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新疆绿洲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及管控机制研究——以塔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系统工程。土地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生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系统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对其研究有利于提高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方法]文章以塔城市为研究区,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方面构建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2009~2014年塔城市绿洲土地生态安全影响主要因素。[结果]塔城市土地生态安全主导影响因素为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牧草地面积、农药施用量、林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化肥施用量等因子。[结论]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管控机制,包括绿色经济发展机制,土地资源"三位一体"保护机制和科学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监管机制。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保护措施、科学利用土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制定西部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总体战略,统筹区域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以青海省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明确生态脆弱区进行土地整治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将生态整治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战略路径中,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整治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确定青海省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分类实施,整体推进,以保障土地整治目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5)
我国正在实行第三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方法等方面都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在西部县市规划实施管控方面,由于人员、技术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因素,制约着西部县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影响土地资源科学高效利用。以新疆伊宁市为研究区,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建立实施管控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方法,揭示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年来实施管控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证明,应该建立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控运行机制,深入开展相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科学研究,揭示科学合理的土地管控影响因素,遵循集约节约用地模式,实现县域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生态移民是生态压力空间转移的一种特殊人口迁移类型。生态移民缓解了迁出区生态环境压力,与此同时会对迁入区产生巨大的影响。文章以1995年、2005年、2015年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借助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空间自相关和半变异函数等方法研究了宁夏红寺堡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1995-2015年的20年内,红寺堡区各种土地类型间的相互转换较为频繁,总体趋势为建设用地和林地持续增加;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先增大后变小,高风险区集中在城区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未利用地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生态风险等级与地形也存在着相关性,高风险分布在海拔和坡度较小的地方。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风险的影响,为红寺堡区土地利用优化提供相关借鉴及建议,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蒙吉军刘家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摘要绿洲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多年来,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却相对狭小,再加上掠夺式经营和不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西部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新疆为例,选取1980年~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新疆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轨迹以及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计算了1980年以来该省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认为1980年以来,新疆出现三次明显的产业转型,随之出现的生态环境效应呈"U"型发展变化趋势,表明现阶段新疆产业结构变化给区域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正在加大,该地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很艰巨。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7)
为研究西北生态脆弱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及动态演变趋势,文章借助三角模型从经济持续性、社会和谐性、生态合理性三方面选取19项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持续性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非社会和谐性指数和非生态合理性指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由不安全状态(2008—2015)向弱安全状态(2016—2018)转变;土地生态安全趋势呈现很安全—一般安全—很安全的波动发展趋势。(3)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城市绿地面积、工业三废的治理是影响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4)兰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逐年变好,并朝好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8)
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三维度框架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4、2009和2014年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及主要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4—2014年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总水平缓慢提升,但安全层次不高,安全等级较低,土地生态安全系统的内部协调性逐渐降低;(2)土地生态安全单项水平中,环境子系统始终处于缓慢提升阶段,经济子系统由快速提升跌入缓慢提升阶段,社会子系统则从缓慢退化跃升至缓慢提升阶段;(3)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障碍因子类别、障碍度及因子排序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障碍因子经历了从经济类因素向资源环境类因素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干旱半干旱区土地整理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探讨--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整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既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实现经济效益上的最大化,又能兼顾社会和生态效益,带来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来说,现实土地整理活动却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状况而存在整理的成本外溢现象,即外部负效应,从而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应用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土地整理的负外部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正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用地保护问题,但所采取的措施基本停留在划定保护空间范围这个层面。对于保护空间范围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精细化管控,尤其在规划编制方面,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则较为薄弱。对此,笔者通过对深圳的情况分析认为,可从实施精细化规划管控的角度出发,开展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编制。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管控现状与问题城市生态用地规模日渐减少。深圳市自2005年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以来,一方面,基本生态控 相似文献
12.
农用土地等级划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皮山县农业用地等级划分为例,就GIS技术在新疆绿洲农用土地等级划分的应用进行探讨,着重论述了在GIS技术支持和绿洲特殊地理环境背景下,农用土地数据的处理过程,建立相应的数据图库,对比实际情况,分析分等结果。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6)
基于甘肃省榆中县1996年土地详查电子数据库和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分析该区域15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格局变化,以及不同坡度等级下土地利用方式尤其是耕地转入转出变化。结果表明:从变化总量看,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及交通水域用地面积均有增加,草地、园地面积减少;从空间分布看,中部农耕条件较好乡镇的耕地被建设用地和林地挤占现象显著,耕地增加区域集中在北部干旱山区及南部二阴山区;从不同坡度等级区域看,小于15°区域内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显著,大于15°区域内尽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推进,但仍有部分经济落后乡镇存在坡耕地面积增加现象。可见,在耕保、城镇化和生态工程的三重压力下,如何保证耕地占补中的数量质量同平衡、如何保护高质量耕地不被挤占、如何合理确定区域退耕林草结构比例都是生态脆弱区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正在面临着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而城市又是人口分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阵地,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引领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将会受到城市承载力的约束。文章利用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法、就业人口承载力模型法和国民财富测算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乌鲁木齐市的经济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径法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并基于重力模型最终确定重要生态廊道。研究结果:金坛区形成了主次分明、点线面要素齐全的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区域,面积占金坛区总面积的44.58%,其中金坛区重点保护区域占金坛区总面积的23.67%,并以此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的红线管控制度体系。研究结论: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划定的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可为区域土地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平山县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EXCEL程序,设计了生态安全预警评价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平山县预警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6.451递减至2010年的4.938,其警情由轻警过渡到预警状态,生态安全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2015年、2020年、2025年的生态安全预警综合指数分别为4.676、4.354和4.268,均保持预警状态,说明平山县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