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卡工程》2014,(Z1):34-35
正面对的银行卡业务中"规模战"、"费率战"等的恶意竞争,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近日向各家商业银行、中国银联和支付机构下发通知,从加强实名制审核以规范银行卡发卡业务、银行卡风险管理、严格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以及监督管理四方面入手,加强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督管理。在这份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14]5号)(下称《通知》)中,央行明确要求各家商业银行不得盲目追求发卡规模,在收单业务方面,重申对于从事资金借贷、理财服务等投融资经营活动的特约商户,收单机构不得为其开通信用卡受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非金融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迅速向一线以下城市发展,延伸到市、县甚至乡镇等基层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的违规行为也呈现多发态势。笔者结合辖内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现场检查、日常监管情况,呼吁高度重视和尽快治理部分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野蛮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行业     
《金卡工程》2005,9(12):9-9
北京50家旅行社装上POS机;南京将在铁路等领域推行银行卡业务;上海工博会展示水电气费一卡通;上海开通社保卡与银行卡绑定支付服务;沈阳一张银行卡将可缴多种费;……[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发展银行卡业务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支付服务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是与客户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产品之一,以发展银行卡业务为平台,进而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支付服务水平,对于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农村发展银行卡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农村金融机构全面发展银行卡业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互动问答     
《黑龙江金融》2014,(3):78-78
如何登陆"银联在线支付"?"银联在线支付"网址:online.unionpay.com,可直接登陆,也可通过"中国银联"官网(https://online.unionpay.com)的链接进入"银联在线支付"网站。如何开通"银联在线支付"?(一)在线开通登陆银联在线支付网站,点击"立即注册"完成开通,流程如下:1.输入银行卡卡号及验证要素;2.填写银行预留手机号,获取并输入短信验证码。(二)电话语音开通  相似文献   

6.
建华 《金卡工程》2008,12(3):62-63
2006年6月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已开始推广全国,通过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可以全天候进行工资发放,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收费,通存通兑、跨行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公共支付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2007年,商业银行积极利用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特色开拓与创新金融新业务与新服务,效果卓著。陕西省依托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建立了集中代收付系统,能支持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事业缴费。同样,山东省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核心,完善了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齐鲁乡情卡"、蔬菜批发市场的非现金交易工具等特色业务。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     
《金卡工程》2006,10(11):2-3
中国银联安徽分公司挂牌成立;上海上万商家年内开通“指纹支付”;“黄金周”刷卡交易总金额同比增长52.24%;沃尔码在通用电气联手在华发行信用卡;中国银联携手通济隆公司推出首张银联标准预付费;建行与阿里巴巴推首张电子商务银行卡。[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金融》2013,(4):79-80
为方便百姓生活,创建便民支付环境,全省17家银行已开通ATM跨行转账业务,改变了ATM只能存取款、查询传统。使用银联卡到ATM上进行跨行转账,既可以节省去银行柜面排长队的时间,又不受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24小时均可办理;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市民只要在ATM机上插入银行卡,输入密码,选择跨行转账交易,输入需转入的卡号,就可将资金转入已开通ATM跨行转账业务的银行卡账户上。ATM跨行转账业务的最大优势是操作简便,汇款资金立即到账,而且大部分银行不需要开通申请,直接就可以在ATM上进行跨行转账业务。  相似文献   

9.
天堑变通途     
《甘肃金融》2007,(11):1
11月19日,小额支会系统跨行通顾存通兑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开通.跨行通存通兑,是指居民只要拥有一张银行卡或存折,就可以在本市、本省,乃至全国任一地点的银行网点办理不同银行之间的现金存取、转账和账户余额查询甚至还贷、缴费等其他支付结算类业务,免去了在银行间奔波的苦恼,减少了现金使用和"现金搬家",有利于缓解"银行排队"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当银行卡遇上互联网和手机,引起的反应足以改变原有的支付产业格局。 在这个网购风靡全球的时代,传统线下POS商户纷纷转向线上拓展业务,而较高的技术门槛和繁琐的操作步骤使得有着“5A银行”之称的网上银行难以普及,广大网民对便捷、安全的支付模式的需求日趋强烈。如日中天的支付宝捷足先登,于2010年底推出无需开通网上银行的快捷支付业务,目前其用户已达6500万。作为我国唯一的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也于2011年6月应时推出银联在线支付平台。  相似文献   

