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帮助个人寻找在职场中的定位,现在盖洛普有了更科学的工具。它不仅具备对个人优势的识别功能,也能够帮助职场人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如果,你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幸运地找到了工作,但你的职业发展速度似乎不像你希望的那么快,怎么办?如果,你已经是一个职场人士,努力的付出却回报甚少,得不到是司的赏识,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的运作中.无论是推广产品.还是企业宣传.都少不了演讲这一形式.一个职场白领能否具有良好的演讲能力.也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一个指标。或言之.成功的演讲能力是职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其强化与放大效应不可小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职场上每天都在上演着相似的脚本:一个明星销售员认为自己只要足够努力,就能成为一个好的销售管理者。于是,什么职场转型之类的各种法则与成功的转型者总是受人追捧。真的是“世上无难事,只怕存心人”吗?如果你不成功,一定是努力不够吗? 相似文献
4.
5.
<杜拉拉升职记>热了好一阵子,小说、影视、话剧轮番"上眼",让职场人士的记忆键一直无法删除.无疑,杜拉拉是个职场的大赢家,她在国营企业待了一年,在民营企业混迹两年,在大学毕业第四年的时候迈进了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为销售助理,两年后升至主管,后又坐上了行政人事经理的位置,年薪23万,时年30岁.这对于所有想通过"体面劳动"获得升职的新人启示多多.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秀"出杜拉拉,她的成长路径又岂能原版复制?如何把握住成熟与青涩、成功与失败的分野,是需要知荤知素的心理定力. 相似文献
6.
重视我国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际贸易理论是指导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是比较优势理论,许多学者强调要发挥我国的资源比较优势。事实上,我国多年来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 我国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暂时的,随着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资源和环境制约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必须探索走向国际市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丁类防大的原则是方波输入、方波输出,输出网络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既有高次揩波负载)。RF级合成的负载是带通滤波器,串臂的串联谐振回路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可以实现丁类放大。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理论上和现实应用中都存在问题,因此应当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目前,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呈现刚性,我国应当联系本国实际,提升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虽然在大型商业上拥有像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体天河城,以及太古汇这样的标杆与旗舰型商业项目,但是在社区商业的发展上,却依然表现出明显的滞后与不足。广州社区商业明显滞后我们纵观整个广州社区商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按人口配置居委会,同时在 相似文献
12.
13.
企业集团技术扩散的放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企业管理(北京)》2003,(4):58-59
技术扩散存在着很多交易障碍。如何突破这些障碍?企业集团或许就是一个可行而高效的技术扩散场所。 相似文献
14.
15.
技能大赛可以为广大职业类学生提供展示技能、本领的平台,可以作为企业选拔优秀合格技能人才的途径,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可以为各类职业学校的改革发展树立正确的方向,因此放大技能大赛效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技能的动力,使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强与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从放大技能大赛效应的目的和策略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是关键,也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徐鹏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5):104-109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范式由传统的获取竞争优势转向获取生态优势.本研究以韩都衣舍为案例研究,梳理其构建竞争优势、构建生态优势,再到升级生态优势的过程,探究竞争优势到生态优势的演变方向,得出主要结论:由竞争优势到生态优势的演变需要战略层面、组织层面、运营层面的转变,战略层面从多元化战略发展为生态战略,组织层面从传统组织发展为平台型组织,运营层面从聚焦于价值链到聚焦于价值共创网络. 相似文献
18.
李月菊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4):26-29
比较优势理论经过李嘉图、赫克歇尔和俄林等经济学家的发展,日臻成熟与完善.改革开放后,我国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大力发展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但是,依照"比较优势"形成的产业结构和贸易格局难以实现持续发展.我们应转变贸易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技术,培育"竞争优势",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广东、浙江、深圳等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实践证明,一个地区能否客观分析、合理把握自身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天然禀赋类的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共牡丹江市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提出了“放大比较优势,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