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行.2004年,国家对助学贷款政策和运行机制进行了重大了改革,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负担;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对开办助学贷款业务的银行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偿.通过将高校纳入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系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效果虽然有了一定改观,但是还款违约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本文从现状和原因出发,结合国外的有关成功经验,多角度分析了风险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徐自华 《经济师》2005,(6):107-108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造福社会和贫困学子的公益事业,其意义的重大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我国旧的助学贷款政策对贷款供求方激励不对等、缺乏有序运行的相应制度保障,导致经办银行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助学贷款业务一度陷入困境。2 0 0 4年新出台的助学贷款政策从现实矛盾出发,力图通过增加学生的违约成本、降低银行风险、提升学校在助学贷款中的责任等途径,来解决助学贷款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运行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引起广泛强烈关注,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具有重大启示:国家助学贷款应该由政策性银行发放,高等学校应该承担主要的管理工作,必须建立科学的风险补偿机制,必须构建完善的管理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正式在北京等8个城市开展至今,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期间,国家通过贷款范围、风险补偿机制、贷款助偿机制等方面的调整,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本文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与商业贷款的比较,找寻两者的异同和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资金的主要渠道,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地走进了高校。文章对湖南农业大学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生助学贷款的现状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参与主体即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四个方面来改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与完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波 《经济师》2010,(8):132-133
完善高校学生贷款制度是满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需要,是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的举措,是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因此,必须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还贷期限,调整风险补偿比例,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和建立信用法律法规,以进一步完善学生贷款制度,促进高校学生贷款管理科学运行。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于1999年起试行,经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强制性、各利益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及国家征信系统的不健全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国家助学贷款各利益主体在政策的制定及执行过程中相互间不断进行博弈,寻求各自利益最大化。以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为例,从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例如:目前河南模式的应用仅局限在河南省内,助学贷款需求远未实现;风险补偿金的发放周期较长,教贷中心和高校前期垫付大笔运作成本,高校资金压力增大,以至于出现高校“惜贷”现象;学生经济独立意识淡薄等。对各利益主体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成本分析,提出优化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消费信贷的主要形式,在我国1999年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国家助学贷款只是高等教育消费信贷的一种形式,这种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离预期目标和现实需要相距甚远。本文密切联系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就如何拓展高等教育消费信贷之问题,提出了创建中国教育发展银行,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消费信贷模式,建立高等教育消费贷款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媛 《经济师》2011,(7):34-35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帮助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圆了学生梦,减了家长忧,但在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经济学分析,以期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1999年出台,后经过几次调整和改革,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奖贷减免补"资助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关系到大学生资助体系能否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教育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普遍实行的由大学生所在高校为主体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其中有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的制度设计上,本文从高校所在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弊病分析入手,阐述了大力推广学生生源地贷款的可行性及优势,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制度设计,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高校助学贷款为依托,就贵州省助学贷款现状,分析目前高校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结合作者在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的经验并加以总结,给出应对目前高校助学贷款的五点经验:1.加强完善并及时更新对学生信息库管理。2.建立并完善贷款学生的诚信信息系统。3.建立健全政府督导,加强完善助学贷款相关的法律制度。4.各个高校也应加强组织管理,设立专业的学生贷款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5.积极探索助学贷款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动向     
《经济改革》2009,(4):7-7
国家给予支援西部等毕业生优惠政策 《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日前公布,其中指出,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  相似文献   

13.
助学贷款的实行通过两条路径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一是助学贷款的实行会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进而通过人力资本的增加,作用于研发产出,提升了国家创新能力;二是助学贷款政策也是公共创新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会带来公共创新基础设施的改进,进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代表国家创新能力的授权专利数和助学贷款指数单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助学贷款完善指数每提高1,国家创新能力会提高2%左右。对模型进行扩展,来探究不同年份的滞后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滞后一年的助学贷款指数对国家创新能力影响不大;而滞后2年、3年和4年的影响则较为显著,尤其是滞后3年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李爱华 《经济论坛》2004,(13):93-94
中国人民银行和教育部在1999年联合发文,以全国8个城市为试点,以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为对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并于2000年9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然而,根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统计,迄今为止,在申请贷款的学生中,仅有不足10%的学生获得贷款;申请获准率较高的北京等地,获得贷款的学生也仅占申请贷款学生数量的30%左右。为什么助学贷款发放比例这么低?为什么看似既有利于学生、又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一项好措施实行起来这么难?应如何规范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与管理?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其政策执行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助学贷款风险各方承担的担保机制、加大大学生违约的惩处力度和积极拓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的主要模式。在财政供需矛盾凸显的背景下,对其运行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生源地助学贷款运行成本产生于多个部门,且部分缺乏会计记录。借助作业成本法的理念,本文从流程和部门两个维度构建生源地助学贷款运行成本的核算框架,确定具体核算方法,对案例县的运行成本进行核算和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结果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高覆盖和低违约需要大量成本支撑提供了初步证据,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成本控制提供了可行路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成本核算方法亦可为多部门联动项目,如精准扶贫、公共卫生事件等项目的成本核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目前解决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拖欠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对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诚信评价指标进行了两阶段的分析,公平公开地评选出信用度高的学生。以此来提高助学贷款回收率。  相似文献   

18.
建立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目前解决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拖欠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对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诚信评价指标进行了两阶段的分析,公平公开地评选出信用度高的学生.以此来提高助学贷款回收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扩张,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一路攀升。但最近,由于部分高 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超过20%,相关商业银行相应对违约高校亮出了借贷红牌。一边是高校助学贷款申请数量的直线上升,另一边却是银行对贷款发放的日益谨慎,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到一种学生难贷款、银行贷款难的境地中。国家助学贷款“两难”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0.
银行、高校、学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所采取的主要资助政策,但是近年来贷款学生的高违约率使国家助学贷款的施行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对银行、高校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行为的博弈分析,建立了博弈模型.高校必须主动与银行合作才能更好地防范自身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风险,提出了高校在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中的角色定位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