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臧运清 《济南金融》2001,(12):56-56
信用证业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结算手段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有关立法较为滞后。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内客户之间因信用证垫款或押汇纠纷不断出现,而法院的认定与银行实务存在矛盾。我国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必然要进一步发展,信用证结算业务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相关纠纷也会越来越多。笔结合具体案例,对信用证下提单所有权的法律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业务中,信用证交易虽然不再雄踞榜首,但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对外贸易中仍有一部分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同时信用证业务也是我行最主要的传统优势业务品种。信用证业务涉及面广、技术性较,当发生关于信用证如何执行、不符合是否成立等方面的纠纷时,发生关于信用证如何执行、不符合是否成立等方面的纠纷时,有关当事人往往各执一辞,在引关国际惯例时难免有失偏颇,使得解决信用证纠纷旷日持久、费时耗力、影响了信用证业务正常运作,甚至削弱了有关当事人使用信用证进行贸易结算的信心。为此,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实务委员会制订了《信用证纠纷专家鉴定规则》(Rules for Documentary Credit Resolution Expertise 简称DOCDEX RULES),并推出了“信用证纠纷专家鉴定”这一服务品种(鉴定程序详见掘《解决信用证纠纷的有效途径》,刊于《国际商报》2000年4月9日),指定专家对请求方提出的有关信用证争议进行分析、鉴定,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公平的、快捷的专家结论,”以期为全球银行业和贸易界提供强力、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赵永芳 《新金融》2002,(1):23-25
在信用证实务中,"议付"(NEGOTIATION)这一术语经常出现在信用证条款中,尽管UCP500中对其有相应的定义,但是,信用证结算的当事人却经常将其错用,导致信用证业务操作风险及有关信用证业务纠纷的案例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吴伟岐  徐蕾 《时代金融》2012,(11):32-33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已被广泛使用,尽管我国早已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但国内信用证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国内信用证的业务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对策,以期发挥国内信用证在国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伟岐  徐蕾 《云南金融》2012,(4Z):32-33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已被广泛使用,尽管我国早已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但国内信用证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国内信用证的业务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对策,以期发挥国内信用证在国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贸易交易中,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一直困扰着出口企业与银行。信用证欺诈案件以及信用证使用不当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出口企业与银行的利益。分析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风险,对出口企业顺利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出口企业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融资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和业务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随着新的信用证结算规则的实施和国际金融局势的复杂多变,信用证融资方式也随之有所变化.本文就信用证融资方式的变化及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各种风险探讨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7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支付结算办法>,同时推出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确定了我国支付结算方式是以"三票一卡三方式"为主的结算体系.几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以其同时具有融资和信用支付的手段而被广泛地运用于贸易中,成为重要的结算工具.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贸易双方对信用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实环境中信用不健全,大量"克隆"票据的出现使得客户对支付结算业务的品种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结算中运用较广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与我国的银行承兑汇票一样具有融资和信用支付功能.人民币信用证是借鉴国际信用证的运作模式,应用于国内贸易的一种支付结算方式,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为满足客户出于对贸易方信用度的担忧和扩大融资渠道而提出对结算手段多样化的要求,促进国内贸易的流通和发展,开展人民币信用证结算方式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进出口业务的迅速增长,信用证结算方式在对外贸易中越来越普遍地被采用,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的信用证结算业务大量上升,由此也产生了数额巨大的信用证垫款,但相当部分的信用证垫款已经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从而危及到银行的外汇资金安全,扰乱了正常的外汇管理秩序.因此,对信用证项下垫款的管理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趋活跃的同时,与作为当前国际贸易结算为主要方式的信用证相关的诈骗犯罪活动却愈演愈烈,其数额之大触目惊心,我国已成为信用证诈骗案的多发地区.本文就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跟单信用证诈骗的特点、产生的原因、主要骗术及防范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保理、信用证和福费廷等银行业务均是新技术条件下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产物.随着全球买方市场地位的形成和强化,近年来买方提供信用申请的信用证交易呈下行趋势,而由卖方申请银行信用的保理业务方兴未艾.至上个世纪末,以保理为结算方式的贸易额占所有贸易方式的18%,而以信用证为结算方式的占比降至10%.在国内,中国银行和兴业、招商、广发等银行在开办国际保理业务同时,已开始试办国内保理业务.但1998-1999年间全球保理业务达5000亿美元,中国只有1300万美元,可以说保理业务在我国银行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银行保理和信用证以及福费廷业务一样,都是银行业结算方式创新背景下新类型的非典型合同,本文将仍从这一新合同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风险为着眼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97年8月1日,人民银行颁布的《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正式生效,为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国内贸易尤其是在货款结算方面提供了又一种方式。然而,国内信用证业务一直面临不温不火的发展境况。在目前农业银行大力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形势下,如何大力发展国内信用证业务,以国内贸易结算方式来促进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为银行业务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某商业银行的调查,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大做强国内信用证业务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毕昕 《国际金融》2001,(12):33-36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的规定,国内信用证适用于国内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的信用证结算,是一种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支付结算方式。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总行以及经商业银行总行批准开办售用证结算业务的分支机构,方可办理信用证结算业务。  相似文献   

14.
会务简讯     
一、9月12日在社联129室举行涉外会计研究对外汇兑与结算问题座谈会(会议一天),并请中国银行三资企业科同志作中心发言。讨论问题:①我国中外合资、外资等企业可采用那几种对外结算方式?可发展那些结算方式?②如何搞好信用证业务?我国信用证业务可向国外学习的是那些?③如何避免发生汇兑损失?④汇兑损益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5.
积极稳妥地开办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秦辉一、国内信用证结算的由来近几年来,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具有境内关外性质的保税区的设立,商品流通体制的变革,信用形式的多样化,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日益严重,商品交易纠纷、经济诈骗案件的急剧增加,企...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证业务发展由来已久,给国际贸易结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何能正确地用好信用证业务?本将从信用证基础业务开始,系统化介绍信用证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以来,随着对俄进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满洲里市银行进口信用证业务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办理信用证笔数和金额大幅增长。信用证项下结算的进口货物大多为化工产品,另有原油、化肥、纸浆等产品,特点是货值较大,结算金额高。信用证业务开展的总体情况较好,与相邻省份口岸城市比较,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结算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结算工具,也是银行操作最复杂的业务之一.本文简析信用证四种表现形式下的各自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在国际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中掌控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9.
是否应将汇票从信用证业务中删除,其争议由来已久。尽管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信用证项下汇票的研究连篇累牍,但在国际结算中,有关汇票的纠纷与案例仍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信用证业务的运行。因此,实务中迫切需要有一部能明确正确对待与使用汇票的操作指南。近日,国际商会发布了《信用证项下汇票指引》(下称《指引》),对于汇票在信用证项下的应用作了详尽的阐释,基本解除了业界关于信用证项下汇票保留或删除的疑惑,明确了信用证项下汇票的前途与命运。这对今后UCP与ISBP的修订将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外经贸的快速崛起,企业的国际结算需求日益强烈,进口信用证业务成为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复杂化,进口信用证业务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来自供应商与开证银行的风险剧增,给进口商权益造成了很大威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进口信用证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几点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