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品牌——消费者行为互动的品牌关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剑亮 《经济师》2007,(7):41-43
品牌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建立、维持、发展、测评品牌与顾客的关系。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关于品牌关系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基于品牌与消费者行为互动的品牌关系结构的五级金字塔模型,从动态视角描述了品牌关系的递进层级的发展过程,弥补了现有品牌关系研究在静态视角和研究层面上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籍此可以来强化品牌关系理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完备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以帮助企业与顾客建立真正的、牢固的品牌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产品伤害危机下,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再续经历了从反省、补偿、沟通、接受到恢复的动态过程。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再续实质是利益机制和情感机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益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吸引投入,弥补消费者的危机损失,带给消费者促销利益,消费者受到品牌感知利益的吸引而与品牌恢复交易关系。在品牌关系再续的利益机制中,感知风险、感知损失和品牌比较起着调节作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情感投入,使消费者对补偿感到满意和恢复品牌信任,从而修复品牌情感,实现关系再续。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中,补偿期望、公平性和责任归因发挥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品牌要素的多元组合与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品牌的运行要素包含有品牌基础要素、品牌核心要素、品牌延伸要素、品牌传播要素和品牌个性要素等。这些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品牌要素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要素偏离了前期的预定轨道,都会导致品牌问题的出现,进而使品牌运营失败。品牌多要素的不同排序与组合,是导致品牌多样性状态和不同结果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企业只有把握品牌要素的生命价值与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品牌运行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张剑 《生产力研究》2004,(8):163-165
品牌延伸是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但是 ,品牌延伸战略存在诸多风险 ,作出品牌延伸战略要充分考虑品牌核心价值与个性、新老产品的关联度、行业与产品特点、企业的财力与品牌营销能力、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与产品的市场容量、市场竞争格局与竞争者的品牌策略、企业发展新产品的目的等因素。在实际使用品牌延伸战略时 ,要充分考虑产品支持、新业务本身的成功和副品牌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琛 《经济师》2006,(9):54-55
在中国的市场,以公关为导向的品牌营销时代已经来临。文章从公共关系的职能出发,分析了公共关系对于品牌定位与诊断、品牌素质、品牌的社会环境、传播与声誉等,论述了公关对于品牌的建构作用,进而分析了如何利用公关策划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6.
赵昌平  陈敬宇 《经济师》2010,(5):262-264
文章在区域品牌生态分布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相关品牌数据,从与广东、浙江、山东的比较、辽宁品牌的城市分布等角度对辽宁省的品牌生态分布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辽宁省与广东、浙江等发达省份相比存在经济的差距,这一差距与辽宁省品牌分布不合理呈正相关关系,辽宁省要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调整其品牌分布。(2)辽宁品牌的生态分布在行业上不合理,主要集中在汽车机电、五金等方面,配套服务品牌发展较慢,拖累了经济发展;辽宁要优化产业结构,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均衡配套发展。(3)辽宁品牌的生态分布在地域上不合理,大连、沈阳是品牌的聚集区,其他城市品牌发展过缓,限制了其经济的发展;辽宁需要调整品牌的地域分布使区域经济得以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成为企业与企业、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决定了企业的核心与能量的质量与数量,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建立优秀的品牌,并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地理》2021,41(9):232-239
作为旅游地品牌化的关键要素,旅游地品牌个性已逐步成为旅游地非功能定位的可行方向,对拓宽盈利空间,实现旅游地品牌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旅游地品牌个性、参照群体影响、旅游地品牌信任、旅游地品牌溢价的概念模型,采用实验法,探讨旅游地品牌个性对旅游地品牌溢价的影响,并引入参照群体影响作为调节变量,剖析旅游地品牌个性与参照群体影响交互作用对旅游地品牌溢价的影响及旅游地品牌信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旅游地品牌个性与参照群体影响的交互作用对旅游地品牌溢价具有显著影响:当旅游地为真诚型品牌个性时,相比较规范性影响,信息性影响更有助于提高旅游地品牌溢价;当旅游地为活力型品牌个性时,相比较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更有助于提高旅游地品牌溢价;旅游地品牌信任在旅游地品牌个性和参照群体影响的交互作用与旅游地品牌溢价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军 《经济论坛》2004,(1):74-75
一、自有品牌的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所谓自有品牌,又称中间商品牌,泛指流通业者运用与消费者和从消费者那里所得到的信息,以品牌持有人的身分,与国内外厂商合作,生产仅在自身通路出售的商品。它是与传统的生产商品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生产商品牌即生产商设计并使用自己的品牌,又称全国性品牌。自有品牌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一些欧美先进国家中。许多商店曾成功地将类似自有品牌的产品摆上它们的柜台。但之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电视广告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量的广告使得生产商品牌普遍被消费者接受,成为购买的首先选择,自有品牌渐…  相似文献   

