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使用与前人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990-2012年中国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中国经济历年来主要靠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拉动,但是2009年以后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始超越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此外,文章计算出三次产业资本边际产出比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应当调整投资在产业间的分配以提高资本效率。最后,通过产业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关系的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能够促进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和。GDP经初次分配和一系列复杂的分配过程,形成国民收入分配最终格局,呈三部分的资金流向,其中一部分以单位和个人上缴工商税收、所得税等形式上交财政部门,形成国家所得,其主体部分即财政收入;第二部分是企事业单位以净利润、公益金、提取的折旧基金等形式留成,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形成单位集体所得;第三部分是以劳动报酬、福利费、各类津贴、利息等形式向居民支付,形成个人所得。从理论上说,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分配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高低与财政收入增长的高低大体上成正比,从长期来看,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基本趋于同步,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我国经济日前仍处于转型期,财政体制的改革正不断趋于完善,财政收入增长受财政体制改革和税收政策变化影响较大,非经济增长的因素不断增多,从而出现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幅度不完全同步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影响内蒙古GDP增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婕  连婷婷 《北方经济》2013,(11):55-56
一、引言 随着经济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焦点,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GDP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衡量某国或某一地区经济发展规模、速度、效益和结构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以及该地区的产业、需求结构,对制定正确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港口经济》2011,(10):62-62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更是一个质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济发展的进度,但不能说明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更不能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环境污染、城市化和人口膨胀所付出的社会代价。评价一个经济体的增长质量,不仅要看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它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强大动力,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过消费率(即消费占GDP的比重)、投资率(即投资占GDP的比重)以及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即各需求每年的增量占支出法GDP增量的比重)的纵向比较分析可看出广西经济增长存在如下特点(见表1):  相似文献   

6.
杨俊  邵汉华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45-47
工业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破坏环境的主要力量。文章在介绍了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特性,同时考虑了“好”产出的增长、“坏”产出减少的环境技术效率。利用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从产业层面测算了我国36个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评价了2001-2007期间各行业年增长与环境协调性的状况。研究表明,文章所用的模型能恰当地反映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就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一个国家的专利制度与其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专利制度整体运行的分析结论适用于每一局部吗?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本文从中国整体与内蒙古自治区这一局部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专利授权数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三大需求是指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经济学通常把它们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国际上一般按支出法来分析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通常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占GDP增长的份额来反映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分析近年来广西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找出制约广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有些产业发展得很快,有些产业发展得很慢。根据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对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标准,我国正处于准工业化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不断变化。本文试图用库兹涅茨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按人口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动趋向的判断,来分析漳州市1980年~2002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同时比较漳州市与全国在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劳动力构成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童文山 《开放潮》2005,(9):54-55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有些产业发展得很快,有些产业发展得很慢。根据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对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标准,我国正处于准工业化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不断变化。本文试图用库兹涅茨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按人口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动趋向的判断,来分析漳州市1980年~2002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同时比较漳州市与全国在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劳动力构成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简单说,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从经济学的含义讲,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产业从农业为主转向工业为主,其社会形态从农村社会为主转向城市社会为主的结构转换过程;是社会经济生活,如卫生、营养、居住、教育等水平和质量提高的过程;是科学技术、生产力和财富等在水平上提高和规模上扩大的过程。经济发展包括经济量的增长。但是,经济发展重点是指结构转换和社会经济质量的提高。这里主要讲中国经济发展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农业农村农民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分为产业配置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产业配置结构是指产值、生产要素、生产力等等在各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出和配置比例。如三次产业的产值、劳动力、资产等比例,生产力的地区布局,工业内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等等,是产业配置结构的具体形式。产业组  相似文献   

12.
国内生产总值常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高低又受到不同产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三次产业等指标与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进而对各个省区市三次产业及财政收支情况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对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相似性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3%。GDP增速是7.3%还是7.5%没那么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良性循环。所谓良性循环指的是:经济的增长是主动性(内生性)增长,而不是没完没了地依赖财政投入;是  相似文献   

14.
一、中亚国家第一季度总体经济状况1.中亚国家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哈萨克斯坦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其中商品生产增长1.1%,服务生产增长6.5%。在关税同盟中,哈萨克斯坦1月份的GDP增长位列第一位。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内需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外对哈产品的需求和投资的增长。乌兹别克斯坦2013年第一季度乌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  相似文献   

15.
一、传统经济发展中重需求侧轻供给侧带来的负面影响 需求侧的内涵一般是指重视经济产出能力,将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测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量化指标,寄希望于通过创造有效供给来满足市场需要,以GDP总量的形式测定经济发展状况.因此,传统需求侧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GDP总量背后所隐含的经济结构、创新产出能力和要素投入状况,与此同时,相对忽略了经济对市场变化的反映状况,容易造成生产过剩并诱发经济滞胀现象.  相似文献   

16.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2 0 0 3年GDP增长 9 1 % ,GDP总量达到1 1 6万多亿元 ,人均GDP突破 1 0 0 0美元。国际经验反映 :进入人均 1 0 0 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 ,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 ,也是矛盾凸现的时期。①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 ,资源约束的矛盾正在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各种利益摩擦也在加剧 ;就业、“三农”、金融问题累积 ,等等。这表明我国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在这样的时刻 ,回顾中国经济历史上的增长与发展 ,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存的矛…  相似文献   

17.
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理论对广西1978~2007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广西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广西经济增长与第二、三产业结构之间互为双向因果关系,广西经济增长与第二、三产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成同向变动关系,而与第一产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成反向变动关系;第三产业产出对GDP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5年来,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引擎的三大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状况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增幅达几倍乃至几十倍,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在某些领域和某些产业部门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在第二产业继续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工业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开始向小康社会全面迈进。但是三个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而言,三个地区的GDP…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统计局7月19日公布,经过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很多市场人士此前分析,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中国的GDP总量极有可能在年底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三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状况的分析及1997年展望祁京梅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具有不同特点,对三大地区经济发展也有不同影响。从建国到1978年,我国实施国家投资向内地倾斜的内向型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内地巨额投资使三大地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