11.
王都富 《金融论坛》2021,26(12):8-13
数字人民币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弱化银行卡支付介质作用,改变传统银行卡支付清算模式,降低银行卡支付结算收益.同时,数字人民币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打破移动支付市场垄断,重塑零售支付市场生态;改善跨境支付体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完善零售支付产品服务体系.商业银行应把握数字人民币起步阶段的机遇,以客户为中心,加快零售支付业务数字化升级,打造数字人民币支付新生态,加快释放数字人民币推广带来的"外溢"效应,挖掘数字人民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涉足银行卡收单业务,银行卡收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支付机构合规经营理念淡漠,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防控水平亟待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监管体系,强化支付机构内部管理,加大对收单机构的检查处罚力度,建立支付机构退出机制,以提高支付机构的合规经营能力,防控支付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13.
"空中加油"技术的应用,让空军战机的续航和远程作战能力明显提升,那么,试想一下,金融机构的"空中服务"会是什么样?浦发银行最新推出的全国首张自主知识产权手机支付银行卡给出了答案。这项NFC手机支付新业务,将银行卡信息"植入"手机SIM卡里,直接通过手机空中完成包括账户充值、支付、换卡在内的诸多金融服务交易,无需任何银行网点或自助设备,真可谓"创新迈一步,生活进一步"。浦发银行是我国第一家实现全银行卡空中植入SIM并实现支付的商业银行,第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金融》2013,(9):80-80
<正>中国银联一直致力于联合商业银行和产业各方推动银行卡支付领域的创新,重视银行卡使用领域的不断深化与拓展。"银联在线支付"作为中国银联"线上银联"的重点创新型业务,始终致力于为广大银联卡持卡人提供更加便利、安全、高效的支付体验,联合产业各方共同推动我国电子支付产业持续升级发展。本期银联卡专栏,小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发挥银行卡业务的功能,改善城市、农村支付结算服务质量,促进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吉林省白城市银行卡业务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当前支付机构作为新的市场力量,在银行卡收单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支付机构起步较晚,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其银行卡收单市场存在的问题亟待关注。笔者通过对汕头辖区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发现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市场相关法规尚未完善、收单市场存在无序竞争情况、收单市场监管乏力等问题,并对基层央行如何加强对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监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同业动态     
《农村金融研究》2008,(11):80-80
中行与泛美开发银行签署贸易融资协议;农行股改方案获得国务院通过;工行建行率先在沪开通指纹支付;中国银联打开北欧市场;花旗信用卡业务曝14亿美元亏损。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下,我国银行卡市场经历了创新发展的一年,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业务创新硕果累累。与此同时,银行卡市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不容忽视,银行卡支付服务行业的转型与变革任重道远。新形势下,有关各方要继续立足拉动消费,加快业务创新和转型发展,共同提升银行卡支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金卡工程》2013,(9):34-34
日前,中行上海市分行和浦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分别宣布正式推出此项业务,NFC手机支付让手机更像银行卡,但支付起来比银行卡更方便快捷。NFC让手机银行升级NFC手机支付就是将银行卡信息写入特制的NFC-SIM卡中,你的手机就摇身一变成为"新钱包",替你实现付款、充值等需要。其实,NFC业务并非手机钱包的首次尝试。早在几年前,中国移动就开发过类似产品,随后中国联通和中国  相似文献   

20.
陈莉 《西南金融》2011,(12):52-54
为了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更好地服务"三农",近年来人民银行推出了支付结算"迅通工程"。而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则是"迅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以来,达州市在宣汉县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是对该项业务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