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健  肖玉芳 《会计师》2009,(11):55-56
<正>2008年12月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文件,对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增值税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规定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在2010年底以前,对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再生资源缴纳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政策。江西省  相似文献   

2.
《税收征纳》2012,(4):41-41
现将纳税人既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又享受免抵退税政策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纳税人既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也有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和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2,(2):78-78
现将纳税人既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又享受免抵退税政策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纳税人既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也有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和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好国家对部分行业实行一般增值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财政部授权专员办负责办理对一般增值税退付申报的审核、批复工作,监督检查退税政策的执行情况。近年来,山西专员办就一般增值税先征后返审核审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2006年共受理审核审批7个行业127户(次)退税企业申报退税金额21373万元,剔除金额627万元,核准退税金额20746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免、抵、调库”政策出台的背景 “免、抵、调库”政策的出台与出口退税“免、抵、退”税计算方法的实行密切相关。我国自1997年开始在生产企业推行“免、抵、退”税办法,替代了在此之前实行的“先征后退”法。“免、抵、退”方法中“免、抵”的增值税是原来“先征后退”方法下“先征”部分的增值税。按照财税体制,“先征”上来的增值税的25%归地方;地方还可根据这25%来计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另外,如果两税(增值税、消费税)超基数,地方政府可按1:0.3得到返还。由“先征后退”改为实行“免、抵、退”后,地方应得的25%的增值税收入没有了,地方附加相应减少,地方税收增量返还也随之减少。如果不做相应的补偿,势必影响地方推行“免、抵、退”方法的积极性。“免、抵、调库”政策就是在准确核算地方因实行“免、抵、退”税办法而减少的财政收入的基础上,由国库部门办理调增该部分收入。“免、抵、调库”的目的在于准确、规范地统计因免、抵减少的收入,避免该办法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罗平  曾凡俊 《财政监督》2006,(10):37-38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铸锻件产品增值税先征后返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96号,2003年5月27日)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对本通知附件所列284户专业铸锻企业生产销售的用于生产机器机械的商品铸锻件,实行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后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返还35%的办法。返还的税款专项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铸锻件产品的研究开发。近期,湖北专员办与湖北省财政厅联合开展的铸锻件产品政策执行情况和政策缋效调查中发现,退税政策对于提升铸锻件生产企业的效益、促进其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等多个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退税政策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新的政策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1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继续执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92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增值税留底退税政策实施的力度、发挥的作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以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现以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情况为例,并对锡盟全辖264家企业开展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始终把教育科技放在重要位置.为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减轻研发机构研发成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2009年起,国家对内外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实施全额退还增值税政策.国产设备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学校作为八个退税受益主体之一,也是享受退税政策效应比较显著的.如何规范高效落实好增值税留抵...  相似文献   

10.
11.
《会计师》2009,(11):111-111
<正>财税[2009]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相似文献   

12.
稳就业是当前阶段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2015—2021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雇佣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增加了企业劳动力雇佣数量。具体而言,相比未试点行业,政策使试点企业雇佣规模增加了5.4%。(2)机制检验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扩大市场需求影响企业雇佣决策。(3)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小企业更为凸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提高了企业高人力资本员工数量及其占比,优化企业劳动力结构。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理解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雇佣决策的影响,为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促进实现稳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3.
14.
再生资源是相对原生资源而言,俗称废旧物资,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如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废轻化工原料等。再生资源行业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构筑好再生资源发展模式.不仅对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也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12,(3):78
<正>现将纳税人既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又享受免抵退税政策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纳税人既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也有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和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政策。二、用于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项目的进项税额无法划分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无法划分进项税额中用于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项目的部分=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增值税即征即退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以来.山西专员办依据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有关政策规定。本着“坚持原则、严肃政策一、依法行政、热情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逐步完善退税办法.规范审核程序,明确审核责任,严格审核审批。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山西专员办及时受理了三线搬迁企业、宣传文化单位等7个行业311户(次)退税企业申报一般增值税退税金额80145万元.审核剔除不合理金额1481万元.核准退税金额78664万元,增值税先征后退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税收征纳》2007,(2):I0006
经国务院批准,现对数控机床产品增值税先征后退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对列入本通知附件的数控机床企业生产销售的数控机床产品实行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后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退还50%的办法。退还的税款专项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数控机床产品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8.
当前,税制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对现行的税制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我国主要的流转税税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保障作用。然而,这两种税种之间存在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税收收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发挥,这也代表着对营业税和增值税进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制相关政策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当前,税制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对现行的税制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我国主要的流转税税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保障作用.然而,这两种税种之间存在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税收收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发挥,这也代表着对营业税和增值税进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制相关政策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各种理论分析和实践效果都证明,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仍是不成熟的权宜之计,既存在着指导原则上的偏差,也存在着长期目标的模糊;既存在着政策变动频繁的缺陷,又存在着实际执行效果不良的缺点;既存在着退税负担机制方面的问题,还存在着防范和打击骗税任务繁重的问题:既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