,致力国有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解决就业难问题,主要出路在民营企业。课题组联合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根据全国工商联开展的2023年第三季度民营企业运行状况调查问卷数据,发现民营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近五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占比稳步上升;吸纳就业的潜力仍然较大,预计到2030年有望吸纳3.6亿人就业。但民营企业吸纳就业面临进入壁垒、不公平竞争、就业环境和条件较差、融资难、拖欠账款等多方面障碍和挑战,同时,部分民营企业未来用工和吸纳毕业生就业需求存在信心不足问题。建议加快解决民营企业进入壁垒、公平竞争、融资难和拖欠账款等问题,以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稳就业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宝鸣 《现代企业》2002,(12):25-26
一个时期以来 ,社会信用缺失现象十分严重 ,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 ,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严重影响了金融的健康发展。为此 ,必须对信用缺失“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信用缺失症”的症状表现1、赖帐逃债。恶意拖欠、逃废金融债务是当前信用缺失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 :一是赖帐不还。借债还钱 ,天经地义 ,但有的为逃避扣款采取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重复抵押等手段 ,套贷骗贷 ,长期拖欠 ;有的把贷款当成政府的救济款 ,只借不还 ;有的相互攀比 ,别人不还自己也不还 ,不赖白不赖 ,信奉“还贷吃亏” ;有的不以拖欠贷款…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本文以国务院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地方政府欠款治理对民营企业劳动雇佣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显著扩大了民营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并且上述效应在财政压力较大、法律制度环境较差以及劳动力市场供给充裕的地区和盈利能力较弱、融资约束较高、劳动雇佣需求较大以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更为凸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促使地方政府偿还了拖欠民营企业的账款,并显著缓解了民营企业面临的流动性约束。进一步讨论发现,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主要扩大了民营企业对硕士学历员工和非生产员工的劳动雇佣规模。此外,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显著扩大了民营企业投资规模,但却降低了资本密集度,且对员工工资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相对于投资规模,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对民营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的扩大作用更大,而且并不是员工工资的结构性变化所致。本研究从企业劳动雇佣决策视角厘清了地方政府欠款治理的微观经济效应,能够为整改地方政府欠款现象以稳定社会就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济》2019,(10):150-156
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民营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探究通货膨胀预期、高管社会资本分别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并检验了高管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商业信用融资显著负相关;高管社会资本与商业信用融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发现高管社会资本能够弱化预期通货膨胀率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面影响。据此结论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加强维护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状态,将通货膨胀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以缓解其对民营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负面影响;民营企业应加强其高管社会资本关系网络的构建,尤其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期,以降低其商业信用融资门槛而获得更多融资。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信用意识的不足使得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当薄弱。地方政府信用危机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进行地方政府信用的构建,而建立地方法治政府、地方有限政府、地方透明政府、地方责任政府势必成为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的对策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为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为竞争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从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开始,搞虚假注册,使“三无企业”混迹社会;企业成立后,在招工用工上骗取押金、拖欠工人工资;在商品交易中,作虚假广告、提供虚假信息、制假售假、缺斤少两、商标侵权;合同随意违约、毁约、恶意欺诈;非法融资、恶意透支、虚开商业汇票;故意抽逃资金,拖欠账款,欠贷欠息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税、漏税、欠税;到在退出市场时,出具虚假财务报表做假账,报假破产等等。这些不讲诚信的行为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屡见不鲜。更让人痛心和值得深思的是:一些不讲信用、弄虚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