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20年以来,在金融支持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中,金融政策的灵活性、精准性和直达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既反映了政策工具深化逆周期调节并适时创新运用方式的现实成效,也是对前期金融各项改革成果的成功检验。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深化改革助推产业和消费升级成为金融工作的主线,助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金融系统的首责。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凝聚金融系统合力,用好各类优惠政策,加大重点企业融资对接,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工作推进过程中,资金供需两端、政府配套、科技赋能、风险管控存在...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对金融行业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云南省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一贯秉持金融先行的理念,强调"金融融、交通通、产业兴、经济强",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相结合,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千方百计推动金融工作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真落实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民创业发展,浙江嵊州市开展了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综合试点,推出了"创业乐"、"安贷保"系列金融新产品和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在增加信贷担保方式、放宽贷款条件、优惠利率和保费、简化办贷手续和防范信贷风险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为微型企业的再次创业、农户的初次创业以及低收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在金融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引领、科技驱动发挥着巨大作用,形成了金融科技"千帆竞发、创新者胜"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维护金融安全,给监管部门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园区直通车     
《投资北京》2012,(1):86-89
中关村推出"小微保"等系列金融创新产品2011年12月16日,信贷创新中关村系列活动——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成立十二周年暨金融创新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举行。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在成立十二周年之际,发布了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通道  相似文献   

7.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不仅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两大永恒主题,而且又是一对矛盾的两极,金融监管刺激金融创新产生,又在不断调整中促使更进一步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矛盾对立,形成了"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良性动态循环博弈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当前的全球金融风暴并非金融创新被金融异化了,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创新泛滥、监管缺乏,二者不能有效匹配.对此,应协调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在"维稳"的前提下要强化金融监管,同时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未来中国的发展依然要坚持以市场为核心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了"推进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座谈会,本文是刘贵生行长在此次会议上的发言。会议围绕"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金融机构对高新区支持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两个方面展开,旨在促进陕西省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西部强省建设和西安金融中心建设。刘行长的发言高屋建瓴、激人奋进,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出席本次会议的有: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银监会陕西监管局、中国证监会陕西监管局、中国保监会陕西监管局负责人,西安市政府研究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在陕各银行行长、证券公司负责人、保险公司负责人以及高校的部分专家学者。——栏目主持人: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钱皓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下半年以来,广西银行业紧密围绕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和要求,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特色经济发展.积极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有力支持了广西"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关措施的落实,自身也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融合,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有力抓手.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其典型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创新驱动战略、科技金融工作定位、保障机制、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科技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实际,客观总结和评价了农业银行当前电子银行创新的成效与不足之处,针对性提出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建议构建智慧银行、移动金融、电商金融、在线融资"四位一体"的商业服务新模式,推动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惠工程"是金融惠民工程的简称,是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推出的农村金融教育宣传普及项目,旨在用3-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农村金融教育活动,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发展农村金融,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使"三农"认识金融、利用金融、享受到更多更公平的金融服务,加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金融创新蓬勃发展,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6月"钱荒"证实:缺乏足够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扰乱了市场秩序。然后通过二者的辩证博弈关系,说明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辩证统一,应当在博弈中共同发展。最后针对中国目前金融创新与监管的现状,对二者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使金融监管充分适应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能充分发挥激活经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财政》2013,(2):32-34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等有关精神,更好推动农业保险发展,2012年,财政部金融司在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宁波等东部五省市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看,东部五省市根据当地"三农"发展的新形势,依托相对发达的经济、金融和保险市场,在"保大宗、保成本"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保特色、保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传统金融扶贫的弊端逐渐显现,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则为我国的扶贫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与道路。基于此,本文以安徽省阜南县为例,梳理传统金融扶贫的弊端和互联网金融扶贫的优势,结合实际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进行模式创新,并进一步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助力当地实现脱贫,从基础设施建设、知识普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各个主体间的合作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和P2P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呈"井喷式"增长,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可谓是"百花齐放"。互联网金融在给用户带来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酝酿着潜在的金融风险。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如何平衡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监管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上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罗明 《时代金融》2014,(7X):60-61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和P2P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呈"井喷式"增长,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可谓是"百花齐放"。互联网金融在给用户带来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酝酿着潜在的金融风险。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如何平衡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监管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上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我国与沿线各国开展深度的贸易合作创造了条件。而金融是推动贸易发展的基础。但是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金融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需要结合"一带一路"加以创新,金融发展要全面分析"一带一路"存在的挑战与市场需求和创新需求,要实现革新定位,找准切入点,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温信祥 《福建金融》2014,(11):13-17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迅速,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居民投资渠道较少、利率双轨制、非制造成本高等因素驱动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成本端、客户的体验、大数据、移动金融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要方向。互联网金融创新存在"30年法则"和路径依赖约束,并需要考虑金融风险的外部性,受到监管合规约束。互联网金融创新要过服务实体经济关、风险管控关和监管合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