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成文  王林松 《价值工程》2022,41(4):161-165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2013年-2019年的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首先采用耦合模型测度了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然后拟合了一般线性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程度,最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促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基础,基于石家庄市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计算方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石家庄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和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基于中心-外围的研究框架,采用基准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与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均会显著提升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邻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金融资源配置在地方与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中介角色;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分布区域下,地方与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据此,提出以“硬科技”突破产业链短板与痛点、基于宏观视野合理规划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中心空间布局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基于开放创新视角从数字设施、数字使用、数字创新三个方面,选取八个指标。搜集本地区16个地级市近三年的数据,运用信息熵计算评价指标的得分,得到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并进行分析,找出限制安徽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提出通过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促进安徽省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迅猛.陕西省数字经济产业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税收实现快速增长,新增登记户数不断增加,市场主体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近三年,税务部门为支持数字经济累计减税降费达到188.1亿元.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还存在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数字经济风险特别大等问题,给管理带来多重难度.通过多方调研提出相关建议,以期给相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兴经济,跨越了国家和地域的边界,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和新的增长模式。本文主要对数字经济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现实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悦  张军涛 《城市问题》2022,(10):64-71+81
构建包括STIRPAT模型、调节机制效应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中国东部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助推城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多重传导路径,考察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效果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金融不仅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基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通过纠正资本错配、强化绿色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途径间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金融通过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促进本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数字金融发展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河北正处于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推动河北迈入数字经济新蓝海,不仅有利于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利于河北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本课题结合河北财政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实际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内外财政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经验与启示基础上,提出河北财政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助推河北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也为提高财政政策效率、减少财政浪费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郭颖 《河北企业》2023,(12):23-26
数字经济是继传统农村经济、现代工业经济之后又一重要的经济发展形式,是以数字信息资源为重要要素,以数据科技为重要保障,推动信息资源在短时间内有效优化与配置,从而促使经济社会高效健康发展。当前,数字经济冲击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小型企业出现生存危机;数字经济人才短缺,国家相应数字人才培育机制滞后;数据信息安全问题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亟须解决。因此,我国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与社会发展新动力,就要抓住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矛盾,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融合进程,加快完善数字人才培育机制、优化配套体系、培育高质量数字人才,建立数据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2.
方婷 《价值工程》2022,(36):25-27
论文利用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基于熵值法测度数字产业化水平和构建ML生产率指数测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技术创新分为模仿创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数字产业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运用Super-N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135.53万家数字经济企业微观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两阶段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三者在空间上均呈现出“高高—低低”的集聚态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但是会对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产生负向溢出效应,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区域研究表明,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硬设施”和“软环境”的调节效应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人才数字素养和数字金融支持分别在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起到不同程度的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超大城市的拥挤效应日益显现,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否缓解拥挤压力,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出口产品质量的微观视角尤其值得关注。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以及统计年鉴的匹配数据,从产业集聚渠道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且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成熟型企业和稳健型企业以及低技术型和中技术型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为负,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为正,数字经济可有效缓解前者的负向影响并强化后者的正向作用,进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此外,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也是数字经济赋能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针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0.25%,但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带来相邻地区经济减少0.49%。“十三五”时期及中长期亟须区域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为明晰的路径。从其底层架构和辩证关系来看,西部地区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发展与平衡的关系,使成果得到广泛的共享。论文基于对数字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分析,给出了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即:坚持法治引领,确保科学技术的使用处在社会主义法治的规制下;坚持跨地域一体化发展,以“飞地经济”模式构建内陆“出海口”;以提高西部地区数据素质为方向,巩固现有发展成果;形成互相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西部地区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以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宏观与微观两层次分析,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是势在必行.然而,作为市场主力军的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中,处于较明显的劣势地位,主要体现在数字化意识、数字化人才、转型资金、数字化基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
喻科 《经济界》2021,(1):48-52
当前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政府管理力度不强、数字转型难点较大、技术支撑水平不高以及要素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提升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增强基础支撑能力、聚焦数字产业发展、提升融合应用水平以及强化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9年相关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数字经济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特征,发现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处于长三角数字经济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空间网络的中心地位,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受行政区经济约束,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跨区域联动特征较为明显。QAP回归结果表明,密切的数字经济交流、空间临近性、产业结构关联是强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空间网络的重要因素,其中数字经济的作用最为明显。鉴于此,长三角各城市应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搭建合作平台、共享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等方式将数字经济培育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