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17年《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74号)提出“完善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审计制度,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以来,审计机关高度重视境外审计工作,大力推行境外投资业务审计以降低国有企业跨国经营风险、保障境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文章基于2010—2019年审计署发布的138份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单位的审计公告,系统分析中央企业境外投资业务的审计发现与问题特征,深入剖析现行境外审计监督的缺陷与困境。为了解决当前境外投资审计对象广泛但深入程度不足、审计范围全面但区位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与借助委托审计机制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局在1992年和1999年对澳门、香港.匈牙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几家境外中资企业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通过对境外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及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发现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其安全完整.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审计机关积极开展和加强对境外企业的审计监督势在必行。 一、从境外企业现状看,有必要加强审计监督 从我市政府综合部门对境外中资企业的管理及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的结果看,多数企业规模小,且负债经营、…  相似文献   

3.
境外国有资本的审计监督是审计全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目标是维护境外国有资本的安全完整、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文基于境内和境外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结合相关实践对境外国有资本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对境外国有资本内部审计主体、客体以及审计方法等进行研究,提出公司章程约定境外国有资本相关的内部审计权力、对不同境外国有资本类型采用相匹配的审计模式和创新运用股东联合审计强化对境外国有资本的审计监督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伴随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规模日趋扩大,境外投资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本文通过介绍境外投资易产生的主要风险点,秉承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的目标,提出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国有资产境外审计新路径---关注投资风险点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现状(一)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需求与审计目标21世纪第一个十年,国内外审计实务界,引发了最有用的审计的需求。需求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望或者欲望。需求也是产生行为的主要动力源泉,如果没有满足需求,审计成果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也就会出现常年审,常  相似文献   

6.
一、境外企业审计的必要性 (一)谢鹤亭贪污案敲响的警钟:放松对境外企业的审计监督,必然导致境外国有资产的流失 2000年10月13日上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最高人民法院委托,对广东省天龙集团公司总经理(副厅级)贪污案宣布死刑复核判决,核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谢鹤亭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同时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谢鹤亭立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谢鹤亭是建国以来广东省被枪决的贪污犯中贪污数额最大、级别最高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从1993年3月至1995…  相似文献   

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监管、加强审计监督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8.
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和境内投资单位监督、管理境外企业的法规依据 由于境外企业是境内投资单位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投资设立的,这种企业所在地方面的特点,决定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和境内投资单位无法像监督、管理国内企业那样对境外企业实施监督和管理。那么,有哪些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部门有权监督、管理境外企业?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和境内投资单位是如何监督、管理境外企业的呢?这是研究境外企业审计问题不能回避的问题。 课题组认为,可以从我国与境外企业有关的现行法律、规章制度中找到回答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与监督…  相似文献   

9.
近年,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推动下,企业对外投资比例不断增长,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审计监督管理工作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通过对境外审计案例分析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方式,促进防范和化解国企境外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徐芳 《企业经济》2007,(6):65-67
从宏观角度而言,国家外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我国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流失的最根本原因。为促使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亟须在理顺政府、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三者间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明确管理思路,修改对相关国有资产过于死板的管理规定,并注重其事后实质性监管。  相似文献   

11.
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对其项目资金等适时进行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目的是保护国有资产在经济活动运行中的安全,保障和促进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防范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降低审计成本及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国家经济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和监督管理体制将会发生更大变化。因而,重新审视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审计现状,分析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对构筑科学的、可操作的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效益审计的着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现阶段开展效益审计,一要对国家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审计,审计的着重点是财政资金投资使用过程中因管理混乱、决策失误和制度不完善而造成重大损失浪费;二要对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审计,审计的着重点国有或集体企业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转换或创新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政府机关监督不力,造成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今年三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革。改革以后,在社会上和审计机关内部都产生一些误解:认为在这种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将取代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这是对审计机关法定职能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错误认识。一、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革的形势下,加强和深化国有企业审计,严格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和基本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要坚持政企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府部门在境外投资管理活动中职责不清、定位不准对于企业来说,境外投资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是政策上的指导和信息方面的服务,但一些政府部门却没有摆正宏观管理和出资人的双重位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具体项目的风险审查、公文运转以及因职责不清而造成的部门之间的相互掣肘上,使得指导政策和法规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影响了境外投资的总体效益。(二)监管职能分割导致监管失控目前,国有资产所有者对境外资产的管理和监督职能被分割在不同的综合部门:财政部负责资产基础管理和税收;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脱钩改制由试点开始全面实施,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流失“黑洞”不断显现,流失数额不断增大,手段日趋多样.这些都给担负国家经济监督重任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新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加强国有资产的审计监督,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我们审计面临的新课题.作为一名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者,笔者最近有机会对几个县级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最近的审计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7.
《浙江审计》2004,(8):F002-F002
7月13日至14日谢力群厅长在丽水市调研国有资产审计工作。调研期间,谢力群厅长参加了由丽水市市长刘希平主持召开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座谈会,了解丽水市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经营和管理情况,和与会人员就防止政府负债风险,加强审计监督等问题作了研讨。谢力群厅长在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已取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内部多种形式的监督,而且还要同时接受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由于各种审计主体职责重复、各自为政,在导致审计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造成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现行架构出发,对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其他多种审计主体的分工与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国有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审计月刊》2010,(8):59-59
为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强化地方金融审计,加强对全市地方金融企业的审计监督,促进金融企业规范运行、健康发展,北京市审计局最近重新组建了金融审计处。负责对北京地方金融机构、北京国有及控股企业的境外投资企业和世行贷款、国际组织援助等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监管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问题以及实践问题,就是国有资产主要将以股权形式即国有资本的形式存在,政府成立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局),以出资人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按资本运营的规律来推进国有资本经营的市场化改革,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机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如何适应国有资产监管机制转换的审计环境,从对微观生产经营企业的审计监督转变到对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资本(股权)经营和生产经营三个层次全方位、全过程和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监督,形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调整与政府审计监督的良性互动,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