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支持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突破劳动力就业的制约因素。根据我国农村产业和劳动力的特点,统筹考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灵活就业相对于传统的“正规就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就业规模越来越大。是当前宁波市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建立和完善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营造促进灵活就业的良好环境,对于扩大就业,切实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业的对内开放: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在按照“入世”的约定,逐步放开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但与此同时,银行业的对内开放却因为倍受质疑和争议而停滞不前这种状况需要尽快得到扭转,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公平原则的要求,更是因为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具有现实的和战略性的意义。这种战略意义决定了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需要采取“改造”与“新建”两条路径并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4年6月公布以后,已经在各个主权国家广泛实施,成为了当今全球银行业的主流应用方向,深刻地影响了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路径。新协议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领域进行了不少创新,如何在各国的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地适应本土环境和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特别是城郊农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由此产生了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已超过4000万,并仍在以每年约200万人的速度递增。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的出路在于就业。截止到2004年9月底,石家庄市裕华区32289名失地农民中,劳动年龄段内(男16—60岁,女16—50岁)的有27460人,其中目前暂无业和处于失业状态的有9309人,失业率高达34%。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对影响劳动力就业的诸多困境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对扩大劳动力就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6):42-4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李建伟等人近期撰文指出,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石。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承担着促进国家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使命,面临着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任务,更蕴含着巨大变革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问题现状及路径选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而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求矛盾异常紧张,就业困难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极大威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而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据统计,全世界有5亿多残疾人。我国有60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5%,涉及到1,5的家庭。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国家必须重视,否则不仅会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还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据抽样调查,我国15岁以上的残疾人当中,有劳动能力占27.42%,有部分劳动能力占42.99%,合计可参与劳动的残疾人数达80.41%,而残疾人的待业率为49%(正常人为3%)。且在业残疾人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96.6%,而从事化技术等行业的脑力劳动仅占3.4%,同全国在业人口的总体相比,残疾人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于体力劳动。这表明,我国企业中存在严重的残疾人就业歧视现象。残疾人就业中存在很多问题,残疾人需要政府的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残疾人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等权利.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发展的根本.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关乎残疾人的生存权、社会地位,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某县的残疾人就业总体情况和工作重点进行描述分析,第二部分是根据残疾人就业情况与资料分析残疾人就业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向全世界开放其金融市场,这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来说不仅是一次挑战,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尤其对银行民营化改革来说,更是一次契机。本文首先对民营银行的概念与优势进行了介绍,认为设立民营银行的总体路径是采用渐进式发展路径、强制性和诱致性变迁相结合、改造和新设并行路径,股权结构路径是选择相对集中型的股权结构,市场定位路径是发展地方性的中小银行。 相似文献
14.
财政立宪:我国宪政建设之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立宪不仅是世界宪政国家的源头,也是一国实行宪政的基础,在我国更是推动法治国家和宪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指出财政立宪是通向法治和宪政的重要途径,并对西方财政立宪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财政立宪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财政立宪的事项安排和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人力资源绿色就业包含直接性绿色岗位、间接性绿色岗位和绿色转化性岗位.研究绿色就业,应按照行业的性质,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扩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和降低新的失业风险的工作中,必须研究推进绿色就业的途径,使之努力做到趋利避害,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好的效果.推进绿色就业,要把握三个环节,瞄准三类对象;积极推广绿色就业理念;人力资源部门要研究确定绿色就业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注意解决好失业问题;强化绿色技能培训,搞好就业服务;鼓励带动绿色创业. 相似文献
16.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商是市场交易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主体。我国应将目前针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转变为对交易商的监管,在统一市场分层,突出交易过程监管的同时,构建以交易商为基础的场外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机制。在制度建设上,重点要完善核心交易商的风险揭示制度和适当性判断规则,使最终用户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决策,并使特定风险产品与特定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金融创新的热潮,大量的创新工具、创新体制的问世,不仅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深化、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乃至于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国公营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公营企业的认识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严重地阻碍了公营企业的深化改革。为此,必须从澄清观念入手,从分流公营企业、深化股份制改革、构建科学管理模式等做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