10.
张普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307-308
品牌与形象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品牌标志不再是单单起到区分的作用,它代表一种理念与观念,及其社会功用的特殊性。品牌与形象设计具有良好的促进功能,是形象展现、精神象征和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品牌与形象设计在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品牌的价值特征 品牌是商标人格化的产物,它以商标为基础,而重在强调对某一标记的产品或服务与其它同类产品或服务相比,所具有的特征与价值,进而可以引申为该品牌能给消费者提供的某种与众不同的价值。企业在产品品种与质量、技术与服务、营销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与某一特定品牌相联系,构成品牌在这些方面的价值特征。通过消费者的信息知晓、识别和价值认同,进而产生品牌选择偏好和购买动员力,品牌的资产价值就形成了。品牌的资产价值基于品牌对消费者的动员力——品牌忠诚度和忠诚(偏好)该品牌的人数。品牌资产的内在价值等于持有和使用该品牌所带来的优于其它无优势品牌企业的超额收益,这种超额  相似文献   

12.
季红  刘畅 《经济导刊》2003,(4):86-88
品牌的架构 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企业在发展新产品时,是采用新品牌还是沿用老品牌?何时发展新品牌、副品牌?新品牌,副品牌的数量要发展多少  相似文献   

13.
品牌关系作为品牌研究的最新阶段,越来越被学术界和企业所重视。文章立足于企业的管理实践,拓展了现有品牌关系的定义,着重剖析了消费者、员工、分销商等几个主要的利益相关群体在企业品牌关系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了企业在品牌关系管理中处理与不同利益主体关系时的指导原则与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于多维互动的品牌关系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4.
跨国品牌利用催眠的手法来引导消费者、企业以及政府,在建立起跨国品牌与消费者、企业等组织的盲目信任关系后,跨国品牌就可以利用催眠效应来引导消费者、企业、政府做出有利于跨国品牌自身利益的行为,通过催眠暗示,使得中国消费者在品牌消费、品牌认知、品牌联想等方面出现盲目性与非理性。  相似文献   

15.
李晓博 《经济论坛》2014,(12):125-128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出现了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本文用"区域品牌"来界定这种基于产业集群,由区域地理名称与产业名称共同构成的品牌。本文对区域品牌的概念、内涵与属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集群企业的视角讨论了区域品牌的效应与风险。研究认为,区域品牌的内涵是一种共同的声誉(集群声誉Clusters Reputation),其根本属性是公共性;区域品牌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对企业产品营销与企业个性化品牌创建两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用原产地效应与品牌伞效应来解释;区域品牌也可能带来"品牌株连"等潜在风险,法律手段与非正式制度的结合是风险防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品牌运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企业间竞争越发明显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 ,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的知名品牌 ,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从打造强势品牌的意义开始 ,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品牌运营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等 ,同时从品牌定位、品牌设计与传播、品牌更新与扩展、品牌管理与保护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品牌运营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梁湘 《财富时代》2023,(4):20-21
<正>互联网品牌与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相互依存。互联网品牌基于核心渠道,打造产品的销售矩阵与品牌传播矩阵;互联网平台依赖品牌声势汇聚平台人气,形成平台声量。而随着流量竞争日渐激烈,平台与平台之间、品牌与品牌之间内卷氛围严重,下沉市场或许成为2023年新的营收增长点。下沉市场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互联网品牌为什么要重视下沉市场?原因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下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网技术普及充分到位,高线与低线城市对于品牌的认知,品牌影响力覆盖的差距正在减小。在奢侈品、智能科技领域,品牌偏好差异表现较为明显,但对于泛生活化、泛娱乐化领域大消费品牌来说,品牌偏好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尹启华 《技术经济》2001,20(3):53-55
品牌区分是指企业及其生产与销售的产品、商标与竞争者形成明显的区别与差异 ,这种区别与差异将通过企业的营销宣传、广告等活动进一步被强化 ,因而吸引到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力、兴趣与好感 ,提高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知名度、忠诚度。简言之 ,品牌区分就是树立品牌的竞争优势 ,培育品牌的特色与个性 ,打破品牌的均势状况 ,建立品牌的市场优势地位的过程。在买方市场的经营环境下 ,建立品牌区分一般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种种利益 :①增强品牌张力 ,打破品牌均势 ;②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和价格竞争能力 ;③提高品牌的市场份额 ;④抵御竞争对手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12)
品牌维护是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品牌带来的影响所进行的维护品牌形象、保持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的活动。只有不断地品牌维护,才能够在竞争市场中保持其市场竞争力。为了哈尔滨市珠宝品牌能够更好地发展,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哈市珠宝品牌维护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不仅对消费者的品牌印象与购买因素等问题进行调研,更是深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珠宝门市收集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可供参考的品牌维护的建议,力求探索出最适合哈尔滨珠宝行业的品牌维护之路。  相似文献   

20.
刘帆  黄焕山 《当代经济》2007,(23):118-119
品牌文化是语言、文字、图案、颜色、审美情趣、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的综合体.但品牌不等于产品,商标不等于品牌,品牌不等于名牌,要关注品牌的客观性与联想性,品牌的品性与可塑性,品牌的关系性与文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