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证期间是指根据债权人和保证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它既是债权人主张保证债权的期间,也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保证期间在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但由于其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并可以中断,故是特殊的除斥期间.无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都存在保证期间中断.保证期间中断后,待中断事由消除原保证期间重新计算.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从性质上说是不相容的,二者不能同时适用.<担保法>既然在保护债权人请求权上适用了保证期间制度,就排除了保证合同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2.
姚虹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193-194
保证责任期间是保证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对保证责任期间相关问题的研究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保证责任期间的起算在保证责任期间计算中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预期违约并不当然赋予债权人能够要求债务人承担责任的权利,保证责任期间也就不能轻易地认为可以提前开始起算。而分期履行债务中债务人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却能够当然赋予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承担责任的权利,保证责任期间起算随之改变就无可非议了。  相似文献   

3.
王丰 《经济论坛》2004,(8):105-106
保证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担保法律制度中当事人首选的担保方式之一。但在实践中人们对保证缺乏认识,在使用时易发生纠纷,因此有必要对保证中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吴昊 《经济》2011,(12):90-91
我国《担保法》明确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承担偿还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债权人是银行的情况下,保证人往往都与银行(即债权人)存在存款合同关系,在此种情形下,如何协调《合同法》与《担保法》的关系,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