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是经济学说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国内学者对此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二是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并进而认为“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在同样的时间是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理解上发生了混乱一是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劳动生产率;二是混淆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价值质的规定性”与“价值量的计量”。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生产率作为影响商品价值量的重要因素,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成反比,已是理论界长期广泛应用的定论。但若深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我们还能发现,从简单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前提出发,我们完全能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的另一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提高或降低),与劳动者劳动量的支付能力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无关,与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这一认识也是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间的真实关系的描述,这样的认识并不妨碍我们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理解,且可能提供出一个解释现代社会诸多经济现象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马艳  程恩富 《财经研究》2002,28(10):43-48
本文在坚持马克思关于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上,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这一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作一新的创造性发展,认为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反向运动的表述只是一种实际状态,而非全部状态,且不完全合适应纵向分析;强调就一般意义上讲,个别企业,同一部分或行业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商品价值总量呈现出增长趋势。这是因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劳动生产率提高或多或少都会伴随着劳动复杂化和熟练化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论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成“正比说”,产生这种错误观点的根源在于混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质的差别.要厘清“变动关系”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一命题.劳动生产力和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关系,而劳动生产力和市场价值及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则是不同层次的现象形态的关系.运用双重价值转形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理解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逻辑关系的金钥匙,破解所谓的“马克思的悖论”,从而更好地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需要发展。国别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的能力决定于劳动生产率 ,在国际市场上 ,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对我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 ,一方面要从静态的观点出发 ,根据世界各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国际分工 ,在国际交换中实现比较利益 ;另一方面还要从动态的过程展开 ,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积极提高国际竞争力 ,实现竞争利益  相似文献   

6.
<正>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人们纷纷想方设法,挖掘潜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力流汗。然而,在教学中有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一命题感到疑惑不解:既然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呢?有些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同志甚至由此产生误解:因为劳动生产率高→价值量低→价格低→利润低,所以企业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认识上的混乱若不消除,是会影响人们在实践中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性的,提出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还大有必要。下面,就这一问题的探讨,结合《资本论》的学习,汇报三点体会,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7.
劳动生产率和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简称成正比理论),在国内已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史,其间几代学人为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对该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做了评述,提出成正比理论主要有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在商品按价值出售的前提下,把生产率进步带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归因于单位时间创造了更多价值;第二,成正比规律与成反比规律并不矛盾,成正比是以成反比为前提的,两者是由同一原因带来了同时并存的规律;第三,成正比规律不仅存在于个别企业的层面,还可在一定条件下推广到部门和国民经济的层次。这些观点构成了成正比理论的硬核,并因之成为勾勒一个学派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第三产业发展需要民间投资加入我国现阶段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或者说与已达到的经济成长阶段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l)我国第三产业的总量规模过小。根据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998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9%,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80年代末,世界上40个低收入国家(人均CNP280美元)第王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已达39叽.高出我国N个百分点;58个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750-2050美元)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已达50%,高出我国22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按照世界…  相似文献   

9.
杨国才 《经济学家》2003,(2):126-126
《经济学家》2002年第二期发表了邹新树先生的文章《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吗?》。邹文认为,教科书中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商品价值中,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并不与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众所周知,邹文所谓教科书中的观点,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因而,否定这一命题,必然会否定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命题,即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此,我们显然是不能接受的。马克思在考察商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即: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行业总产值与社会总价值都大大增加了;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大大增加价值量原因;在币值贬值后,应当用新的币值衡量商品价值及认识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来探讨增加价值量的原因新解的.  相似文献   

11.
Focusing on the “value-added” approach to computing Gross National Produc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see their role as a producers, rather than only as consumers. It also offer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from that provided by marginal productivity theory.  相似文献   

12.
哈特和奈格里根据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范式的转型提出了非物质劳动概念,并认为在非物质劳动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需要做出修正,进而提出了基于"共同性"的价值理论。本文通过批判性地分析他们的观点,得出以下结论:(1)以"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的模糊"来质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误读,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商品价值量"是抽象意义的"计量",是对本质的规定,而非具体意义的"计量",它由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社会过程客观决定,不能以具体意义的"劳动时间难以测量"来否定价值的质的规定;(2)基于"共同性"的价值理论服务于哈特和奈格里主体政治的理论建构思路,他们对价值的解读具有很强的主体性特征,这种价值与其说是商品价值,不如说是政治价值;(3)哈特和奈格里的理论建构方法,早已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走向唯心主义。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仍应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时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因为它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价值”与“生产力”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西方学关于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针对的反击,虽名有些合理之处,但也均陷入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和形式主式误解。  相似文献   

14.
我们认为,马克思没有提出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全世界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百年误解都源于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误读.由此,可以得到三个"无关论":(1)生产劳动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无关;(2)生产劳动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无关;(3)生产劳动理论与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无关.  相似文献   

15.
关于价值的讨论,不同学科之间甚至同一个学科内部的界定都有区别。本文结合林左鸣先生《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以及多年来对价值这一范畴的理解和解读,联系生活实际,做一些简要系统分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简要阐释不同学科中"价值"的含义。在第二部分,着重针对价值的经济学含义进行剖析,即价值的界定、属性、分类以及和价格的关系。在第三部分中则简单探讨笔者关于价值的一些延伸问题,诸如"生活价值论"和"劳动创造价值"等。  相似文献   

16.
有些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是揭示商品交换比例法则的理论,我们通过对商品交换等式、价值的特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实际意义和《资本论》的主要任务等多重角度的考察,说明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一种误解。劳动价值论的真正主题是揭示只有工人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生产要素尽管在生产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它们并不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7.
洪世勤  朱孝忠 《技术经济》2007,26(4):98-102108
依据卫兴华教授的《劳动价值论需要创新与发展》一文的结构框架,提出用“经纬度延伸”这一核心思路来解决劳动价值论的矛盾问题。本文认为,传统的关于“商品生产”的劳动价值论是狭隘的,应该经度由生产延伸到流通,纬度由商品延伸到服务,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论。在构建了新框架体系基础上,还探讨了其它相关问题,证明根据“经纬度延伸”这一思路能够对劳动价值论中现有的矛盾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非常重要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作 用,但认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是缺乏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物品的效用决定的。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分析,发现商品价值既不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单方面决定的,也不是由商品的效用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物品效用和劳动耗费是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方式"一词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的基本用法有两种:第一,指社会生产的类型或型式,第二,指社会生产的劳动方式。在讨论《资本论》研究对象时对"生产方式"一词的理解争论极大。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贯分析原理并结合《资本论》第一卷的实际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似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劳动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体。特定的劳动方式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同时受到特定生产关系的制约,具有显著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对象中首先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将直接生产过程中经济关系的考察放在了基础位置,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置于首位。我们应以《资本论》为范例,把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